“双随机”检查在事业单位事中事后监管中的成效探析

2017-03-21 15:20冯钰
机构与行政 2017年2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冯钰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监管,强化机构编制服务保障作用,近年来,潍坊市奎文区活化事业单位监管形式,建立了事业单位名录库和执法人员名录库,开启了“双随机”检查模式,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开展对事业单位的事中事后监管,提高事业单位监管效力,规范事业单位运行体系。

一、推行事业单位“双随机”监管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双随机”保障机制

探索“双随机”抽查工作机制,以强化组织保障为切入点,成立了以“一把手”为核心的抽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由编办主抓部署、联席单位协作配合的工作格局。加强与各单位沟通,结合文件精神和基层实际,发动各成员单位积极建言献策,多次召开会议研讨检查人员随机抽取工作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在现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框架下进行大胆创新,于2016年7月31日制定出台了《奎文区“双随机”抽查检查人员随机抽取工作试点方案》,《试点方案》明确了抽查对象、抽查人员、抽查内容、抽查原则及抽查的标准,并对抽查方式和抽查的结果反馈做了进一步要求,方案的制定为“双随机”检查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在检查期间,注重加强检查思想统一,检查标准统一的原则,针对检查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借鉴有关做法,编发了“奎文区事业单位随机抽查明白纸”,明确抽查工作流程、内容、任务等,实行组长负责制,各小组在开展抽查前统一学习,以提升抽查工作质量。

(二)创新监管形式,完善“双随机”监管机制

奎文区探索建立了“执法人员名录库”和“检查对象名录库”,建立了“双随机”摇号抽查系统,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措施,理顺工作机制,以保障“双随机”抽查工作顺利开展。一是建立健全“双随机”基础抽查系统。将事业单位监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具备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纳入不定向抽取人员名录库,目前共纳入36名。在开展“双随机”抽查试点工作期间,将所有随机抽取的执法人员集中在一个名录库里进行无序整合,确保抽查执法人员的随机性。同时,建立定向抽查后备执法人员数据库,所有具备行政执法资格的执法人员全部纳入后备检查人员名录库,为后续开展的专项、定向抽查任务做好准备,奎文区将240多家被抽查事业单位纳入名录库中,同执法人员一并建立名录库,机构编制部门会同组织人社部门,根据人员调整情况和机构设置变化情况,随时对名录库信息进行更新,确保执法人员和被检查单位信息准确完善。二是研究开发了“双随机抽取系统”。该系统为随机摇号系统,每个数字代表不同的执法人员和被检查单位,利用该系统可随机确定执法人员和被检查单位。随机抽取执法人員后,现场制发《随机抽查人员工作派遣单》,一式三份,一份由编办留存,一份由执法人员持有,一份送达被抽查单位。三是建立推行“联动抽查机制”。为解决专项抽查任务专业性较强(如财务管理抽查、经营范围抽查等)与抽查人员专业层级不齐之间的矛盾,推行联动制度,事业单位监督管理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全面配合抽查小组开展抽查工作,做到一线指导、一同检查、一起研究,及时解决抽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四是发放抽查明白纸。针对抽查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编发了“奎文区事业单位随机抽查明白纸”,明确抽查工作流程、内容、任务等,要求各执法人员在开展抽查前必须学习掌握,以提升抽查工作质量。

(三)把握监管主线,规范“双随机”检查方向

在开展“双随机”检查过程中,奎文区始终坚持站位准、方向正、效力高的原则,把握好检查方向,绝不漏查、虚查、错查,也拒绝越线检查。考核组均衡各检查小组成员组成结构,根据执法人员所在单位职责,依责进行检查。一是事业单位登记监管部门以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情况为依托,主要针对事业单位的宗旨业务范围、域名注册、网上名称管理、印章管理、开展业务情况、法人信息变更情况及各单位相关配套制度是否完善等相关问题进行检查;二是财政、审计部门依托各单位财务月报、季报、年报表对各单位的财务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并按规定对检查对象的开办资金进行核算;三是人社、编制部门根据人员管理情况,对各单位的机构编制事项、人事状况及实名制库管理情况等相关问题进行检查,确保“双随机”检查工作合法合规,提高“双随机”检查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二、事业单位“双随机”检查的初步成效和面临的问题

通过开展“双随机”抽查,相较过去单一监管方式而言,进一步提高了事业单位的监管效力,规范了事业单位行为,强化了事业单位的公益服务属性。

一是监管工作更加透明。立足被检查对象与检查人员双向互盲的原则,在“双随机”抽查工作中,将检查对象和检查人员分别予以编号,并把各自编号录入摇号系统,利用“双随机”摇号系统,随机抽取检查人员及检查对象,合理进行分组,开展检查工作。以前期检查试点工作为例,我们随机抽取24名检查人员,分为6个小组,检查人员按照检查培训相关要求及各自职能,对随机抽取的48个事业单位进行了检查。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随机接收抽查任务,事业单位监管部门印发明白纸,规范检查流程,保证了整个检查工作的客观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促进阳光监督和执法,得到了被检查对象的认同和肯定。

二是检查效率得到提高。在“双随机”抽查模式下,抽查人员的抽查任务随机产生,参与抽查的人员对当次抽查任务负责,做到“包干到一线”,其他人员不得干预抽查过程和抽查结果,促使抽查人员工作责任心加强,能保质保量完成抽查工作。同时,为使检查工作得到认可,执法人员需要不断加强对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升了工作能力。在抽查过程中要求全程留痕,抽查人员完成抽查任务后,将被抽查单位填写的抽查工作反馈表一并带回,实现责任可追溯。这次“双随机”抽查工作各被查单位共反馈抽查工作存在问题18个,对我们下一步规范“双随机”检查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是检查质量稳步提升。“双随机”抽查机制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抽查的随意性和人情检查,促进了抽查质量提升。奎文区首先以教育系统为试点,组成3个抽查小组,对所属学校开展“双随机”抽查工作,主要针对财务管理、域名注册、网站管理、宗旨业务范围、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印章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检查,抽查幼儿园、中小学共计16所,查处存在问题23个,分别对存在问题的单位下达整改通知,各单位按要求进行逐一整改,对于整改不到位的单位,酌情列入事业单位管理异常名录。结合对学校的抽查经验,奎文区稳步推进对各个事业单位的抽查,截至目前,奎文区已完成100个事业单位的随机抽查任务,共查出问题145个,成效较此前有了较大提升。

四是履职意识明显加强。在“双随机”抽查工作中,奎文区遵循“抽查与宣传相促进”的工作思路,加强抽查结果的运用,将检查结果与异常名录管理相结合,对存在严重问题或对存在的问题不按规定进行整改的单位列入异常名录中,取消评优资格,有效提高了抽查工作的影响力和威慑力。通过检查和对检查结果的落实运用,事业单位更加注重信用记录,依法履职的意识明显增强,建立起了规范的治理机制,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了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初建执法人员名录库建立,执法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知识不强,致使监管过程缺乏严谨性和公平性。对被抽查单位提出的质疑无法及时作出回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随机”检查的严肃性。二是“双随机”监管有效性需要加强。现在很多事业单位依附于主管部门开展业务,致使出现主要职责消失、工作任务不饱满或者没有工作人员的“僵尸单位”现象,根据“双随机”抽查全覆盖的要求,这些单位仍会纳入定向抽查的范围,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被抽查基数,降低了被检查对象抽取的有效性,影响了抽查效率和质量。三是“双随机”监管惩戒机制有待规范。“双随机”监管的落脚点在于如何建立有效的惩戒机制,最终目的为了促使事业单位规范运行。而目前的“双随机”检查只为检查而检查,对于出现问题的单位,缺乏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使检查的权威性打了折扣,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对各单位的监管效力。

三、对策建議

一是强化执法人员培训,提升整体素养。“双随机”检查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法检查人员的素质和水平,要从把好人员“入口”和业务培训两方面着力推进。按照“谁提报、谁负责”的原则,规范检查成员单位人员提报标准,事业单位监管部门在执法人员“入口”方面要严格审查执法检查人员信息,将熟悉事业单位监管工作、具备执法资格的人员纳入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在业务培训方面,要科学制定培训计划,采取专家授课、以老带新、外出学习、交流座谈等方式,使执法人员熟悉检查重点、执法程序,提高“双随机”检查的公信力。

二是注重做好结合文章,增强监管实效。为避免重复检查,减轻单位负担,将“双随机”检查与事业单位绩效考评、法人年度报告公开等工作有机结合,既能突出事中事后监管重点,又能保证监督工作覆盖面,切实提高监管效力,增强事业单位不断优化公益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将“双随机”检查与“僵尸”事业单位清理结合起来,对检查中发现的主要职责消失、工作任务不饱满或没有工作人员的“僵尸”事业单位进行清理,提高了监管效率。

三是加强抽查结果运用,强化监管惩戒。严格落实监管惩戒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整改”的原则,对存在问题的事业单位,下发法律文书,列入异常信息,并要求其限期整改,根据违法违规情况分别给予警告、暂扣《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单位印章、撤销登记并收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单位印章的处罚。对涉及的问题需要其他部门处理的,按程序移交有关部门处理,全面完善监管协调联动机制,实现部门信息共享互通,强化对事业单位的联合监管。

四是打造信用监管平台,健全监管体系。以诚信体系建设为载体,以事业单位监管联席会议为依托,完善事业单位信用信息记录,建立守信单位激励机制、失信单位警示惩戒制度和异常名录制度,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格局,引导单位加强自我监管。并探索开通事业单位监管官方微信、微博,各事业单位共同参与,创建工作动态,对各界关心的工作动态进行实时更新,引导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对事业单位的监管,形成监管合理,共同提升事业单位公益属性。□作者单位:潍坊市奎文区编办E:FQJ

关键词:双随机 事业单位 事中事后监管

猜你喜欢
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人才如何引进来用得好留得住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之我见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事业单位改革与人事档案创新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讨
做好事业单位党建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