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铁路施工企业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2017-03-21 23:10王明高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铁路施工风险管理

王明高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推进干线铁路、高(快)速铁路、城际铁路以及统筹支线铁路建设,铁路工程项目依然快速增长模式,为社会大众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交通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铁路是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命脉,其发达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与社会发展水平。铁路施工企业作为铁路工程项目建设的主力军,其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在对铁路施工项目特点作出简要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铁路施工项目隐存的风险,并重点就风险管理在铁路施工企业管理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铁路施工 项目特点 风险分类 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a)-0207-03

風险管理是每个企业必须要面临的管理难题之一,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由于铁路工程项目建设线路长、周期长、投资大、周边环境与组织结构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稳定因素,因而面临着十分多变风险,一旦处置不力可能会铁路施工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和信誉损失,进而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有关铁路施工企业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备受关注。

1 铁路施工项目特点简析

铁路工程项目是一种大型的工程项目,是一种需要在规定时间及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达到预定的规模和质量标准的一次性任务。其投资规模大、工程数量大、施工时间长是铁路工程项目最直接最明显的特点,这决定了铁路工程施工会涉及到多种高技术含量的工艺、工法经及“四新技术”的应用,需要依赖各种各样的现代化先进与大型特种设备。另外,由于铁路线路往往经过高山河流沼泽沙漠盐渍冻土严寒高温等特殊地区,导致施工环境复杂,生活条件艰苦,这样的施工环境和生活条件,要实现安全生产是所有项目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近年来铁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而资源紧缺是施工企业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风险显得尤为突出。最后,所有施工项目的完成都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没有质量的施工即便是完成约定的规模也是一项不合格的工程产品,而铁路工程工点分散,采购的设备和材料相对来说并不会特别集中,这造成其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因此,在施工管理必须在质量上做出强有力的约束,否则,任何一点小的管理疏忽都会产生严重的质量后果。

2 铁路施工项目隐存的风险类别

由于铁路施工复杂的环境构成,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表现出了普遍性、客观性、偶然性以及必然性等基本特点,一旦发生所造成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直接威胁到铁路施工企业的生存乃至可持续发展。根据铁路施工风险产生的溯源,大致可以分为自然风险和其他风险两类,其具体表述如下。

2.1 自然风险

铁路项目施工大都在户外进行,其生产效率及工程实体质量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如寒冷冬季、多雨季节、高温天气等,施工企业常常受制于此不得不调整原定生产计划,甚至还会被迫停工,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在此过程中,有些施工企业为了追赶进度,不惜牺牲工程质量,对工程安全和其他相关要素疏于管理,进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给后期施工带来了诸多困难,或陷入恶性循环境地,最终可能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施工企业会经常遇到如隧道工程的不良地质、涌水、突泥、有害气体,路基工程的软弱地基、海象地质,桥梁工程跨江越海等地质因素的影响,有些企业因重视程度不够,或施工经验不足、应对处置措施不当,对工程本质安全、质量及后期运营安全的影响是非常致命。因不可抗拒因素引发的自然风险,如洪水、地震、泥石流等,虽然发生的可能性较低,但是依然客观存在而且不容忽视,否则一旦成为现实,其造成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有时可能是施工企业无力承担的。因此,针对此类风险管理,无论是国际FIDIC合同文本还是我国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文本,都就施工方及业主方的权责进行了明确规定。对于铁路施工企业管理而言,虽然部分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自然风险是不可预测的,但是后果严重是肯定的,因此,做好事先做好应急预案并加以防范是至关重要,以将损失降至最低。

2.2 其它风险

其他风险除了上述的自然环境、工程地质和不可抗拒因素引发的自然风险之外,铁路施工企业还时刻面临着管理、设备、人员、技术等因素造成的风险,相比之下后者是可控的。当前,铁路施工项目普遍存在的其他风险主要包括:安全风险、质量风险、工期风险、成本风险、环境风险、人员与技术风险、应收/预付账款风险、工程分包风险、突发事件风险等。在铁路项目施工过程中,势必会涉及到大量技术设备的应用,加之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如若管理机构制度不健全、专项费用投入不足、防护不到位、专项方案应急预案落实不彻底、对事故追责不严格等极易发生安全事故。一旦安全事故发生,不仅要抚恤死难者家属,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家庭和事业以及社会稳定和谐,同时还损害了企业形象,严重时可能会陷入生存危机。质量一直是铁路施工企业生存之本,可能会由于施工项目的质量策划不到位,目标、措施不明确,过程管控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对不合格品未进行有效处理,对质量事故未进行责任追究,导致企业工程项目质量失控或质量事故频发,难以建造出放心工程、精品工程、百年工程。工期是每一个铁路施工企业必须履行施工承包合同承诺的根本,每一项铁路施工项目都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因组织不力、管理不善导致的进度落后会导致企业不能按期履约、成本投入加大,也可能会给业主方乃至社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成本是每个铁路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标的铁路项目利润率十分微小,如项目成本预算不准确、计划目标不明确、核算对象内容不清晰、分析考核不及时,不能较好地做好项目的开源节流,可能会导致项目出现大额亏损,不但项目运行因难,而且会导致企业丧失造血功能,难以壮大发展。环境保护是每个铁路施工企业社会责任与义务的重要体现,如不遵守环保法规规定、环保管理方案不健全、费用投入不足,资源耗费大等,造成自然环境污染或资源枯竭,可能会导致企业面临巨额赔偿而缺乏发展后劲或停业。此外,铁路施工企业的人员素质能力和先进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管理的核心要素与对象,决定着企业成败的关键。

3 风险管理在铁路施工企业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风险管理作为铁路施工企业管理体系中的有机构成部分,是保障工程安全、质量、工期、成本、环保等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由于铁路施工项目周期长、内容多、环境杂等特点,所面临的风险也是多种多样,因而建立健全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至关重要。作者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种风险管理在铁路施工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3.1 健全制度

制度是管理行为的准则和依据,是铁路施工企业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应给予高度重视。面对新形势,铁路施工企业必须要深刻认识到风险管理的价值与意义,树立良好的风险意识,并推广到基层工作当中去,以保证此项工作的高效运行。具体而言,铁路施工企业作为整个工程项目的主体,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及实际情况,建立符合项目施工要求的风险管理制度,有效约束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实践行为。铁路施工企业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应该包括责任制度、工作流程、监督条例以及应急预案等几项基本内容,将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都涵括在内,与其他管理制度形成匹配,进而把风险因素控制在最低发生频率。值得提出的是,建立健全的铁路施工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并非一成不变,需要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积累经验,持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力。因此,铁路施工企业应时刻关注风险管理制度落实工作,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负责此项事宜,既要确定风险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又要关注实践,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2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整个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通俗来讲就是确定铁路施工项目中产生影响的风险因素,并就这些风险因素进行归纳整理的过程,要求企业管理者准确识别风险发生来源、条件以及特征等,并藉此作进一步的处置工作。从功能角度上讲,风险识别是将風险影响因素具体化、条理化的过程,能够为下一环节的评估工作提供详细的信息依据,有利于风险管理的针对性开展。铁路施工项目风险识别是一个收集相关资料、分解存在风险、确定新风险、进一步分解等步骤多次循环的过程,直至建立详细的风险清单为止。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铁路施工企业识别风险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检查表法、分解法和头脑风暴法等。其中,头脑风暴法的本质是集思广益,在项目管理决策中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简单来讲,就是铁路施工企业组织行业专家对某个特定问题进行合作分析,通过不同思路的碰撞,启示彼此,并由此达成一致意见,总结一套最佳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要注重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讨论环境,鼓励畅所欲言,在优秀主持人的引导下,各抒己见,同时不要对其他人的言论作评述或反驳。

3.3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立于风险识别之后,旨在分析风险可能发生的范围、时间、概率以及由此造成的损失的可能程度,进而确定各个因素权重,以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现阶段,铁路施工企业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有层次评估法和综合评估法两种。其中,层次评估法,由美国数学家提出的,是一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评估方法,同时亦是对人们主观判断作客观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保证了风险评估结果的客观性,还系统地综合了专家经验,对铁路施工项目风险的分析更加准确、全面,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信息依据。综合评估法是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可分为4个操作流程,即根据风险识别结果列出调查表、组织专家确定风险权重、综合整体风险水平、进行风险影响进行排序。在针对具体的铁路施工项目上,可在充分考虑新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借鉴以往类似项目的数据进行分析,对重要风险进行重点防范。这种风险评估方法的可靠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家评分的客观性以及合理性,虽然主观色彩较为浓厚,但是却考虑了众多因素的影响,较之考虑单一因素可信度还是值得肯定的。

3.4 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是风险管理的最终环节,也是根本目的。根据铁路施工风险类型的不同,应对风险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转移风险、规避风险、分散风险等。铁路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将可能发生的风险或由企业直接承担且以自身实力无法承受的风险损失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其他人来承担,如自然风险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等。也可以通过增加风险单位的方式分散无法规避的风险,同其他单位如业主、监理、分包商、供应商等项目参与者进行风险分配,从而实现合作共赢。当上述两种方式运用后,企业仍然会面临一些风险发生概率极低但损失巨大且无法规避的部分风险时,就要直接承担,此时,应组织积极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措施,认真落实,严加管控,及时考核,努力将风险损失降低到最低。以上面提及的技术风险为例,铁路施工企业应该加大技术创新、科研投入力度,淘汰陈旧落后技术,采用相对成熟、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工法,积极引进“四新技术”,同时重视各个环节的过程管理,不断优化施工方案,规范员工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及时合理处置发现的问题,以将风险降至最低或消除。另外,当前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第一核心要素的动力,任何时期的企业管理都离不开专业人才队伍的支撑,对于风险管理亦是如此。最后,铁路施工企业应把风险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形成常态化管理,建立风险管控防范的长效机制。

4 结语

总而言之,风险管理在铁路施工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其运用应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铁路工程项目施工环境复杂多变,该文对其风险管理作出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笔者希望业界更多学者关注我国铁路建设事业,全面总结风险管理流程及方法,并结合铁路施工企业管理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风险管理运用策略,从而促进铁路工程施工安全、质量和企业效益、健康发展及社会效应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周广生.加强安全风险管理 确保铁路施工安全[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4(5):55-56.

[2] 汪大伟.铁路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及措施分析[J].科技风,2015(10):145-146.

[3] 尹美红.铁路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3):81-83.

[4] 邹领权.高速铁路施工动态风险管理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94-196.

[5] 李立强.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风险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3(5):234.

猜你喜欢
铁路施工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铁路施工中高压旋喷桩技术的应用
浅谈铁路施工的安全质量管理
铁路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本地化科技翻译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新版GMP中质量风险管理实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