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研究

2017-03-22 21:17高志刚王彦芳
克拉玛依学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

高志刚+王彦芳

摘要:运用TL指数测度并通过与中国对比分析了1996-2013年哈萨克斯坦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通过构建VAR模型探究了哈萨克斯坦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经济增长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格兰杰原因,且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然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显著,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实际效果不理想,哈萨克斯坦传统产业支撑下的服务业发展质量低、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就业结构失衡等问题亟待解决。在此基础剖析了中哈产能合作的可行性路径,为中哈产业合作升级提供参考。

关键词:哈萨克斯坦;产业结构合理化;经济发展;产能合作

中图分类号:F125.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17.01.05

一、引言

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类型结构与产业比例结构配置的科学化,目标在于一方面通过产业结构的存量转换与增量发展对产业逆向选择所带来的部分缺陷进行修正,实现产业类型结构的二次优化配置,为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作铺垫。自哈萨克斯坦(以下简称哈国)建国以来,就已经意识到提高产业合理化水平、摆脱单一产业结构的重要性,并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竞争力等方式,实现稳定、均衡与可持续发展,提高防御国际风险的能力。随着哈国经济步入快车道,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型,但仍面临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制造业落后、服务业发展质量低等问题。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导致就业结构失衡。

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支撑服务业、制造业快速发展,2014年11月,哈国政府提出“光明大道”新经济计划,并与中国就“中哈产能合作框架协议”达成共识。2016年9月,中哈两国签订了政府间《“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合作规划》,对中哈产能合作进行了顶层设计。中哈产能合作有利于打造经济新增长点,共同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提高产业合理化水平,助力哈国工业化进程,推动中国装备走出去,实现中哈双方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哈国与中国产业结构的差异,探究中哈产业联合的巨大潜力;然后通过实证分析了哈国产业合理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关系,发现其产业结构演变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中哈产能合作的可行性路径,为中哈产业合作升级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

关于哈国产业结构的研究不在少数,大多数学者的研究重点在于对比分析中国新疆与哈国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及相似性,例如哈里木拉提(2011)运用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出的劳动成本和贸易依存度等指标对比分析了中国新疆与哈国产业的现状,进而探寻双方在三产领域的竞争优势和产业领域的互补关系;马晓琴(2013)对比分析了新疆与哈国的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的相互关系,提出互补性产业合作的新思路。一些学者深入分析了哈国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影响,如法尔哈提(2011)在分析哈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基础上探究了其对于中哈贸易的影响;孙莉等(2012)则通过分析建国以来哈国产业结构演进过程,发现问题并提出推进哈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必要性;胡亚楠(2013)进一步探究了哈国产业结构与对外贸易的关联关系;武迪(2016)计算了哈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此外,还有学者从动态角度定性分析了“上合组织”成员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结构红利”关系。以上研究指出了哈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之处,为本文提供了参考,但是缺乏对哈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程度的定量分析,关于哈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关系方面的研究更少。鉴于此,本文试图在此方面做出突破,通过实证分析哈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其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根源,挖掘中哈合作潜力,并指出两国产能联合与合作是中哈实现互利共赢的契合点,为中哈产能合作提供决策思路。

三、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度量及数据说明

1.标准结构法

标准结构法是根据不同国家的发展经验和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得出,通过将目标国家或者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或地区进行对比,确定该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常用的标准有:库兹涅茨“标准结构”、钱纳里“产业结构标准模式”、赛尔奎因和钱纳里模式等,这些标准结构的对比方法在条件和时间比较接近的时候比较具有借鉴意义。然而各国的发展不尽相同,产业结构也各异,因此很难通过一个标准模型判断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

2.结构偏离度

3.泰尔系数

泰尔系数又叫泰尔熵,最早是由泰尔提出的。

其中,根据古典经济学的相关假设,当各产业部门的生产效率相同,即TL=0时,表示经济处于均衡状态;TL#0,表明产业结构偏离了均衡状态,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之处。相比于产业结构偏离度指标,泰尔系数的优点在于考虑了各产业相对重要性,避免了绝对值的计算,同时保留了结构偏离度的理论基础和经济含义,因此我们选取该指标度量哈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4.数据来源及说明

考虑到数据的可靠性及可获得性,选取1996-2013年的相关数据。其中,哈国各产业产值数据来自世界银行,各产业从业人员数据来自亚洲开发银行;中国相关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在计算过程中的个别缺失值,采用移动平均法补齐。本文所有的检验和回归分析,均使用STATAl2.0软件完成。

四、哈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分析

将1996-2013年哈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TL)与中国对比f如图1所示),1996-2000年间哈国泰尔系数TL低于中国,即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高于中国。由于在原蘇联分工体系中,哈国重点生产粮食,有色金属开采、冶炼及初级加工业,独立初期其工业生产规模几乎下降了一半,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此时中国正处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产业结构呈现严重的“二三一”型,故此间哈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高于中国。2000-2013年哈国TL系数逐渐高于中国。2000年哈国经济进入稳定发展阶段,2003年提出工业创新发展战略,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然而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严重失衡等问题并未得到实质性解决,使得TL系数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产业结构不合理程度加深;自2003年中国TL系数达到0.12之后,2004-2013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表明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逐年提高。

综上所述,中哈产业合理化水平的差异表明两国产业结构存在一定差异,且这种差异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哈国产业结构存在一系列诸如工业化水平较低、基础薄弱且内部结构不合理、企业缺乏竞争力、市场空白点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导致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较低,另一方面为中哈两国合作提供了巨大可能。本文通过研究哈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探索其产业发展方向,为中哈深入产业合作提供支撑。

五、哈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1.VAR模型构建

在进行计量分析时,为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及避免伪回归,对产业结构指标TL与经济增长指标(GDP)Y取自然对数,分别记为Intl和lny。首先,运用单位根检验各个变量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如表1所示),lny变量的时间序列不平稳,Intl平稳。考虑到1998年与2008年哈国受俄罗斯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大,导致经济波动异常,故以移动平均法所得数据替代原数据,得到新的时间序列lnyf,经检验lnyf平稳。变量lnyf与Intl满足构建VAR模型的前提。根据AIC与sC取值最小的原则,确定变量滞后期为5阶,回归估计结果如表1。

由方程(3)可知,回归模型中所估计系数的t统计量值大部分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一些系数不显著可能是由于同样变量的多个滞后值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造成的,故此处仍选取滞后期数为5的模型。为得出有效的估计结果,对估计出的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利用AR根进行检验,如果所有特征值均小于1,即位于单位圆内或者边上,则表示此VAR系统是稳定的。从图2可以看出,所有的单位根都落于单位圆内部,因此所设定的模型是稳定的,即变量Lnyf与Lntl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此外,经检验扰动项均在10%的显著水平上服从正态分布,表示上述模型真实地反映了数据生成的过程,对于变量未来值的预测区间可信。

2.格兰杰因果检验

以上分析表明哈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但无法确定两者因果关系的方向,因此对变量Lnyf与Lntl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图2)变量lnvf是Intl的格兰杰原因,而Lntl不是Lnyf的格兰杰原因,即经济增长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并没有促进经济的增长。下面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3.脉冲响应函数

脉冲响应函数可以直观地描述VAR模型中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对于其他内生变量的影响。从图3可以看出,当在零时期给变量Lnyf一个正冲击后,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会在第一期内呈现上升的趋势,第二期响应曲线出现短暂下降后第三期迅速上升,形成较大的正向响应,并持续到第六期末,表明短期内经济增长对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具有滞后性;第七期出现负向响应,且相应程度趋于减弱,第八期响应曲线缓慢上升,到第九期至第十期开始形成正向响应,并有持续上升的态势。这表明,短期内Lnyf的一个正冲击对于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影响较大,呈现明显的波动性。但总体而言,经济增长对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正向的带动作用,即经济增长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提高。

从图4可以看出,当在零时期给变量Lntl一个正向冲击后,经济增长在第一期内形成负向响应,并持续到第三期,此后逐渐收敛且保持几乎不变的水平,表明短期内产业结构合理性冲击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作用,但长期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

4.预测误差方差模型分析

为分析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对另一个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并且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程度,我们构建了预测方差分解模型。方差分解模型反映了信息计算的实质过程,通过将系统的预测均方差分解为系统中各变量冲击而检验各变量的贡献率。因此,方差分解可以描述冲击在变量Lnyf与Lntl动态变化中的相对重要程度。基于上面所得出的VAR模型进行方差分解,分解结果详见表2。

在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方差分解两栏下均有lnyf与Lntl变量的方程信息对各时期预测误差的贡献度,两者贡献度加总是100%。经济增长方面,第一期经济增长波动只受自身波动的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冲击(即对预测误差的贡献度)在第二期才显现,并逐步增强;第六期稍有下降,从第七期开始冲击贡献率稳定在0.70%的水平上,这种冲击相比于经济增长自身的影响非常微弱,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变动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并不明显。其原因在于:一方面,经济增长受各种宏观、微观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哈国产业结构调整使得工业产值比重下降、服务业产值增加,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工业发展滞后、就业结构失衡等问题。产业结构合理化方面,哈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从第一期就受到自身波动与经济增长波动冲击的影响,其中受经济增长波动冲击影响较大,这主要是因为油气工业是哈国经济发展的支柱,经济越发达,哈国越意识到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延续,当期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对以后各期合理化水平的影响会逐渐减弱,并在第九期和第十期稳定在12.65%的水平上,相应地经济增长冲击对于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贡献率也稳定在87.35%,表明经济增长对于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变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六、结论与启示

1.結论

(1)中哈两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存在的较大差异表明,两国产业结构,特别是工业结构处于不同阶段,中国工业化程度高于哈国。两国产业结构的高度互补增加了两国发展水平及垂直分工合作的可行性。

(2)经济增长对哈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短期内经济增长对于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作用具有滞后性,长期内则会产生较为明显的正向效应。说明随着哈国经济增长,一方面,从主观上意识到必须摆脱“资源诅咒”,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提高抵御经济风险能力,防止“荷兰病”;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为哈国政府进行产业结构优化改革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

(3)哈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自2003年哈国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以来,第一产业占GDP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几乎不变,第三产业缓慢上升,使得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表征,但并没有改变采掘业“一支独大”、加工业落后、服务业发展质量低的实质。因此,哈国政府应该加快发展加工制造业及交通基础设施等非资源产业,有效改善产业结构,平衡就业结构。

2.启示

《哈萨克斯坦——2050》战略国情咨文中将优化投资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力求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优化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合理化能够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因此,在基础建设、能源开发、绿色经济方面充满商机。然而,哈国自身建设能力仍显滞后,需借助外部力量,中国无疑是其理想的合作伙伴。

(1)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由于中哈双方在物流运输方面存在不同标准的限制,依然存在物流瓶颈。要利用上海合作组织等现有多边合作机制,加快落实《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同时中国可以在铁路、公路等物流网络设施建设和通讯方面提供支持,助力哈国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同时为中哈进出口贸易提供良好的物流网络通信平台。

(2)非资源能源领域及新型建材领域。哈国提出使用最新型合成材料,注重技術性和环保要求,而中国拥有相对成熟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可同哈国开展循环经济交流会,鼓励新型能源及新型建材公司在哈国投资建厂,协助其提高开发非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的能力。

(3)农业领域。哈国提出加快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而农业技术是中国的强项,两国可在节水、节地、节肥的高效生态农业领域展开合作,通过加强对哈国农业劳动力及技术服务的输出,协助哈国推进大规模绿色生态农业发展。

(4)投资领域。哈国改善招商引资环境为中国企业在哈投资提供了巨大商机,但是为保证我国企业在哈的健康发展,应引导企业以哈国招商引资政策为导向,鼓励企业扩大对哈国非能源资源、制造业及生物科技等领域的投资,并依托上合组织平台进一步推进投资便利化。

(5)哈国着手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各项举措,为中哈产业合作、产能联合的深入提供了重要契机。通过两国产业联合、产能合作带动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为中国富余产能提供输出空间,为哈国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促进其工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支撑服务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两国的产能合作也将为双方提供大量新的就业岗位,优化就业结构,积极探索建立涵盖投资、生产、销售、配套服务的一条龙产能合作模式。

猜你喜欢
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
聚合物改性沥青在哈萨克斯坦的应用研究
1月份哈萨克斯坦煤炭产量同比增长6.3%
哈萨克斯坦油粕产量预计达到62.5到68.5万吨
哈萨克斯坦外汇管理概览
哈萨克斯坦压力容器法规标准简介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使用法将作重大修改——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与矿产资源使用法典(草案)》解析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