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你相隔的1000公里

2017-03-22 08:47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双学位见面会校区

你好,我是单钶炜,中央戏剧学院2016级表演系双学位班大—新生。

从我开始上表演课起,就不断有人问我这样一个问题:

“你为什么会选择表演专业,你是想成名吗”

通常对于这个问题,我不会太正面地去回答。不只是周遭的人们,就连我自己也反复地在心里确认过自己想法,却始终没有一个特别准确的答案。选择表演专业,出于我对表演真真切切的热爱,漫长的学习、艺考过程中,我为了能进入一所出色的艺术院校学习拼尽全力,那时,我很少去考虑成不成名的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演戏与名利又难免会被混为一谈。有不少前辈、朋友告诉我,在现在的这个环境下,成名可以让我的表演生涯更持久,更大放光彩。

或许,成名与表演,其实根本就不是对立面,只是现在的我还不足以去回答这个问题。我只是一名表演专业学生,甚至还没有正式开始我的职业生涯。但我有一种预感,这个问题会成为我职业生涯中的一座山丘,迟早要去跨越。

“人生就是不断地翻山越岭”,我一直很喜欢这句话。对我来说,经历了艺考、高考,最终被中央戏剧学院录取,已经是翻越了座座山丘。

我所就读的双学位班,是中戏开学最早的专业。班上有25位同学,我们相约于2016年8月的某—天,早早地投入中戏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从浙江到北京,相隔1000多公里。我知道,很多人在念完大学之后,通常会留在那座城市生;舌。上大学,无疑是一场正式的长途迁徙。临行前,我几乎约见了所有中学时期最要好的哥们儿、姐们儿。我们通宵聚会,彻夜不眠,无论我们说了些什么,总结下来,无非都是不舍与思念。去北京的航班,我特意挑选了窗边的座位。看着故乡的土地渐渐消失在视野中,对我而言是一种仪式感。

算上校考,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在首都国际机场着陆了。报道那天,我抱着对学校的期待和对新同学的幻想,早早地来到了中央戏剧学院。踏入中戏大门的那一刻,我是真诚的。

中戏有两个校区,老校区坐落于古色古香的南锣鼓巷中腹,而我就读的新校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这里远离市区的喧嚣,让人静心定性。新校区区别于老校区,带给我的是—种前卫与传统的碰撞感。站在表导楼“国立戏剧学院”的大字下,一股神圣而又崇高的感觉在恶心中蔓延。

后来,我见到了他们——我的新同学们。他们的纯真善良,是我没有想到的,我能感觉到他们羞涩中的友好。想到未来四年的时间里,我们要共同经历大学生活,必然更加珍惜眼前的初见,毕业后,一定会成为·段特别珍贵的回忆。

表演双学位班的学习内容与正常的表演班有所不同:第一年我们在国内学习,同时恶补英语,第二年,我们将前往英国Guildhall School Of Music&Drama(市政厅音乐及戏剧学院)更好地学习。

为了测试我们的英语基础,也为了让大家正式见面,我们开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新生见面会。在会议室里,院长和校领导跟我们25位同学,以及我们的家长围坐在一张圆桌旁,分享了这个班组建的意义。这位爷爷辈的长者苦口婆心地跟我们长谈了两个小时,说是开学新生见面会,其实也是—次“家的宣誓”。

《七宗罪》中有这么一句话:这个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人们为之奋斗,但我只信后半部分。未來在中戏的每一天,有常青藤相伴,不论前方有什么,我都知道现在该做什么。我只需要保持—颗永远感恩的心,和—双随时准备热泪盈眶的眼睛。

猜你喜欢
双学位见面会校区
地方高校双学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从“七校联合办学”暂停招生谈“双学位”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An Analysis on a Piece of BBC News through the Reference of Cohesion
TheStudyofGenre
“编读零距离”柳州、柳江见面会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