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颅脑损伤继发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治疗

2017-03-22 10:02郑金玉孙远召
大医生 2017年10期
关键词:硬膜骨瓣开颅

齐 亮 郑金玉 韩 辉 孙远召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淮安 223002)

颅脑损伤发展到重度时,具有很高地致残率和致死率,病情进展迅速[1],需要及时采取有效地治疗方案。急性硬膜下血肿是颅脑损伤后的常见表现,本文为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继发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选取患者共计46例分组比较,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9月本院医治的重度颅脑损伤继发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46例,将合并四肢骨折、肝肾功能不全、呼吸循环障碍以及脑疝晚期的患者排除。随机将46例患者分成23例一组。观察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24~59岁,平均年龄(45.12±6.31)岁。对照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22~61岁,平均(45.28±6.64)岁。文中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术中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硬膜下血肿侧额颞骨瓣处开窗,小于48 cm2。

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麻醉方式同上,于耳前10 mm上至结节位置取切口,内上至中线边,20 mm左右,向前平行直至额部发际前,30 mm左右,下缘齐颧弓,直至中颅底部,后缘与顶结节前方相差1 cm左右,上缘和中线相距2 cm左右,前缘直至眶上缘,充分暴露额叶前中部、外侧裂、颞叶底部等,完全清除血肿与坏死的脑组织,对硬脑膜进行修补。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血肿量的变化。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采用颅内压监护仪持续监测颅内压变化,对比两组术后1、3、7 d的颅内压。厂家:德国spiegeiberg;探头规格:FV531P。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文中计数资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用“%”的形式表示,卡方值检验;计量资料(血肿量、颅内压)用()的形式表示,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血肿量变化

两组术前的血肿量相差不大(P>0.05);观察组术后1、3、7 d 的血肿量更少(P < 0.05),见表 1。

表1 两组血肿量变化(,mL)

表1 两组血肿量变化(,mL)

注:组间相比,p<0.05。

组名 n 术前 术后1d 3d 7d观察组 23 44.25±11.01 9.64±3.25 8.36±4.10 4.12±2.05对照组 23 44.34±11.25 18.56±2.28 15.46±4.49 8.59±3.31

2.2 颅内压变化

观察组患者术后1、3、7 d的颅内压都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颅内压变化(x±s,kPa)

2.3 术后并发症情况

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更低(P < 0.05),见表 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例)

3 讨论与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是脑部比较严重的一类创伤性疾病,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例如急性硬膜下血肿等,颅内压升高、脑肿胀严重等因素会加快脑疝速度[2],增加死亡风险,需要尽快采取开颅手术,将血肿组织和已经坏死的脑组织尽快清除,恢复正常的颅内压,控制病情[3]。

常规骨瓣开颅手术属于传统的治疗方案,其结合血肿、创伤位置在额颞瓣实施小骨窗开颅,位置较高,容易膨出脑组织,引发切口疝,对术后的恢复造成不利影响,不仅如此,血肿清除效果也较差,止血难度高[4]。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能够使颅内压迅速降低,将额颞底位置已经坏死的脑组织彻底清除,能够预防失效减压现象,不仅如此,该手术方案还能够将额颞顶硬膜下的血肿组织和脑内血肿组织都全部清除[5],效果十分理想。

文中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后1、3及7 d的血肿量都更少,颅内压更低(p<0.05),说明观察组手术方案在清除血肿组织和降低颅内压方面的效果较好;表二数据显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证明观察组手术方案安全性更高。

总而言之,重度颅脑损伤继发急性硬膜下血肿是比较严重的一类脑部疾病,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方案控制病情发展,本次研究证明,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应用在该病中的疗效较好,并且安全性较高。

[1] 曾上飞,娄晓辉,陈宁,等.改良式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5,20(1):39-41.

[2] 张翔.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术中并发硬膜外血肿4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5):58-59.

[3] 王震,佘晓春.急性硬膜下血肿67例手术治疗的体会[J].江苏医药,2015,41(24):3050-3051.

[4] 袁学刚,陈志勇,秦君翔,等.亚急性硬膜下血肿17例临床分析[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6,21(8):491-492.

[5] 高洪伟.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度颅脑损伤继发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7):52-53.

猜你喜欢
硬膜骨瓣开颅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去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双侧平衡去骨瓣对重症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观察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148例手术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