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手术后胃肠瘘患者行肠外营养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2017-03-22 10:02袁小兵
大医生 2017年10期
关键词:普外科胃肠道胃肠

袁小兵

(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如皋 226500)

胃肠瘘属于腹腔感染疾病代表,集中多发于胃肠道、胃肠腹壁位置,发病较危急且致病因素多,以胃肠道病变以及腹部手术并发症居多。胃肠瘘后,患者生理功能异常情况明显,并导致多种并发症问题,治疗不及时可会导致死亡。普外科术后胃肠瘘的治疗主要以营养支持治疗为主,而营养支持又包括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而基于胃肠瘘疾病的特殊性,感染和病变问题明显,无法自主进行营养补充,所以肠外营养是营养支持的首选[1]。为了进一步观察和总结普外术后胃肠瘘肠外营养治疗效果,本文就本院普外科术后胃肠瘘患者进行肠外营养治疗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6例观察对象均为2012年1月—2017年9月本院普外科胃肠瘘手术患者。纳入标准:腹腔外科手术治疗后迸发胃肠瘘患者,反复腹胀,酸碱失衡以及营养不良等。排除标准:合并糖尿病、心血管重症疾病以及妊娠、哺乳阶段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此次实验患者知晓同意。观察组:28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50.50 ± 20.80)岁;男22例,女6例;疾病类型:胃溃疡手术患者18例,肠梗阻手术患者10例。对照组:28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50.60 ± 21.30)岁;男23例,女5例;疾病类型:胃溃疡手术治疗患者17例,肠梗阻手术患者11例。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胃肠减压,术后3 d禁食,抗生长抑制素及抗生素治疗;患者颈部内侧建立静脉通道并完成插管,借助颈部内侧静脉管道输注葡萄糖;3 d后给以鸡蛋以及牛奶等食物。

观察组行肠外营养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3 d后输注混合营养液。混合营养液须综合患者具体情况配置。颈部静脉通道建立、插管、术后禁食、葡萄糖输入与对照组一致;早期阶段的肠外营养支持侧重水解蛋白,一周后在患者肠道改善的情况下转为素膳营养支持。对于免疫功能相对低下的患者,可以建议使用具有增强免疫活性的免疫营养制剂。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普外术后胃肠瘘患者并发症情况、治疗情况、治疗满意度情况以及氮平衡恢复时间。

1.4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康复且出院,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有效:患者治疗后病情显著好转,有并发症表现,进一步治疗后康复。无效:患者病情对比治疗前无显著改善表现。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计算。迸发症、治疗效果等计数指标计算百分比,卡方检验;氮平衡恢复时间等计量指标以x±s形式表示,t检验。p<0.05表示检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治疗效果对比

组间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表1 胃肠瘘患者普外手术后治疗效果对比[例(%)]

2.2 组间其他并发症情况对比

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胃肠瘘患者其他并发症情况对比 [例(%)]

2.3 组间患者氮平衡恢复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氮平衡恢复时间为(3.15 ± 0.17)d,对照组为(5.10±0.23)d,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32.229,P=0.000)。

3 讨论与结论

胃肠瘘患者治疗期间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可以利于营养物质通过静脉的有效输入,降低胃肠道黏液分泌,进而利于降低瘘口渗漏液,同时营养液的输入也利于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状态[2]。肠外营养支持是以肠外完成营养元素补充,为患者肠道的休息和恢复赢得了时间。另外,由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利于肠液减少渗漏,所以有利于控制瘘口的感染,并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进患者的免疫能力,在降低并发症的基础上促进病情治愈效果[3]。此次研究中观察组、对照组分别采取肠外营养治疗以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显示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显著提高了术后胃肠瘘的治疗效果,降低了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另一方面,胃肠瘘在瘘口发生严重感染的情况下体内有明显的酸碱紊乱表现,导致酸中毒问题,并加重负氮平衡,而负氮平衡导致蛋白质合成、分解速度不一致,进而加重患者营养不良和机体免疫机制功能障碍表现,并影响手术切口的愈合以及治疗预后[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氮平衡恢复所需时间为(3.15 ± 0.20)d,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显示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的氮平衡恢复效果良好,从而有效支持观察组患者的良好疗效。

综上所述,普外科手术后胃肠瘘患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支持患者机体更好地恢复,从而提高术后胃肠瘘的治疗效果,因而在改善外科手术后并发症治疗预后方面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1] 徐方.针对胃肠瘘患者普外手术后行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1):115-116.

[2] 李卫斌,何若冲.腹部手术后肠瘘20例治疗效果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4,21(12):1325-1327.

[3] 李柳清,杨绍雄.营养支持治疗在肠外瘘治疗中的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6):5516-5517.

[4] 朱之清,杨金燕.胃肠道术后肠外瘘的27例诊治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0):1545-1546.

[5] 杭铁虎.胃肠瘘患者普外手术后行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6,48(6):723-725.

猜你喜欢
普外科胃肠道胃肠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