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验中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联合应用

2017-03-22 10:02
大医生 2017年10期
关键词:血细胞涂片形态学

韩 彬

(广西梧州市中医医院,广西梧州 543002)

血常规检验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检验方式,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1],对血常规检验的方式主要是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器等检验方法,检测速度相对较快,操作方式简单乙型,精准度相对较高[2]。本次就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患者2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析血常规检验当中血液涂片细胞学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器联合检测的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患者2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200例患者当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56.8±4.2)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血常规检验,患者在入院之后,让患者禁食12 h,禁饮6 h,于第二天清晨抽取患者肘静脉血液2 mL,将血液进行充分摇匀之后,并于血液采集之后1 h内完成检验。

检验方法:均实施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器检测,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方式主要是将采集的血液实施混合液染色,并将标本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主要是观察细胞的大小、形态、分类与数量等情况。并且通过临床检验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观察诊断。需要严格根据质量控制规定实施,确保分类的质量,标本检测和复检均需要于五天之内完成,避免结果出现变异的现象。全自动血细胞生化分析仪检验主要是对采集的血液进行离心,离心速度设置为1000 r/min,将离心血清进行分析检验,对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指标情况进行观察。

表1 两种检验方式红细胞、白细胞与血红蛋白阳性检出情况比较[例(%)]

表2 两种检验方式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阳性检出情况比较[例(%)]

1.3 观察指标

观察200例患者全自动分析仪、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阳性检出情况以(%)表示,χ2检验。对不同数据进行对比,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结果显与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比较,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等检出阳性率相对较高。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粒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检查诊断的符合度相对较高,两组检查方式的检出阳性情况进行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详情如下表所示:

嗜碱性粒细胞符合度相对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嗜碱性粒细胞阳性检出率为20.0%(40 / 200),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阳性检出率为40.0%(80 / 200),数据差异明显(χ2=19.05,P < 0.05)。

3 讨论与结论

随着临床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血细胞检测分析仪检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运用,有助于提高血常规检验准确度和检测效率,不能够准确的对嗜酸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进行区分,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3]。针对检验可以情况,在病理情况允许的情况下,血细胞检测分析仪可靠度明显降低,必要情况下实施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能够明显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细胞分析仪通过对细胞大小与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并且对异常情况无法进行分析,针对患者血液涂片进行复查,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诊断效果[3]。

综上所述,在患者血常规检验过程当中,采取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器联合进行检验,能够弥补各自的缺陷,从而有效提高临床阳性检出率,能够给临床医生提供诊断的相关依据,促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的早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1] 夏惠萍.血液涂片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J]. 医疗装备,2017,30(1):42-43.

[2] 占玲兰.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联合应用价值评估[J].医学信息,2017,30(15):184-185.

[3] 魏艳雪.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血涂片检查的作用分析[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3):27-28.

猜你喜欢
血细胞涂片形态学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血细胞分析中危急值的应用评价
沙塘鳢的血细胞分析
低温高速离心沉淀集菌涂片法查分枝杆菌与直接涂片法查分枝杆菌的比较研究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医学微观形态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
数学形态学滤波器在转子失衡识别中的应用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