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血小板输注的治疗效果探究

2017-03-22 10:02张虎田
大医生 2017年10期
关键词:血液病血型免疫性

张虎田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人民医院,江苏连云港 222300)

血小板作为人体内的主要凝血因子,对于血液健康至关重要。血小板补充治疗主要用于由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疾病中[1]。目前,血小板输注被广泛用于血液病治疗,其能够缓解患者病情,但鲜有报道。本文旨在分析血液病血小板输注的治疗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99例血液病患者为研究主体。男57例,女42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50.27±2.64)岁;输注血小板次数为1~10次,平均(4.51±1.29)次;体重>60 kg 53例,体重≤60 kg 46例;疾病类型中,急性白血病(AL)4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44例,淋巴瘤2例,其他4例。

1.2 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血小板输注治疗:血小板悬液来源于医院血库,使用血细胞分离机处理血小板悬液,每袋悬液为10 U,血小板的理论值应为2.5×1011个。为避免出现自发性出血情况,给予所有血小板计数<10.0×109个的患者血小板输注治疗,无需考虑其鼻出血、消化道出血、紫癜和血尿等治疗指征。输注治疗前,复查患者的血型,即ABO血型和Rh血型。给予同一种ABO血型患者采血小板治疗,保存时间应<5 d,并进行主次侧交叉配血实验。输注量为:成人10 U/次,为1个治疗量。儿童应根据其体重情况明确实际输注量,具体为2 U/kg,输注时间应<30 min。

1.3 观察指标

利用CCI{CCI=(输后血小板计数- 输前血小板计数)×体表面积/输入的血小板总数}和PPR{PPR(%) =输后血小板计数- 输前血小板计数)/L× 血容量(L)/(输入血小板总量× 2/3)}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CCI值与PPR值越高,则治疗效果越好。

1.4 疗效评价标准

输注24 h后,CCI高于4.5×109/L,且PPR高于20%者为输注有效,否则记为无效。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通过SPSS16.0软件加以处理,CCI值与PPR值均用()表示,t检验,输注有效率用(%)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输注1 h与24 h后的CCI和PPR均显著高于输注前,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对比不同体重的输注有效率:99例患者中,共输注154次,有效例次为102次,总输注有效率为66.23%。其中,体重>60 kg 53例,输注例次为79次,有效例次为61例,输注有效率为77.22%;体重≤60 kg 46例,输注例次为75次,有效例次为41次,输注有效率为54.6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比输注前后的CCI和PPR(x±s)

3 讨论与结论

机采血小板输注治疗能够缓解血液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理为血小板作用于血液循环,并迅速聚集在出血部位,实现有效止血[2]。有研究指出,血小板输注的治疗效果受患者体重等因素影响,本研究中,体重>60 kg的输注有效率(77.22%)显著高于体重≤60 kg的输注有效率(54.67%),对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患者的体重越高,其输注有效率越高。此外,临床认为,血小板输注效果可能受到免疫性或是非免疫性因素影响,若免疫性因素和血小板特异性抗原、ABO血型、HLA(组织相容性抗原)不合,便会导致输注效果差。而非免疫性因素即为脾功能亢进、感染或发热等,其均会降低输注有效率。因此在临床血小板输注治疗中,应充分考虑以上因素[3]。本研究结果显示输注1 h与24 h后的CCI和PPR均显著高于输注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因此,血小板输注利于血液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其对于止血治疗的效果较理想,但是其治疗效果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如体重和具体出血情况等。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输注时机,降低血小板输注无效率,减少患者因该项治疗造成的经济损伤和血源浪费[4]。

总之,临床医师可综合评估患者的疾病程度,并制定科学的血小板输注治疗方案,以提高血液病患者的治愈率,确保其治疗预后性。

[1] 沈胜建,赵明峰,张宇辰,等.血液病患者单采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及对策 [J]. 山东医药,2014,5(37):4-7.

[2] 刘洋,崔若帅,马春娅,等.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对比及无效原因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13):1836-1838.

[3] 叶静梅,许志晟,李翊泉,等.配型血小板输注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 [J]. 血栓与止血学,2015,8(4):232-234.

[4] 周映君,韦喜敢,周建月,等.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病因探析 [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1):1580-1582.

猜你喜欢
血液病血型免疫性
从扶正祛邪法探讨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病患者的应对策略
GM值在高危真菌感染风险的血液病患者诊断驱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Atg5和Atg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Fas FasL 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4种血型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