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应用于小儿气道异物检查的价值分析

2017-03-22 10:02宋学栋程广明卢林民
大医生 2017年10期
关键词:异物胸部低剂量

宋学栋 程广明 白 琎 卢林民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广西柳州 545001)

在临床急重症中,小儿气道异物较为常见,如果诊断治疗不及时,则会对患儿产生严重危害[1]。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小儿气道异物检查中,多层螺旋CT因其无创、快速等优势获得了良好的应用,但由于其辐射剂量较高,所以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患儿健康[2]。本文将16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应用于小儿气道异物检查的价值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经纤维支气管镜证实存在气道异物100例患儿,男58例,女42例,年龄10个月~9岁,平均(3.5±1.3)岁。其中行低剂量(30 mAs)胸部扫描患儿50例(低剂量组),常规剂量(100 mAs)胸部扫描50例(常规组)。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采取16层螺旋CT检查,检查仪器为GE BLight-speed Elite16层螺旋CT机,扫描参数:螺距0.75、100 kV、准直0.75 mm,FOV120~250 mm、旋转时间0.5 s、重建函数B10f、重建间隔0.5 mm、层厚1 mm。检查前指导患儿采取仰卧位,以下咽部至膈面为扫描范围,实施轴位容积扫描。若患儿不配合可采用0.5 mL/kg 10%水合氯醛给予镇静。两组均采用自动毫安秒技术进行扫描,即常规组设置为100 mAs,CT加权剂量指数为6.99 mGy,而低剂量组设置为30 mAs,CT加权剂量指数为2.1 mGy。将原始数据传到ADW4.3后处理工作站,分别实施仿真内镜成像(CVTE)、容积再现(VR)、最小密度投影(MinIP)、多平面重建(MPR)等。

1.3 观察指标

以纤维支气管镜证实结果为标准,观察两组检出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图1 小儿气道异物典型CT图像

经诊断,常规组检出率100.0 %(50 / 50),而低剂量组检出率96.0 %(48 / 50),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扫描图像,均能清晰显示气道、肺野等结构,低剂量组图像噪声稍大,略微发灰,均匀性下降。典型病例图像见图1。

3 讨论与结论

在临床上,气道异物一般在学龄前儿童全体中具有较高发病率,而此类患儿大多可通过其临床症状和病史加以诊断,但不能精确定量分析和定位异物,而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缺乏典型病史、症状的患儿,又存在一定盲目性[3]。近几年随着CT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层螺旋CT在小儿气道异物检查、胸部病变扫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优点在于扫描速度快、后处理功能较强等。但其缺点在于增加了群体辐射剂量,且剂量的高低与人体受辐射损害程度呈正比[4]。而通过对气道异物患儿采用低剂量CT扫描,其既能提升患儿诊断准确性,又能对气道异物部位、大小、形态等予以清晰显示,同时还能降低辐射剂量对小儿机体产生的损害,因而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小儿气道异物检查中采取16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具有较高检出率,且能减少患儿辐射剂量,又能对异物大小、形态、部位及其阻塞部位予以清晰显示,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 曹治婷.16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在小儿气道异物检查中的应用 [J]. 医疗卫生装备,2011,32(5):67-68.

[2] 黄民强.16层螺旋CT低剂量薄层肺部体检与常规胸片肺部体检对病变检出率的对比研究[J].河北医学,2014,20(11):1838-1840.

[3] 王西田.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道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9):41-44.

[4] 李雪萍,刘彪,毛健强.胸部DR与16层螺旋CT诊断小儿呼吸道异物的临床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9):1490-1492.

猜你喜欢
异物胸部低剂量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自制异物抓捕器与传统异物抓捕器在模拟人血管内异物抓取的试验对比
胸部肿瘤放疗后椎体对99Tcm-MDP的摄取表现及分析
牛食道异物阻塞急救治疗方法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家兔急性肺损伤胸部超声与病理的相关性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
正常和慢心率CT冠状动脉低剂量扫描对比研究
胸部Castleman病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