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菲利普拉金诗集中其恐惧型人格

2017-03-23 20:16梁素丽
青年文学家 2017年5期
关键词:诗歌

梁素丽

摘 要: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英国诗歌的历史远在《荷马史诗》出现之前就有雏形。诗歌的价值不亚于小说或者戏剧。它简短的几行同样能折射出大时代背景下诗人的内心活动,能折射出不同人生阶段中诗人的情感变化。菲利普拉金的诗歌里布满了其不健全人格的影子。这种战争背景下因恐惧心理而生的诗歌也颇具研究价值。

关键词:诗歌;菲利普拉金;恐惧型人格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2139(2017)-05--01

恐惧是生命的一部分,它是不健全人格的源起。人生在世无法无忧不惧,人类对终将一死的认知,尽显其中。然而,好的生活,离不开对内心恐惧以及不健全心理活动的认知。面对相伴一生的恐惧,人类能试着培养与之抗衡的力量:勇气、信任、知识、权利、希望、屈从、信仰和爱。这些可以帮助我们接纳、分析和研究恐惧,并用越挫越勇的精神与之奋战。这也是本书研究探讨菲利普拉金不健全人格的意义所在。

一、菲利普拉金的分裂人格

害怕付出,带有自传倾向的病态人格,过度地把自己影藏起来和划定自我的界限,在心理学上,有这些特征的人格被称为“人格分裂”。此人格最大的特点就是害怕把自己交出去。此类人害怕公转,爱自转,尽可能地自给自足。他们费尽心思独立,不依赖任何人,不需要任何人,也不想对任何人负责。他们若即若离,矜持,遥不可及,甚至好猜疑,冷漠。一般人很难与之交往。害怕亲近也是其恐惧性特征。

在拉金的身上,我们可以看见他自传倾向的病态人格。一方面,他断然拒绝了他致力大半生的文学领域所给他颁发的最高荣誉奖项,即英国“桂冠诗人”的称号;另一方面,在他的诗文《晨歌》中,拉金就传达了一种对死亡恐惧的决定性状态。全诗开篇就有“我整天干活儿,到晚上就喝地半醉。四点钟醒来,我凝视着那无声的黑暗。”而这无声的黑暗就是让诗人拉金无可奈何的死亡。这一点无奈正好呼应了下文的那句“动个不停的死神,一整天现在最近,使所有的想法变得不可能,而且用何种方式何地何时让我送掉自己的小命。”然而,到了这里,诗人给死亡划定界限的行为还没有停下来。他接着自转在对于死亡无奈的恐惧中。一句“我们的旅行必然是毁灭,而且无一例外地消逝”就已将这种恐惧表现完整。

二、菲利普拉金的忧郁人格

忧郁人格是心理学另一恐惧原型。此类人害怕独立,恐惧于走出被保护的世界,极力避免“自转”,甘愿地把自己交出去。他们倾向公转,尽力消除与他人之间的距离,不断靠近别人。依赖,被动,谦卑,有同情心,不敢有所希求,无私忘我并且害怕被孤立是他们的特点。害怕做自己是他们最大的恐惧。零距离是忧郁人格的特点。制造亲密和利他主义,以及自怨自艾与他们相随。

在拉金的诗集中,也有忧郁人格的影子。这种忧郁人格的形成,一方面受到他小时候严峻分裂战争年代里给人们带来的毫无安全感的影响,另一方面,在《菲利普拉金诗选》中,他塑造了一个直言不讳,怀疑,谦恭,低调,笨拙,明理的,甚至相当枯燥和愚钝的人物形象。这部分也是因为早些年他看到的那些忧郁人格的原型而创作出来的。在拉金的《再爱一次》中,诗人表达了一种强烈而浓厚的性妒忌。而这种妒忌的源泉就是占有的欲望与害怕被抛弃的结晶。另外,拉金嘲讽了这种缺少独立灵魂间交流的人际关系。在他的诗歌中有:“他娶了个女人不让她离开/现在她整天就待在那儿”。另一方那个面,拉金却又在他的《下午》的诗句“在他们的面前,风/破坏着她们的恋爱场所”和“他们的美丽变得更加厚重/一些东西把他们推向/她们自己生活的另一边”里流露了对年轻母亲的同情,把她们推向了自己生活的边缘。可见,是人本身也是一个人格矛盾体,渴望情感公转。

三、菲利普拉金诗选中的强迫人格

强迫人格指过分追求向心力,渴望永恒和安全感的一种不健全人格。此类人依赖熟悉的东西,希望生活的每方面都像鉄一般坚固永恒,变成永远有效的原则和无可争议的规矩。他们怀旧也守旧,还相当保守,甚至固执,也害怕新鲜事物和新奇的经验。风险、改变和消逝是他们最大的恐惧。他们是完美主义者,乐观主义者和自我控制者。他们强烈地需要安全感,也习惯用理智和冷静保护自己,所以常会犹疑不决。

强迫人格者对安全感的渴求,尤其是在拉金早年的诗篇中更为明显。诗人曾是战争年代下经常有独身和未受磨练经验的幼小少年。在他的诗篇《吉尔》和《冬天里的女孩》以及其后期诗歌《一无所立的年代》中,他所流露的对友谊的珍视无不反映出他在那缺乏依靠和稳定感的成长背景下,对安全感和稳定感的追求。在诗篇《一无所立的年代》中他说道:“在一无所立的年代/只有变坏/或者变怪/只有一个永恒的善/她不会改变”。由此可见,诗人内心深处抗拒安全感的流失。他抗拒改变,将改变和坏与怪相联系。他追求恒定,信仰善良。这些都是因为他追求绝对的安全和稳定。

拉金的骨子里是悲观的,他诗集里面的多重人格其实也是他内心的折射。而这些不健全人格的产生多半离不开诗人幼年时期不合格的成长环境。在当下中国大的和谐的社会背景下也隐藏了许多不合格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因素。而创建一个健全的成长环境对于培养祖国新一代的健全人格而言是必要的。这也是本篇研究动荡环境下成长出的诗人拉金,以及研究其诗集中不健全人格的意义和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拉金:《菲利普拉金诗选》,桑克译,北京: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2]弗里兹李曼 :《直面内心的恐惧》,杨梦茹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3年。

猜你喜欢
诗歌
诗歌不除外
马元诗歌10首
诗歌写作怎样学?
诗歌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是光
每一个“远方”都唱出了自己的诗歌
跟着诗歌畅游道里
诗歌岛·八面来风
诗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