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惰性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2017-03-23 07:57李中娟柏明国刘新跃
绿色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绿色技术技术创新

李中娟+柏明国+刘新跃

摘要:指出了惰性与创新是一对矛盾结合体,而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发展作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在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惰性问题会影响制造业的发展,进而制约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基于已有的关于协同创新惰性与技术创新惰性等研究成果,分别从技术标准锁定、组织结构惰性和经验惰性等方面分析了长三角制造业在绿色技术创新中出现的技术创新惰性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研发更大的异质性绿色技术、构建协同和柔性的区域生态创新网络等有关建议,以期对长三角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提供参考。

关键词:长三角制造业;绿色技术;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2-0143-04

1 引言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科学技术发展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制造业发展水平在我国也是首屈一指,因而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2015年5 月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提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应遵循“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的发展路径,以及随着全球商业环境和绿色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绿色技术创新将成为我国各经济区积极参与国际化竞争和获得可持续竞争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我国大力提倡实施由传统的劳动力驱动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战略时,却经常忽略创新过程中的“孪生兄弟”—“创新惰性”的问题。创新惰性的产生不仅可能会让组织失去创新的能力和导致组织抵抗力下降使免疫系统失灵而引发各种不利于组织生存的的盈利率降低的并发症,甚至严重到令组织一蹶不振直至企业破产的地步。因此,在重点关注如何有效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同时,有必要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和重视与创新如影随形的“创新惰性”问题。

由于我国在研究绿色技术创新方面已相当成熟,如杨发明、吕燕[1]认为技术是在一定的技术范式的规定下且沿着一定技术轨迹发展的,而创新是在这个规定的技术轨迹内的一种嵌入行为,所以绿色技术创新应要与一定的选择环境相匹配。绿色技术创新被认为是包括绿色材料、绿色设备、产品设计、绿色工艺、绿色包装、绿色回收处理等技术的创新[2]。而关于创新惰性问题的研究也是屈指可数,如孟慶伟等[3]探究了企业持续创新与企业惯性形成的认知根源。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产业和公共部门技术活动中的创新惰性问题更为常见和突出。目前对于创新惰性的理论解释大致可分为战略和环境两种研究视角。

(1)战略视角。

战略论者认为惰性主要集中在公司内部,侧重从组织的认知、行动和资源等方面分析。如Sull[4]于1999年提出了行动惰性的概念,他认为企业的市场发生变化时,原来能够带来成功的思维和工作模式反而容易致使企业失败。Barton[5]基于核心能力刚性的角度探讨了组织惰性使核心能力容易形成核心刚度等问题。

(2)环境视角。

环境论者主要是从环境选择和路径依赖两个方面理解组织惰性的。如Hannan和Freeman[6]提出了结构惯性的概念,他们认为由于组织结构中存在着无法任意改变的维持原有形态的惯性而使组织对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不能与环境变化同步。North[7]认为在制度领域中存在着路径依赖的现象,即人们过去所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面临的选择。

纵观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后可发现目前虽已有学者对于创新惰性有一定的研究,但为数不多,而且在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都并未十分深入,且对技术创新惰性的研究也仅限于基于技术标准锁定和异质性而做的分析,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也并未考虑其过程中会产生惰性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在基于长三角地区在我国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需迫切促进其制造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对其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中产生的惰性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其技术创新惰性的成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有效改善策略,期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以提升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而促进我国制造业高速发展的目的。

2 长三角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惰性分析

2.1 绿色技术创新惰性的现状

作为我国经济前沿阵地的长三角地区,2015年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经营成本上升、外部需求疲弱而颓势依旧。另一方面,珠三角等地制造型外企撤离的现象频现,也给了长三角制造企业一定的警示,所以依靠科技创新将成为长三角制造企业转型发展的新选择。但是由于其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市场机制不畅和人才流失严重却使其产业转型之路遇到了阻碍。另外,在政府大力倡导制造业的发展需要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的背景下,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企业也掀起了依靠科技创新转型发展的热潮。虽然在其发展路径的转变与持续的投入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技术创新方面仍显能力不足。由于绿色技术创新是指将保护环境的新知识和绿色技术运用到生产经营中以创造和实现新的经济效益与环境价值的活动,且着重强调绿色观念、绿色产品和绿色工艺与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能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得到协调一致而获得绿色竞争优势,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长三角地区为其制造业的长足发展对绿色技术创新已有一定的关注和研究,并有产业集群开始将其运用和实施,但相关研究目前却止步于初步探讨。当前长三角地区制造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资源投入不足和失衡以及其体制机制创新亟待加强,创新成果水平也仍需进一步提高以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笔者认为技术创新惰性是造成长三角地区制造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且考虑从技术标准锁定、组织结构惰性、经验惰性、制度和文化惰性5个方面研究长三角地区制造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时的惰性问题,以达到利于其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的效果。

2.2 绿色技术创新惰性的成因

有学者认为技术创新惰性是指创新组织在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因习惯于原有状态而不想改变的的心理和行为倾向[8]。笔者基于已有的技术创新惰性的定义将绿色技术创新惰性理解为创新组织在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时由于有维持原有状态的惯性而产生的不想做出改变的一种心理和行为倾向。由于在制造业中绿色技术创新惰性的形成会使组织失去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从而使制造型企业仍以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排放的增长模式发展,不利于制造业的产业转型和升级,对于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更是如此。本研究认为可从以下5个方面对长三角制造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技术创新惰性的成因进行分析。

2.2.1 绿色技术标准锁定

技术标准锁定是指某一产业(或整个经济系统)长期采用某一技术作为业界标准(或经济系统标准)而难以被撼动或取代[9]。基于此定义可认为绿色技术标准锁定是指一项绿色技术被标准锁定成为业界标准而难以被替代。由于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绿色技术的发展较为突出,所以其行业内的绿色技术标准较高而产生了绿色技术标准锁定。而绿色技术标准锁定将会使非标准在位者由于其自身的技术差距和高替代成本而滋生消极的绿色技术创新惰性。

2.2.2 区域生态创新网络的组织结构惰性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集中于某一地区但又可以在跨地区的空间范围内活跃的,由来自大学、科研机构、企业、政府以及其它相关机构间的竞争和合作伙伴,围绕某一特定创新领域的主题,在交互作用和协同创新过程中形成的在更大范围内能够产生特殊的价值创造和辐射力的创新空间[10]。而区域生态创新系统则是将生态经济学理论引入其中。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企业也形成不少这样的生态创新网络,例如上海紫竹科学园区。由于该创新网络长期会随着网络层级和节点的逐渐增多而使其组织成员之间的耦合性增强,内部的官僚化程度也不断加大,从而网络中组织间的信息沟通渠道的灵活性降低。即产生了由网络组织结构稳定性而引发组织结构僵化的结构惰性,会使整个创新网络组织成员的思维和创新行为固化,使他们在面临环境变化时不能及时成功地对战略进行根本性变革以有效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的目标,这也将导致绿色技术创新惰性的产生。

2.2.3 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经验惰性

由于受到知识转移环境或者组织学习和吸收能力等影响,企业在获取、吸收和使用知识资源的过程中,技术创新的实际绩效往往比预期绩效要低,而且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使创新可能失败,这都会使企業领导者排斥创新。此外,由于存在部分企业对于知识转移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使其习惯于以原有掌握的知识和以往的经验去应对市场需求和技术变化,从而也容易导致技术创新失败。绿色技术创新是强调以绿色市场为导向去促进转化绿色创新成果的,长三角制造企业中就存在不少由于原有的企业惯性和一定的经验惰性却不愿去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企业,从而没有开发出对其有大量需求的绿色技术市场,这样就很难促进绿色技术的创新。

2.2.4 组织的文化惰性

长期对于环境和资源保护的忽略而形成的高消耗和高排放的制造业发展模式,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形成了一种行业文化,而习惯于原有文化不想改变的就是一种文化惰性。组织内长期也会形成一定固有的文化能有效保持和协调组织成员的行为。但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文化惰性就会影响甚至阻碍组织员工对新知识、新事物和新观念的接受和认同。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会滋生群体惰性而产生创新惰性,使组织不会去考虑进行绿色技术创新。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外企较多,外商直接投资较高,形成了固有的多以依靠FDI发展制造业的行业文化,且随之产生的“污染避难所”效应也易造成绿色技术创新的进程受阻。

2.2.5 组织的制度惰性

制度惰性常被理解为一种有不足的制度安排即使被认识到存在缺陷在尝试改变时却发现难以实现。在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企业中表现为随着产业集群的演进和产业环境的变化,组织原有制度框架的规则、准则和实施机制不能应随着环境变化、意识形态的调整、组织成长和技术进步做及时适应性的调整。如政府颁布的一些环境规制方面的排污费制度或者排污许可证等政策,企业却不能做到积极应对和及时将其落实到实处。这也是导致企业产生绿色技术创新惰性的一个原因。

3 相关建议

3.1 研发更大的异质性绿色技术

由于技术异质性是技术标准锁定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想突破绿色技术标准锁定就需要考虑从研发具有更大异质性的绿色技术入手,而研发此技术的前提就是需克服技术创新惰性,进行不连续的突破式创新。同时,必须要采取差异化的创新策略,积累大量异质性的创新资源,在不同于标准绿色技术的轨道上采用新的技术范式,研制出性能够卓越且技术优势能超越绿色技术标准锁定具有的异质性优势的新绿色技术。另外,非标准在位者也可以通过制造与现有绿色技术的差异吸引更多具有异质性偏好的用户来突破绿色技术创新惰性。

3.2 构建协同和柔性的区域生态创新网络

随着长三角制造业的生态创新网络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其日益成熟与发展,其组织的结构惰性必然应运而生,那么突破该惰性的关键点就在于要构建具有柔性的生态创新网络来提升组织的集体学习与协同创新的能力。由于创新网络在合作过程中不可完全避免其创新收益的外部溢出效应和企业家因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高投入和高风险性的权衡不完全理性去选择创新方式,使得针对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设置多元化和有灵活性的创新组织结构十分必要,这样有利于解构有惰性的组织并激发绿色技术创新热情也可降低惰性再次产生的可能性。除了加强创新网络中组织成员间的集体学习和培训外,还可以考虑引入其他创新型企业以新生力量激活集体创新潜力。

3.3 进行企业间的标杆学习

标杆管理是企业学习先进的一种系统科学有效的方法,是企业为谋求行业领先而选择行业内具有竞争实力和某些方面领先的企业作为标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该标杆企业的最佳实践进行创新而达到赶上并超越竞争对手目的的一个反复循环进行的过程。标杆学习的最大优势在于通过对标杆企业的不断学习,积累形成创新优势赖以需求的创新资源,从而实现可持续创新。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长三角刚好也存在大量可以成为标杆学习对象的企业,所以本研究认为通过标杆学习可以有效避免因组织的经验惰性而引发的绿色技术创新惰性的问题。

3.4 培育冒险和宽容的制度文化

由于组织的制度和文化惰性是基于考虑技术创新的高投入与高风险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因此培育敢于冒险和宽容失败的企业制度文化是破除绿色技术创新惰性的突破点。在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为薄弱的情况下,营造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文化氛围有助于消除创新惰性。此外,政府方面也应该从政策法规方面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软硬件创新环境,如建立强有力的激励体系,对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有重大突破和成就的企业进行物质奖励或给予税收优惠的政策等,以期更好地达到用创新的积极性去克服创新惰性的目的。

4 结语

在我国强调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的“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基于已有的集群网络中的技术创新惰性研究探讨我国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惰性问题,并从技术标准、组织结构惰性、经验惰性、制度和文化惰性5个方面定性分析了绿色技术创新惰性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研发更大的异质性绿色技术、构建协同和柔性的区域生态创新网络、进行标杆学习和培育冒险和宽容的制度文化的应对策略。但长三角制造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惰性是否还有其他方面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以及还有哪些更好地应对策略来克服该惰性应可以有更深入研究。另外,目前关于技术惰性方面的研究也仅限于定性分析,如何将其量化以更好地用定量去研究各因素对其影响机制是未来研究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杨发明,吕 燕. 绿色技术创新的组合激励研究[J].科研管理,1998(1): 41~44.

[2]Aguilera Caracuel J,Ortiz de Mandojana N. Green Innovation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on Institutional Approach[J].Organization & Environment,2013,26(4) : 365~385.

[3]孟庆伟,胡丹丹.持续创新与企业惯性形成的认知根源[J].科学学研究,2005(6):428~433.

[4]Sull D N.Why Good Companies Go Bad[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9(4):42~52.

[5]Barton D. Core Capabilities and Core Rigidities: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2(13):111~125.

[6]J Freeman C.Networks of Innovators: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J].Research Policy,1991,20(5):499~514.

[7]North D C.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8]汪秀婷,戴 蕾.集群網络中技术创新惰性的成因及突破策略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32):20~23.

[9]陶爱萍,李丽霞,洪结银.技术标准、异质性和创新惰性[J].中国软科学.2013(12):165~172.

[10]夏 光,屠梅曾.以“三区联动”构建新的区域生态创新网络[J].生产力研究,2008(11):59~62.

[11]肖 鹏,余少文.企业间协同创新惰性及解决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84~87.

[12]洪江涛,黄 沛.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创新现状及对策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22):96~102.

Study on the Inertia of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Yangtze River Delta

Li Zhongjuan, Bai Mingguo, Liu Xinyue

(School of Business,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anshan, Anhui 243002,China)

Abstract: Inertia and innovation is a contradi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Yangtze River Delta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the backbone to driv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inertia in the proces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ill influence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us restricting the level of Chinas economic increase.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of inertia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inertia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rom the technical standard locking, organization structural inertia and experience, weanalyzed the inertiathatappeared in the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aboutR & D greater heterogeneity of green technology, building collaboration and flexible regional ecological innovation network. We hoped to provide reference tothe gree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of Yangtze River Delta manufacturing.

Key words: Yangtze River Delta manufacturing industry; green technology; technology innovation

猜你喜欢
绿色技术技术创新
环境管制对黑龙江省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分析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浅方式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
风景区潮汐性人流与可移动建筑设计研究
“绿色”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演化博弈分析
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主要挑战和战略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