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启示录

2017-03-23 11:25阿西
诗林 2017年2期
关键词:白昼黑夜现实

阿西

这是建立在死亡与梦殇之上的一个特殊文本,许多意象和确指从我们身边出发,指向了意识活动的他乡——虚空而难以把控的另一个现实。这是诗人林柏松一个人的现实,是极其异质化生活所产生的此在“恶之花”。他在非哲学亦非艺术的临界状态下,向我们展现了“鸟飞逝,鹰飞逝”之后的“黑暗虚空中的盛宴”。这是一组命运交响诗,于冥冥之中传递出的疼痛具有社会属性,是一种朽腐的溃疡面。但它也是对时间没落的抵御,展现出黑夜坚硬的人文风骨。

黑夜是我们生活现实的另一面,它不仅拥有梦想,更拥有对于梦想的质疑和研判。正因如此,黑夜具有书写的永恒性。在林柏松书写的黑夜里,“处处是饥饿的云,或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包罗万象的云”。(《遗弃》)人类正置身于巨大的云团中,随时都可能被不确定的虚幻所吞噬。也正是对于白日现实的反向表述,让我们在震惊之余重新反思人类的处境。而我们知道,患病多年的诗人一直在黑夜里写作,他巨大的内心世界使“一座墓碑在死亡里保存完好”,而“一本书被吞吐的一刹那,顿时变成了瀑布”(《遗忘》)。诗人于黑夜里不断进行着关于生死的顿悟,并将这种顿悟向豁达的向度逼近。是的,在黑夜里,诗人不断寻找人类的希望,尽管这希望是那么微茫。“我亲眼所见,野草之血,殷殷泛起,一如星辰,深深刻入白色石壁,然后瘫痪在我的窗子上。”(《昭示》)这是从死亡的边缘重新唤醒的生命,也是一种更加强大的生命。

我有些主观地将林柏松的语境设定在黑夜近乎密封的状态下,不仅仅是他数十年来特有的生存境遇,更在于他一贯性地秉承一种大启的诗性人生。“时间到处是空洞,追赶和忙乱像残忍的绞刑。”而“死亡是从不发声的,它却通缉了我们一生”(《模仿》)。这种逼近似的生存法则,更多的是死亡线上的挣扎,而阳光一直是缺席者。林柏松是寂寞而有骨气的诗人,每一秒都在同命运進行搏击,他要让“一滴废弃的血,变作一束昏暗的花朵”(《不必猜想》),他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这是震动心性的声音,具有荡涤的力量。当“暗夜又一次降临,许多人躺在酒的河流中,嚼食自己漂流的回声”(《日子》),而诗人“从陶俑的寂静”(《闯入》)去发现更有意义的生命存在,去掀起“纸上的一场风暴”,因为“午夜的喉咙轻易地就出卖了一只蚂蚁的尸骨”(《那些很轻的》),这些蚂蚁的尸骨是卑微的象征,蕴藏着诗人永不泯灭的人文主义情怀,是黑夜里的启示录。

其实,林柏松的白昼就是黑夜,而黑夜也是醒着的白昼,他于白昼里看见生活中的黑暗,于黑夜看见白昼的暗光。这种特殊的哲学化的生活,使林柏松拥有了独一无二的精神体验,也加深了语言对于个人的救赎。“黑夜,像一个疯子的思想,敲打我的灵魂。雪和雪的摩擦声如音乐,从天空飘落。这是上苍送给黑暗的礼物。”(《无名雪》)诗人尽管深陷某种窒息的气氛之中,但灵魂并未崩溃,相反他依旧能够收到美好的“礼物”——这上苍的礼物一向洁白无瑕。他承认“不知从何时起,我患上了夜游症”(《暗影》),但不只是语言的自由漫游,更是自由精神的一次次返乡。“我在无言中赤裸,挪动幽暗的身体,皮肤下压着一片片饥饿的月色。”(《夜至无》)他需要看见更多的“月色”,看见慰藉人类精神的白光,而这永远都会让我们处于渴望之中。

这《风与风的争吵》,与其说是写于黑夜的“病中书”,不如说是诗人内心的流亡史。它诞生于黑暗的白昼抑或是有光的夜晚。理解这个文本需要我们进行一下必要的时空转换,进入时光隧道,从而才能感受到他近乎黑白颠倒的岁月之诗。“四季之上,每一只鸟无论逃到哪儿,死亡的峡谷就延伸到哪儿。阳光,犁过一具具发霉的尸体。”(《虚构》)在思考自己的生存境况的时候,我们也许无法与诗人一道共同感知死亡的逼近,但是,林柏松不得不将自己的生活建构在“一具具发霉的尸体”之上。也就是说,现实本身不仅难以令诗人有什么幸福可言,而且几乎就是死亡的现场。为什么是这样?人类现实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每个人到底是生还是死?相信这样的疑虑也是其他人时常的疑虑。

林柏松的语言也处于某种无边的黑暗之中,“恶梦在肉里,一寸一寸把你凿空”(《映像》),他发现“一切黑暗智慧都与腐烂吻合”(《遗忘》),因而,他一直从善意的角度出发,写着人性中最后的美。“与死者最靠近的,是一首生者的诗”(《报复》),这就是林柏松的内心写照,是一个真正生者的情怀。这组诗,其实也是林柏松的精神牧歌,是无数个黑夜里浅吟低唱的心灵牧歌。“冬天,对于我,意味着死者早已看到了,一座小小的墓碑就站在书房外。”(《逾越》)诗人对于死亡的认识注定比一般人深刻得多,“当天空黑到骨头时”,他不仅写出具有哲学意味的黑暗之诗,而且要写出“透明的骨骼”。(《独守静夜》)这是一个诗人的骨气与血性,他“永远幸福在悲哀里”。

应该说,这是一组自辩书,它关乎的是诗人灵魂深处“风与风的争吵”。当“爱已死去,两头野兽以走投无路的血相识”(《梦见石头的梦》),传递出诗人内心的狂野与不屈。是的,在诗人的内心深处,有“黑暗之石正在狂欢”(《词与利刃》),这些“石头”就是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各种压力与路障。诗人促使我们去反思自己的处境,这正是这组诗歌的另一个重要性所在。“我扶着潮湿的墙,任鼠疫在我身体里肆无忌惮地蔓延……”(《翅膀》)诗人无时无刻都要感受来自于“体内”的各种窘迫,仿佛一个受难者。“我贴进父亲的墓地,眺望一个很远的主题。”(《深冬之雪》)这是什么主题?是否与更为伟岸的存在有关?

这组诗歌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魔幻的现实,在这个现实中,不仅“垃圾堆里弥漫着腥臭的果核味,气味像毒箭射向生灵佝偻的影子和变形的年轮”(《葬仪》),并且还有“习惯于蝗虫交尾的宫廷之乱”,但“最后不得不被阳光挖空成最黑的废墟”(《发现》)。这再度让我们感受到某种绝对的反否,是对于浮躁之年的强烈质疑。

这个文本的某些瑕疵,也似乎与它的优点一样非常明显。假如它更加紧致一些,从一个场阈到另一个场阈的转换具有和谐的向度,就会更有张力,更有吸引力。诗人自己似乎也意识到了这种灵魂的写作之难,说道:“我把自己抵押给一个辞,或抵押给一把雕刀。层层叠叠,或梦或病,以记忆为菌种,如嫩嫩的蘑菇簇拥着伤口,在我的脸上繁殖更多的遗忘。”他对生命之诗的渴望,成为他最大的愿望。而他的某种使命正“被太阳的光芒紧紧攫住”(《变形》),他仍然感受到来自黑暗中的光。这是诗人真正的落脚点。

猜你喜欢
白昼黑夜现实
漫画:现实背后(上)
漫画:现实背后(下)
白昼之黑
白昼之月
沉默
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
失眠的孤独者是白昼
死去的脸
黑夜过桥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当黑客技术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