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视角下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2017-03-23 11:03赖维城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期

赖维城

摘 要:初中化学学习,是学生走进化学世界的基石,也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初中化学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化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相应的能力,尤其是初三阶段的化学学习,其学习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由于现阶段的化学学习仍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化学教学质量不高,影响学生的发展,为此,主要以初三化学教学为论点,从创新视角出发,浅谈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化学;初中;创新

一、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新课程改革思想的重点之一,也成为教育工作者不断追求和探索的目标。有效的课堂教学,简单来讲,就是在优化教学过程中获得优质教学效果,其作用在于抛弃无效以及多余的课堂行为,为学生的学习实现增效减负的效果。对于初三学生而言,在面临升学压力的学习过程中,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对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化学是学生学习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三学生升学考试的重要科目,这一学科涉及范围广泛,对学生而言难度系数较高,因此,加强化学教学有效性十分有必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欠佳,难以符合新课改要求

化学教学课堂存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环节过程有待加强,难以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化学的教学要求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此提升化学教学质量。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过程中难以体现新课标要求,在课堂上开展的教学活动难以保证质量,与此同时,教师无法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科学的教学过程,章节复习课太过单一,效率低下,难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忽视学生探究能力培养,教学方式使用不当

化学教学课堂存在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多数化学教师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不够重视,过于追求知识的记忆以及题海战术。化学是一门操作实践性的学科,从化学教学编排中也可以看出,基本上化學知识点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深化,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这一方面认识不足,探究性实验教学从时间上无法保证,少数教师怕麻烦用演示实验代替探究性实验,学生难以参与实验过程,不仅导致学生的探究能力无法得以提高,而且对学生理解化学知识也变得困难。

(三)学生学习化学兴趣不高,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化学教学课堂存在的第三个问题就是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的兴趣不高,学习方式不恰当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一门学科的学习产生兴趣,肯定比没有兴趣的学生学得好,由于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却过于倾向于化学理论的讲解,导致学生在理解方面所耗费的时间过长,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毫无作用。

三、创新视角下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之魂,因此,要想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从创新的视角出发,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恰当使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三阶段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枯燥的理论学习中加入适当的实验教学,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探究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发挥重要的作用,需要立足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从教材内容出发合理安排教学进程,并且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在实验目的、操作程序、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多个环节上下功夫,设置与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观察与操作过程中通过问题的思考来提升自己的能力,理解蕴含在其中的化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教学,该实验原本的步骤是:先把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烧杯中,然后再用试管收集满二氧化碳,最后把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进盛着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观察两者混合后的化学反应。但是这样的实验方式有3个缺点:(1)无色、透明的溶液让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观察不够清晰方便。(2)实验步骤过于常规,平常无奇没有新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实验结果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不知道最终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是氢氧化钠溶液还是水。

于是,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创新:(1)将二氧化碳收集在一圆底、干燥的烧瓶中。(2)取一双孔胶塞(带滴管和玻璃管),吸入高浓度氢氧化钠溶液,并把烧瓶的瓶口塞紧,将带有玻璃管的一端插进装满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3)取少量酚酞试液滴入烧杯。(4)用手捏住滴管胶头的同时打开止水夹,玻璃管会把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进集满二氧化碳的烧瓶里,从而发生红色喷泉的化学反应。(5)加热产生反应后的溶液,其中有碳酸则会分解,最后加入盐酸,出现气泡后说明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是氢氧化钠溶液,而不是水。创新后的实验视觉效果好,观赏性强,学生兴趣浓厚,且具有说服力。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有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效果

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还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此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好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高效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为此,提出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第一,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这就要求教师以落实双基为基础,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快速切入教学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例如,初中化学学习最基础的就是元素周期表的记忆,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良好的记忆,教师可以以20个为间隔,在纸片正面写下这20个元素符号,反面写上与之对应的中文,接着让学生玩接龙的游戏,花2到3分钟的时间检测和练习学生的记忆效果。第二,要想收获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有扎实的练习作为基础,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讲解完成之后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在布置练习题的过程中要遵从质量而不是追求数量,在减轻学生压力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巩固学生的听课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要及时讲解所布置的练习,并且及时讲解学生在练习中所反映出的问题,不仅能有效地巩固课堂学习成果,而且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帮助学生突破化学难点与重点,强化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化学是一门难度系数较高的学科,其难点内容包括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方式的计算、溶液的计算、酸碱盐的认识等方面,由此可见,化学学科的学习尽管有很多方面需要记忆与背诵,但是更多的还是需要突破化学学习中的难点,这样才能取得进步。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教会学生正确学习化学的方式,以此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例如,对于溶液的计算,一直是化学学习中的难点以及重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一部分知识,教师可以专门针对这一方面的知识区分教学,比如,针对蒸发或降温析出溶质计算题,解题应根据“析晶前后溶质总质量守恒”;对于加溶质或改变温度使溶液变浓或达饱和的计算题,应根据“溶质溶解前后溶质总质量守恒”解题;而溶液稀释或浓缩计算题,可根锯“稀释或浓缩前后溶液里的溶质质量守恒”来解;对于不同浓度的同种溶液混合的计算题,可根据“混合前后溶液里溶质总质量守恒”求解,给学生分门别类地规划好,让学生更加明确这一方面的知识点,有利于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初中化学有效性教学的实现,不仅有利于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对于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有着极大的帮助,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因此,作为课堂重要参与者的教师,要从创新思维出发,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以此来实现化学的有效性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晓芳.论化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

[2]赵思刚.启发式教学:化学课堂教学的宝典[J].新课程(中),2016(9).

[3]刘海永.实施翻转课堂让化学更加精彩[J].高中数理化,2016(20).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