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学科作文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2017-03-23 19:39黑龙江省大庆市北湖学校刘凯君张慧颖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7年10期
关键词:习作学科作文

黑龙江省大庆市北湖学校 刘凯君 张慧颖

新课标下学科作文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黑龙江省大庆市北湖学校 刘凯君 张慧颖

我们突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将作文教学与学科教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采用了“5+1”作文教学模式,就是在激发兴趣、激发想象、激发探索、激发尝试、激发思维等几个环节的基础上,学科之间相互借鉴,合作共享,共同提高习作能力。

作文教学 兴趣 想象 探索 尝试 思维 合作学习

传统的作文教学,与语文教学是绑定在一起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往往与阅读教学相辅相成,几乎要撑起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我们的学科作文教学研究,突破了学科教学的界限,作文教学与学科教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采用“5+1”教学模式,为作文教学开辟一条更加宽阔的道路。

我们的“5+1”作文教学模式,“5”指的是激发兴趣、激发想象、激发探索、激发尝试、激发思维,“1”就是协作学习。在学科整合中据此模式展开作文教学,不仅是一个大胆的研究实验,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创新。它突破了学生的思维瓶颈,拓宽了学生选材的空间,使作文教学更生动、更活泼、更自由,更能激发中小学生的写作热情。

1.激发作文兴趣,首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自由作文的情境

中小学生好奇心强,对大自然充满了无限的热爱,我们在科学教学中,就可以让中小学生把他们了解的植物特点和动物习性写下来。为了认识这些动植物,他们就会兴趣满怀地去观察。比如,为学生播放专题片,让学生借助视频走进大自然,到河湖边去观察白鹭鸟,白鹭鸟喜欢在浅水中漫步,或展翅欲飞,舒展筋骨;或缩颈埋头,啄食鱼虾,那伶俐迅捷地动作,与长长的嘴巴、脖颈和腿脚形成对比,显得憨态可掬。让学生借助视频观察银杏的叶子,像把小扇子一样;认识银杏树的果子,白白的,像个小圆球。了解银杏树这个活化石的前世今生。

学生喜欢看视频,通过播放视频资料营造学生喜欢的学习情境,学生就会瞪大眼睛仔细去观看,生怕错过一丁点儿细节。中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为他们的作文训练奠定了绝佳的学习基础。

2.激发想象,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事物

中小学生观察生活,不是简简单单地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嘴巴去尝,还要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甚至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比如,学习音乐,理解音乐的意境和展开想象是密不可分的。没有丰富的想象,理解音乐的内涵几乎是不可能的。欣赏贝多芬的《月光曲》,学生就要在音乐的起伏中,联想到广阔的大海,月亮从海平面上升起来了,静静地挂在半空,月光照射在微波粼粼的海面上,海面上银波荡漾。月亮继续攀升,穿过轻纱似的微云。突然,海面上狂风大作,巨浪翻滚。雪亮的浪花怒吼着,一个接一个地涌向岸边。

学生在联想中走进音乐的意境,和音乐融合在了一起。他们在音乐的起伏中或喜或悲,与音乐中的事物同生共长,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就更全面、更深刻了。他们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记录下来,就是很好的作文素材。这种素材是鲜活的,具有生命力的。

3.激发探索,帮助学生选择素材

学生作文的素材,是源于生活的,学生的学习生活是主要的,在学习中捕捉学习素材是学生获取素材最直接的办法。比如,上体育课就是学生获取习作素材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既是课程的参与者,又是现场观众,既可以身临其境直抒胸怀,也可以作为旁观者看得一清二楚。学生认真观察了跳高者的一系列动作,才能把跳高者助跑、起跳、跨越、着地等各个阶段的姿态记录在心;也只有参与其中,才能把自己各个阶段的感受了然于胸。体育课是室外课,小学生借此还可以观察天气情况,看天上有没有云彩,如果有云彩,云彩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样子的;还可以观察有没有风,风大不大,在风中,各种事物有什么变化。如此等等,都可以在体育课上得到最直接的体验。

学生在课堂上,只要做个有心人,就会有大量的素材收入囊中。这些素材就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往往被学生疏忽了,因此有时会熟视无睹。一旦他们认识到位,重视每一个上课的环节,把习作训练融入到每一个环节之中,他们就会获取大量生动活泼的素材,他们的作文训练就会得心应手,就不会出现没有东西可写的尴尬局面。把学习生活纳入到习作训练之中,既触手可得,又效果奇好,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4.激发尝试,进行语言训练

语言训练的方式很多,可以搞口语训练,向老师学习语言,向同学学习语言……可以搞书面语训练,向课本学习语言,向课外书学习语言……看图说话,是小学生尤其是低价年级学生一直采用的习作方法,可以化难为易,让小学生有话可说,因此,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完全可以让学生一边欣赏美术作品,一边与同学们分享作品的内容。比如,欣赏《彩墨脸谱》,先让同学们介绍脸谱的颜色构成和勾勒方式,再给学生介绍各种脸谱的文化内涵,再让学生尝试描绘的同时,让他们把这些用文字写下来,这些都是很好的习作素材。

美术作品,是画家用心加工过的图画,它们源于现实生活,又向我们传递了一定的文化内涵,是一种高雅的视觉享受,给我们以精神的愉悦和思想的启迪。我们通过让小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并向我们讲述他们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丰富他们的习作素材。这种从欣赏直观图画到表述抽象文字的过程,恰恰是绝好的习作训练过程,不仅简洁高效,而且难能可贵。

5.激发思维,引导思辨,启迪智慧

作文训练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作文训练自然需要借助形象思维,把事物描绘得惟妙惟肖;同样需要利用抽象思维,揭示一定的道理,使作文更具有思想高度。因此,我们在数学课上同样可以进行作文训练。比如,叙述一个公式或者算式,都需要严谨的语言;概括一个定理或定义,也需要规范的语言。数学的语言更精练、更准确、更严谨,这是我们在作文中可以借鉴的,尤其对应用文的写作是大有好处的。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描述一个图形,看谁描述得更准确;我们可以让小学生读文字题和应用题,看谁读得顺畅,看谁理解得透彻。通过学习数学,同学们的思维会更缜密,逻辑性会更强。借助数学的逻辑思维,可以使学生的作文条理更清楚,思想内涵更丰富。借助作文训练,学生不仅可以抒写自己的喜怒哀乐,还可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一些看法。

小学生参与作文训练,与各门学科整合在一起,绝不是单打独斗,而需要同学们团结协作,一起去分析,一起去概括,一起去研究,一起去探讨。同学们在作文训练中合作共享,相互借鉴,可以获得更丰富的习作信息,可以较快地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5+1”习作教学模式,是整合各科教学资源为习作教学服务的有益尝试,它比语文教学下的纯习作教学更具有生命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不断探索,认真完善,让学生人人都爱上作文,写好作文。

【1】卢晓光.写作训练教程.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

【2】张洪玲,陈晓波.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语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

猜你喜欢
习作学科作文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