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2017-03-23 19:05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分组成员小学生

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科技教育中心 王芳芳

在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同于文化课程的教学,该门课程具有综合性强与实践性强的特点。文章主要分析了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现状 教学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侧重点在于让小学生亲自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去,通过小学生的亲身经历得出自己的体会与感悟,在整体上提高小学生的认知、感知与实践能力。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束缚,带领小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走进社会,促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去实践。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学生会有更好的体验。

一、综合实践活动,合理配置小组结构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最基本的就是如何合理配置小组的分组结构。合理配置小组的分组结构,对于顺利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那么,如何合理配置小组结构,使各小组的综合实力保持大致相当, 则是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首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性格特征、生活经验等都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前需要考虑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小组成员间的通力协作,只有各小组之间的成员分配都相对来说较为均衡平等,才能保证各小组都能较快较好的完成小组任务。小组合作强调的不是某一个个人的能力,重点在于组内成员的相互配合。小组成员配合的好,各尽其能,即使各自的个人能力并不是很强,也能很好的完成小组任务。

例如,在进行小组分组前,教师应当对每一位小学生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不仅仅是每一名小学生在班级中学习成绩排名的前后,还要具体了解每一名同学的特长科目是什么。如语文学习的好的同学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比较好,数学学习的好的同学条理性比较好。教师在分组时就可以将理解能力好与表达能力好但是动手操作能力较差的小学生与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的小学生分在同一组之内。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能又需要一位组织者与领导者的带领,教师就需要在这一小组内在配置一名组织能力较强的小学生。在保证各组综合实力相当的前提下,又能让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共同配合,更好的完成实践活动。

二、综合实践活动,合理安排学习环节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小学生进行合理分组配置的同时,还需要教师对小组学习的学习环节预先做出合理安排。合理安排学习环节,也是综合实践活动中顺利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关键所在。首先,教师应当根据每堂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通过让小学生身临其境,可以更好的增强小学生的亲历性,加强小学生的体验,增强小学生的个人体会与感悟,如开展社会调查时让小学生去发问卷。其次,教师应当引导小学生对小组成员之间的各自分工进行部署分配,以求更好更快的完成社会实践任务,达到预期效果。第三,要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单纯某一个人的任务,要让小组中每一位成员都树立团队意识与团体观念。成员在完成任务遇到困难时应当及时与其他组内成员进行沟通讨论,寻求解决办法,其他成员也应当积极献力献策。

例如,在综合实践活动《让父母远离麻将》的开展当中,教师可以让一个小组的同学一起行动,分别去采访小组内每一位成员的父母。在采访之前,由小组成员共同合作设计出一份小组成员比较满意的调查问卷。在采访的过程中,主要由每一位成员去采访自己的父母,其他小组成员在采访时负责观察与记录。如果当某一位小学生的父母不配合采访调查,或者出现其他情况阻碍调查采访顺利进行时,就需要小组成员的群里群策来共同解决这个问题了。在完成小组成员每一位父母的调查采访之后,这时候就需要小组成员来共同合作,一方面需要小组成员统计调查结果,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其产生的原因,另一方面就需要小组成员来共同寻求解决办法,如何“让父母远离麻将”。通过让每一位小学生亲自参与,有助于拉近亲子关系,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与树立小学生的个人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三、综合实践活动,健全小组评价方式

健全小组评价方式,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后一环也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传统的课堂评价方式是用成绩来评价一切,显然这是不合理不全面的,容易产生以偏概全的现象。而综合实践活动本就不能凭借小学生的试卷得分来对学生进行评判,这就需要教师健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为了让小学生更加有效果更加有效率的完成综合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既可以让小学生在完成任务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他人的长处,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也可以让小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树立团队意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小学生进行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考虑的方面更加全面,教师可以制作一个百分制的评分表格,这个表格不同于传统的评分体制,这个表格中将学生的个人表现占五十分,学生平时的衣着是否得体占十分,小组个人任务的完成情况占二十分,对实践活动的总结汇报占二十分,这样分配一百分对于学生来说更加公平合理。这样的评价体系可以让学生注意各方面,而不仅仅注重学习。合理的评价体系对于学生的发展很有必要,在评分体系中加入课下实践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课下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小组学习也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分数至上弊病,使学生全面发展。

【结 语】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学习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配置小组结构,合理安排学习环节,以及构建合理评价体系,这样小组学习模式效果会更好,对于学生的发展帮助更大。

【1】邱伯聪,王肖玲.综合实践活动合作学习的现象学检视【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7(01)

【2】吴文杰.“二次分组”:提升小组活动的有效性——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探微【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2)

【3】邓吉平.基于学生生活实际 有效指导综合实践【J】.新课程学习(上),2014(08)

猜你喜欢
分组成员小学生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