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而不简单,第一课时也精彩

2017-03-23 19:05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7年7期

简约而不简单,第一课时也精彩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市小学 陈 敏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第一课时是学生与文本的首次接触,要一下子就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其探究的欲望,帮助其消除阅读障碍,落实字词教学,还要让学生展开多元诵读,整体把握文本内容,为下节课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小学语文 第一课时 精彩

“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语文的第一课时教学往往不受重视,理由是很难出彩,要么过于臃肿,慌乱而仓促;要么过于空洞,高耗而低效;要么简单机械,千文一面。其实,夯实好基础,走好第一步,才能走得更长、更远。基于此,我非常重视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围绕“兴趣、扎实、务实”几个关键词,制定有梯度的目标,设计引人入胜的导语,追求有情趣的多元诵读等,做到简约而不简单,让第一课时同样精彩。

一、激趣导入,巧思妙引

兴趣先导,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解读文本。我将导语视为小学语文课堂的“第一缕春风”,使学生的心中荡起层层涟漪,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从而事半功倍。有时,我会创设情境并设计深情导入语,直达学生的心底;有时,我还会设计有趣的互动游戏,激活学生的思维;有时,我还会设计悬念,让学生成为“福尔摩斯”,促使其探究真相。

在《走,我们去植树》一课的教学中,大屏幕上一边是黄沙漫漫,一边是绿树成荫,画面一转,少先队员手挽手组成了一道屏障——爱护环境,美化家园!我深情导入:大家知道植树节是哪一天吗?(学生回答3月12日)植树造林,利国利民。今天,我们种下一棵小树苗,几年之后,就可以长成参天大树。大树给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给我们送来阴凉。同学们还等什么呢,走,我们去植树!学生们用手中的画笔画出了森林、植树等场景,心有所动,积极响应我的呼吁,大声深情诵读文本。

第一课时,在我的精心设计之下,绽放出光彩,让人期待。有了巧思妙引,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积极与老师、同学、文本互动,不断生发出新的亮点。

二、夯实字词,趣味传授

为了更好地疏通文本,字词教学是第一课时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单纯的识字教学越发举步维艰,让学生倍感厌烦。为此,我要求自己既要夯实学生的字词基础,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又能做到因字实教,趣味传授,让小学生乐学、学会、会用。一般而言,我的识字教学会有三个步骤:第一就是妙解字形,通过歌诀、谜语等形式让学生明白汉字的含义,牢记书写顺序;第二就是动脑组词造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第三就是汉字描红,成果展示。这样一来,识字教学妙趣横生,而学生亦能轻松识字。

在《三顾茅庐》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们学习了“潺潺、吩咐、茅塞顿开、晌午”等词语,前两个词属于形声字范畴,“孱”为音,“水”为形,潺潺流水,来又回。学生们边读边写,牢记口诀,识记字形。再如“茅塞顿开”一词的理解,我利用大屏幕上一幅生动的漫画——糊涂先生头上顶着一个问号,“怎么办?”看到提示之后,他眼前一亮,一下子明白过来,让学生轻松地记住了这个词语。他们说:现在,我们茅塞顿开。莞尔之余,我知道学生已经会活学活用了。还有关于“晌午”中“晌”字的学习,我采用了比较法,让学生一目了然,一笔之差,两个字截然不同。学生们自动总结了类似的字,如“日和曰”“杲和杳”“西和酉”“木和本”等,思维非常活跃。生动的字词教学让第一课时别样生动。有了对字词的准确把握,学生更容易走进文本。

字词是基础,是阅读的保障。我坚持让趣味同样贯穿识字教学的始终,让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并不断提高其识字的能力。有了对文字的认知和熟识,也就有了对语言和文本的亲近。

三、多元诵读,整体把握

诵读,作为一种经久不衰的授课形式,是通向审美国度的阶梯。言为心声,用自己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是诵读教学的依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采取多元诵读方式,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并展现个人的风采,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深情诵读,让学生体味情感;分角色诵读,深入人物内心;个性诵读,表达自己的;团队诵读,展示小组的合力;配乐诵读,构建生动的情境。多元的诵读,别样的感悟,生动的课堂。

在《云雀的心愿》一课的教学中,导入新课,学习字词后,我先给学生进行了范读,让他们初步感知课文。而后,学生自读课文,并做好标记,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他们有的说小云雀明白了森林的巨大作用;有的说,如果没有人破坏,森林一定会更多、更茂密;甚至还有的说,我和小云雀一样,希望沙漠变成绿洲。而后,学生分角色诵读这篇文章,一个学生读: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一个学生读:这里的风沙真讨厌!一个学生感叹道:唉,上游的森林被砍光了……大河里的水就会泛滥成灾。字字掷地有声,句句饱含真情。学生读得认真,表情真挚,仿佛身临其境。

诵读是最好的平台,是与文本接触的最好方式。诵读让学生走进、深入文本,让他们体会文章节奏美、声韵美的同时,也感悟文字背后的深情,滋润其心田。

总之,没有精彩的第一课时,就不会有精彩的第二、第三课时。小学语文第一课时的教学,激发了学生一探究竟的兴趣,帮助学生找到切入文本的突破口,更让他们发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科学处理好第一课时与后面课时的关系,力求简洁、生动,稳中有变,变中有亮点。

【1】陈冬安.走进文本的第一步——关注第一课时的有效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8(20)

【2】徐军辉.智慧探索 有效回归——探索小学语文阅读第一课时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