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发展趋势

2017-03-23 10:20王笑风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势

王笑风

【摘要】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发展日益壮大。在此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发展也需要向更高形态迈进,这必然成为新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研究发展的基石。梳理好新世纪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对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发展趋势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047-02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主要流派

在早期,西方国家中出现了一种“左”的思潮,由于并不被主流马克思主义者所认同,所以其独立在其他地方发展了起来。1955年,M梅洛-庞帝在其所写的《辩证法的历险》中提到了将西方马克思主义同列宁主义对立,并把前者的传统追溯到乔治卢卡奇时代,1923年,其所著的《历史和阶级意识》成为其引用的重点。

20世纪20-40年代。在这段时间里,乔治卢卡奇寻找独特的革命道路,并在此基础上寻找革命失败的原因,形成了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

20世纪40-60年代。在这段时间内,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了另一个高峰,在此期间,法兰克福学派成为了主流,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等派别纷纷登场。

20世纪后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各国学者从多种角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研究,出现了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等。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发展路径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发展路径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对于文本的重新解读;二是中西方学者相互融合;三是以实践为基础,与时俱进。

1.文本的重新解读

对于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来说,对于文本的重新解读成为研究的必由之路。在过去的一些研究及学术探讨中,试图对相关定义及解释唯一化,不允许对相应的理论进行其他形式的解读。

然而,对于任何理论来说,学者都可以用不同方式,不同角度以及不同空间进行全方位解读。马克思主义作为众多学术理论中的一种,也应该允许这种方式。

2.中西方学者相互融合

在当今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式颇多。西方作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根据地,也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

在此基础上,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应该对东方学者的观点进行了解,东方学者也应该对西方学者进行相应的学习。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过程,由于视角和身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两方面的学术研究者有必要对双方的研究方法和学术成果进行沟通与了解。

3.以实践为基础,与时俱进

以实践为主要突破口应该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为以大量社会调研及社会发展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一切都应该以实践为突破口。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过程中,要充分与实践相结合。其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提到“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在当下,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更应该以实践观指导自己。面对全球化问题的研究应该成为学者的重点,对于全球地区经济差异,战乱问题的关注,应该成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核心。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主要问题及目标

进入到新世纪之后,马克思主义陷入低潮,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也对自身的研究方向做了调整。新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方向,目前主要聚焦在如下几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在当代社会中,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一直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在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之后,马克思主义是否还需要继续存在便成为了一个命题。这种争论主要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是否继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西方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唱衰直接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合理性的注脚。另一方面,西方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重新定义成为了首要任务。

2.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

在历史决定论的学者眼中,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样,是有其自身规律的。法兰西斯福山作为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这种观点的主要支持者和提出者,在其著作《历史的终结》一书(2006年)又提出弱意义上的“历史决定论”与马克思的“强意义上的历史决定论”相对照。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一些学者则相信下一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复兴将会为马克思主义的成功最有利的证据。

3.马克思主义的重构

后现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试图用后现代主义的方式来重新构建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俗成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由于后现代主义的反本质主义,根本不考虑艺术的本质,而是竭力抹杀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甚至断言“艺术已经死亡”。

作为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代表人物,詹姆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属性。即:马克思主义已经不单纯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种融合。“容纳这些显然敌对或互不相容的批评操作,在它自身内部为他们规定了令人可信的区域合法性,因此既消解他们同时又保存他们”。很显然,詹姆逊对于马克思主义是持有肯定态度的,并一直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今社会的价值依然非常重要。

4.阶级异化及其他

進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剧,传统意义上的工人阶级的消失让学者感到迷惑。工人阶级已经不是再是传统意义上工厂、手工作坊、建筑工人、采矿师傅等劳动人民。其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北欧的一些国家甚至成为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典范。然而,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提出:“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52 页.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势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