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声系乡愁

2017-03-24 20:21白雪
新青年 2017年3期
关键词:蛙声水塘乡间

白雪

记得小的时候在乡下,每到夏天,特别是一场雷阵雨过后,村外的蛙声总是会彻夜吵闹。那此起彼伏的“咕儿呱”、“咕兒呱”的叫声,总是令人感到有些诧异,有时惹得心烦,让人难以成眠。

每回路过有蛙声响起的池塘或是河边,我便恶作剧,悄悄停下来,猛地大喝一声,或是狠劲儿地跺跺脚,借此吓唬和捉弄那些蛙儿们,觉得很好玩儿。它们好像很知道怕的,一下子就悄没声了。要不,就去旁边捡一块土坷垃、石头、瓦片儿什么的,随手一抡,丢进水里去,随着“啪嚓”一声溅开,那些自得其乐的蛙声仿佛被猛地咽了下去,霎时就沉寂了。可是,只过去一会儿之后,蛙声终究还是忍不住,就又试探着、警惕着,偷偷地似的,一声、两声、三声、四声,重又热闹了起来。

记得是在某个晴朗而温暖的春日里的上午,我一个人走在回村子的路上,风中传来了远处的一片蛙声。虽然此起彼伏间还有些稀疏和寥落,但毕竟捎来了乡野上春天的讯息。我一个人站在路边听了许久,禁不住满心的欢喜。

呵,这是曾经多么熟悉而现在又有些陌生的蛙声啊!这一声声质朴而又亲切的呼唤,回荡在田野,响彻在耳畔,一下子就唤醒了我埋藏在心头的童年记忆,不由得让人联想起田园,联想起故土,联想起那些过去的时光和远去的亲人们,一时间,心中一片诗意的澄明、亲切和清凉,像水一样漫过。

多少年以后,那一片蛙声如鼓的情景仍一直记得。

蛙声入了诗,也是极其生动、美妙的。最有名的,大概是辛弃疾在《夜行黄沙道中》中描写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文人们每每写到田园诗意,总要想着法子把这一句引用上。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里也写道:“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读着这样的诗句,乡间金秋的美好意境一下子跃然纸上。还有,南宋诗人赵师秀在《约客》里写道:“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更有“满池月色如霜白,一片蛙声似雨来。”似乎能把人的心田浸润得潮湿起来,只是这样的妙言佳句,说不上来是谁写的了。

蛙声随着柔软的晚风起起落落,飘向乡村夏夜的深处。这样的夜晚,天地安然,人心安顿,一切都那么踏实、有序而又欣然自在,该是多么的温馨和美好!

小的时候,我们村子里的地下水脉浅得很。除非是在盛夏时节,村里村外的小水塘里总是水波潋滟,村西和村南的小河沟里,也整日里哗啦啦地流淌着清浅的溪水,碧绿的芦苇在水边连成了片,水草间游动着精灵似闪电的小鱼儿。到了暮春初夏时节,小蝌蚪们也摆甩着小尾巴游出来嬉戏了。慢慢地,它们长出了四只脚,变成小蛤蟆,跳上了河岸。再慢慢地长大,变成活蹦乱跳的蛙,伏在水边,白肚皮一鼓一鼓的,“咕儿呱”、“咕儿呱”地叫起来。

有水的地方,夏天时就会有蛙声的鸣唱,一声远,一声近,一声高,一声低,有的像在自言自语,有的像是互为应答,还有的,听着像是在一起争论或吵架。村里的人们整日忙着自己的事,似乎并不理会这些。——人与自然就那么彼此相安,互不惊扰。

我现在住在城市里三十多年了,偶尔会在深夜的梦里,浮起一片蛙声来。但是,似乎也只能是在梦境里重温了。蛙声,早已经在乡间消失了多年,更别说在这整日嘈杂吵嚷着的城市里了。

究竟是从哪一年、哪一天起,蛙声就远遁、消失了呢?如今的村子里,到处干得张开了嘴。水塘干涸了,村子里的人们把水塘填平后盖上了新房子;小河断流了,枯瘦得像是一缕风干了的泪痕;还有四处喷施的农药,虽然抑制住了害虫,田里的青蛙们却也没有吃的了。蛙声就是这样被逼走的吧。我们的田野,鲜绿着,荡漾着,却又寂寞着,失落着。

我们何时还能听到那一阵阵此起彼伏的蛙声在乡间重新响起?蛙声里的那缕乡愁,正如同这拂去还来的怀想,真是让人纠结而又怅然啊!

猜你喜欢
蛙声水塘乡间
一个小水塘
老家的水塘
乡间小路
总有那一片蛙声(节选)
秋夜
醉在水塘
荒漠水塘
乡间即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