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目标的研制与落实方法

2017-03-24 19:33周敏瑞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期

周敏瑞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学生日后学习数学的基础。只有基础打好了,才能在日后的学习中将知识串联,形成学科体系,从而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与所有学科一样,小学数学学习也应该及早制定学习的目标,从而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并坚定地落实这个目标。主要从小学数学目标的研制和落实入手,探讨目标的明确内涵和落实的具体方法。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讨论小学数学目标的具体内容;第二部分为目标研制的方向、方法;第三部分为目标落实方法初探;最后为结论部分,提出作者观点并总结全文。

关键词:数学目标;目标研制;落实方法

一、小学数学目标

在学生的受教育阶段,每一门学科都应该有一个目标引领,这样可以为老师和学生提供明确的方向,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做到有所侧重,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可以有的放矢。对于数学这门课程来说,更应该在教学和学习目标的指引下进行。那么,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究竟是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作为数学教师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老师的职责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传授知识给学生,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为学生解答疑惑,培养学生成才。那么,老师在为学生讲课的过程中,应该始终贯彻的一个原则就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在考试的过程中懂得如何运用。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习知识面向考试的大趋势较短时间内并不会发生变化,因此,教会学生掌握知识是一方面,还要教会学生在考试中应用知识,取得好成绩,进而在生活中学会应用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其次,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对于现阶段的每一个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的目标都是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考试成为孩子学习的唯一目标,这并不能单纯责怪学生或者家长,而是由众多因素造成。但是学生应该明白,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到自己学习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还有很多其他的内容。学生学习数学不仅仅要学到数学知识,更要懂得学习数学的方法,理清数学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学会质疑。这才是小学数学的真正目标所在。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应该十分注意。

二、数学目标的研制

以上内容介绍了小学数学的目标,那么这样的目标是从哪里获得的?应该如何研制小学数学的目标?本文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角度考量。第一,以往的教学目标或计划。在一个学校的数学教学历史中,一定会有关于教学目标的详细介绍,教师可以对以往的目标进行一定的参考。此外,也可以借鉴一些名校的教学目标,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制定自身的教学目标。第二,跳出应试教育的范围。小學数学教学面向考试并无可厚非,关键在于老师一定要明白考试并不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一定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思维为核心内容。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充分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考虑,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第三,学生应该从能力的角度考虑来决定教学目标。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的目标也并不是完全为了考试,考试只是学生证明自己的手段,达成目标的方式,绝不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学生学习数学的真正目标应该是培养数学思维,逐渐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从这个角度去考虑,才能制定出科学而又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目标落实方法初探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有了目标之后,应该如何具体而有效地落实?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制定了目标就应该坚定地去执行。切忌左右摇摆,所以说在研制目标的时候一定要慢,要将众多因素都考虑进去,而在执行的时候则要“快”,即果断、坚定。需要注意的是,目标并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是随着知识的更新与变化而适当进行调整的,否则很有可能误入歧途。第二,要对目标进行阶段性的检验与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更正错误。一定要避免“走得太久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要保证学科的教学目标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学生学习的目标也要保持着培养能力与知识结构的大方向。第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不怕输的信心。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坚持任何东西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逐渐培养自己的毅力,并且不断建立强大的自信心,这样在日后的学习或生活中都会不畏艰难险阻。

总之,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不应该完全以考试为目的,还应该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健全的人格考虑,学生学习数学的目标更应该提升到培养能力的层次,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对于目标的研制则应该考虑到多种因素,在落实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坚定信心,并进行适当调整,进行阶段性的检验与分析,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

参考文献:

[1]王小扬.谈数学课堂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6):22.

[2]唐德山.对中小幼学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认识[M].延边大学出版社,2005-11.

[3]夏时琨.科学编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小学数学,2006(7):76.

[4]李彤.转变教师角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99-101.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