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艺术

2017-03-24 08:19张娜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小说

张娜

内容摘要: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作者是塞林格,是唯一一部长篇小说。文章在探讨时,主要针对具体的内容,分析了象征艺术在文章中的应用,方便读者对文章产生一定的理解,同时,也让读者明白象征手法在小说创造中产生的作用。

关键词:小说 《麦田里的守望者》 象征艺术

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美国社会具有较高评价,创作者是美国文学上的一位名人-塞林格,是一部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采用第一人称,以一个青少年的口吻描述了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种种丑恶与彷徨,在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

一、小说总体创作上运用了创新艺术

在研究小说象征艺术的时候,有许多方面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首先需要注意到的是人物形象、重要的场景描写和环境描写。研究象征艺术在其中的应用。也就是说,在研究小说象征手法的时候,语境环境是值得探讨的,不同的人物形象在不同的场景中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基于此基础,实现对小说内容的理解。象征艺术的研究有助于读者对小说内容的理解,能够深入挖掘小说彰显的主旨。另外,要结合具体的小说内容,对小说中的具体的象征艺术的使用展开探讨,结合具体的小说语言环境,特定的语言环境和人物形象也是考虑的对象。从表面上看,小说《麦田的守望者》的创作并没有实现传统故事情节的构建,却偏偏融入了过多的小事情,这些事情似乎没有什么重要性。小说中的主人公霍尔顿头脑中总是出现一些奇怪的想法,这种摸不著头脑的思想让整篇小说看上去显得十分凌乱。事实上,小说在结构设置上,具有松懈的外在形式和严谨的内在结构。小说所有的篇幅都是围绕小说主人公,描写了霍尔顿所处的生活环境,刻画了人物的心理,将主人公痛苦的心情鲜明的展现出来,给人一种神经上的紧张感。正是基于内在关系,小说象征艺术得以体现。

二、场景象征艺术

小说要刻画的主体包含一定的象征意义。象征艺术在小说第二十二章中得到了展现,是霍尔顿和其妹妹菲苾的一段话。妹妹菲芘问霍尔顿长大了想做什么。霍尔顿突然之间想到了罗伯特.彭斯的一句话:“要在燕麦地理遇见自己。”霍尔顿回答:“能够和一大群小孩在燕麦地里做游戏,小孩人非常多,但是没有一个大人,自己除外,至于自己,则站在该死的悬崖边上,主要责任守望这些孩子,如果发现有孩子向悬崖边跑来,就将其抓住。我就做同样的事情,小孩子整天在燕麦地里疯狂的玩耍,我也不知道自己将会跑到哪里,也不知道自己来自什么地方,我只管将跑向悬崖边的小孩抓住,我就天天做这种事情,我只想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我的想法可能有些特别,但是我非常喜歡做这个事情,干得就是这个事情。”从中可以看出,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小说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是一种美好的愿望。霍尔顿的儿童世界是美好的,是成长中的乐园,和成人世界完全不同,在这个世界里,成人是完全是进不来的,但是除了自己除外。儿童具有天真善良的本性,成人则是非常虚伪和狡诈,是犯罪的罪魁祸首。小说中的霍尔顿不愿意沾染种种弊端的社会,也无法忍受当时社会的控制。霍尔顿只想尽自己最大努力保护小孩,希望小孩能够保持天性的使然,不沾染成人世界。在小说对白中,悬崖指代危险的分界点。燕麦地里的麦田是儿童玩耍的地方,也是儿童快乐世界的场所。悬崖的另一边是万恶的成人社会。从中也能够看出当时美国社会对儿童在无形中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事物象征艺术

在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贯穿全篇小说的是霍尔顿那顶红色的猎人帽。小说作者赋予了这顶帽子深远的象征意义,象征艺术体现在反叛人物霍尔顿身上。仔细推敲法,发现霍尔顿买这顶帽子可能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同时,也暗含一定的必然性。击剑出身的霍尔顿在参加击剑小组比赛的时候,将剑和其它一些装备等全部放在了地铁上,未能进行正常的比赛,小组赛失败,是需要承担一定责任的。当比赛结束回来的时候,火车上的队员没有一个人搭理霍尔顿的,被孤立、被冷落的感觉只有霍尔顿内心最清楚,在百无聊赖中买下了这顶红色猎人帽,来安慰自己孤独的心。小说第三章是霍尔顿拜访自己的老师-斯宾塞先生,回来后内心感到十分失落,对看球赛没有了兴趣,只好一个人呆在居室里。当想到这顶帽子的时候,将鸭舌翻转过来,戴在前面,虽然霍尔顿认为这样做未免显得十分粗俗,甚至不被周围的世界认可,但是他仍然认为这种戴帽子的方式十分美观。就这样,霍尔顿安心的坐了下来,认真的看起了书,尽情的在书中畅想起来,不断幻想着,从而得以逃避令人厌烦的成人世界。霍尔顿旨通过暴力幻想彰显自我、释放自我、保护自我,然而脆弱的幻想彰显的仍然是懦弱和逃避。处在两种不同的世界里,霍尔顿只有通过倒戴鸭嘴帽的方式,希望能够暂时进入无忧无虑的儿童世界,减轻来自成人世界的侵扰,保持童真般的心。倒带猎人帽也是对过去生活的留恋,面对儿童世界,要时刻保持天真的心,内心充满着爱,时刻关注儿童,对儿童积极保护,也就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在小说第七章中,内心十分压抑的霍尔顿,带着苦闷的心情决定离开纽约这块肮脏的地方,于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戴上了那顶红色的猎人帽,将鸭嘴舌戴在前端,开始对美好、纯洁心灵的追求,也是对挚爱理想的追求。但是,现实又是那样残酷。来到了纽约,发现这个地方比原来呆过的地方-潘西情况更加严重。在纽约城市飘荡的那几天,发现这个城市丑陋极了,内心充满了无限苦闷和沮丧。面对当时的社会现状,霍尔顿无法摆脱现实,对周围的社会环境霍尔顿不止一次感叹:“社会是下流的,社会是肮脏的,到处都是虚伪,全都是道德缺失,金钱主义充斥人们的思想,为了保护内心不受污浊社会现实的影响,也为了挽留童真的心,在孤独的时候,也在没有人帮助的时候,霍尔顿只好戴上红色的猎人帽。

胡尔顿的这顶帽子象征意蕴深远,是霍尔顿生活支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保护霍尔顿不受伤害的心,是精神寄托,也是童真心灵的写照。这些天的流浪生活让霍尔顿突然发现:童年的美梦不可能再也不会出现在自己身上了,这是一种残酷的事实,无法实现永存的可能。在小说第二十三章中,霍尔顿和自己的妹妹菲芘依依不舍分别的时候,霍尔顿将这顶红色的猎人帽送给了妹妹,希望妹妹能够在成人世界侵染其内心之前起到保护性的作用,并希望妹妹纯洁的心灵永驻。霍尔顿要想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必须做到这一点。试想一下,如果霍尔顿连自己的妹妹都无法保护,又怎能保护其他孩子。

四、结束语

象征艺术的运用有助于我们对小说内容形成深刻的理解,也能够对小说例证性的象征手法应用在小说中提供了参考。小说中的霍尔顿形象是当时美国垮掉一代的真实写照,是一种无法挽回的迷惘形象,也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形象,但是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是他对理想的渴望,对旺盛生命力的追求,也是对真情和真爱的希望。另外,小说中的颜色象征艺术也是其中一个方面。小说作者塞林格将这些性格特征赋予了霍尔顿和菲芘的红头发里。霍尔顿认为自己去世的弟弟身上拥有人间所有美德,是一个善良、聪明的人,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位可以倾诉衷肠的人。妹妹菲芘和弟弟艾里一样拥有一头红头发。当霍尔顿寂寞的时候,常常想到自己的弟弟和妹妹,他们那红红的头发让其更有勇气活下去,为自己的人生道路指明了方向,更加坚定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纯洁心灵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张彩云.《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主体性解读[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92-94.

[2]李飞鹏.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主义[D].河北师范大学,2014.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猜你喜欢
小说
比照联想:小说教学中理解感悟的新探索
谜地(小说)
错过了,就是一辈子(小说三题)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报刊小说选目
倾斜(小说)
识“心”术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
致亲爱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