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童心对话

2017-03-24 12:33万丽娟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童心学习型区域

万丽娟

摘 要:幼儿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只是知识与技能的积累,还是兴趣的激发、爱好的培养、经验的积累、能力的渐进,从而促使幼儿健康发展。如何达成这些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做到按需施教,真正从幼儿的需要和特点出发,即走近童心、对话童心。

关键词:童心;学习型;区域;幼儿;策略

学习型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標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的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创设学习型区域,教师要注重运用区域中的各种元素,使之相互间发生作用,从而推动幼儿发展。以往的幼儿园学习型区域活动中,教师急于求成,忽略了幼儿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活动成效不高。为此,教师要寻找更合适的创设途径,与童心对话,让学习型区域发挥效用,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一、营造环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创设幼儿园学习型区域,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其关键在于环境的营造。良好的环境对于带动幼儿的学习情绪,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具有重大作用。为此,教师在创设学习型区域时,要注重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环境。在一次以“春天”为主题的学习型区域活动中,教师就为幼儿营造轻松的学习和娱乐环境。比如,教师设置的“生活区”和“美工区”,在传统的幼儿区域活动中,这些区域都是分开的。但在这次实践中,教师把区域间结合起来,让幼儿多一分合作,多一分互动,营造生机活力的学习环境。“美工区”的幼儿利用手中的画笔和颜料,画出脑海中的春天,然后再将这些作品传递给“生活区”的小伙伴们,这些小伙伴负责将春天“剪”出来,并粘贴在固定的区域,营造春天的气息。在学习型区域中,幼儿相互合作互动,共同完成区域活动。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从幼儿角度出发,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合作互动的学习环境,将各区域相结合,让幼儿有机会交流,从而带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二、投放材料,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创设学习型区域,投放材料非常关键。只有科学合理地投放材料,才能真正促进幼儿动手操作学习,学习效果才会更突出。为此,针对不同的主题、活动等,教师要利用不同的方法,按照不同的原则投放材料。

1.投放半成品材料,激发幼儿操作

幼儿年龄小,因此,在创设学习型区域时,教师还必须为他们投放一定的半成品材料,从而有效激发幼儿操作。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前设定好学习主题,并依据幼儿的操作需求准备好半成品材料,并在活动前投放到学习区域。

例如,在一次以“制作小花”为主题的区域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准备了许多半成品材料,辅助幼儿完成学习区域活动,如叶子(制作小花时需要用来点缀)、画上线条的彩纸、绿条(已经贴好双面胶)等。教师提前投放好这些半成品材料,在学习型区域活动中,幼儿则可以根据对小花的认识,利用这些半成品进行操作。教师可以将小花成品摆放在区域中间,让幼儿自己探索如何利用这些半成品制作小花。活动中,有些幼儿拿起剪刀剪下画好的线条(教师提供的半成品);有些幼儿拿起绿条进行粘贴;有些幼儿将叶子贴上去。完成这些步骤,幼儿成功制作小花。对于一些头脑灵活的幼儿,还会自主制作小花,或者为小花添上更多的东西点缀。

由此可见,创设幼儿园学习型区域时,教师所投放的材料也非常关键。这关系到幼儿是否能够圆满完成区域活动。但是,在投放时,教师也要结合层次性、多样性等原则,以让幼儿充分运用这些材料,进行创造操作。

2.搜集废弃品材料,激发幼儿创造

生活中有很多废弃品,这些废弃品也可以为我们所用,变为一件件艺术品。为此,在创设幼儿园学习型区域时,教师可以指导幼儿搜集生活中的废弃品材料,并激发幼儿利用这些废弃品进行创造。

以我所在幼儿园为例,我们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益智区”,并与幼儿完成了一次学习活动。本次学习活动主题是“小瓶盖,大智慧”。生活中,有很多瓶盖,人们喝完饮料、矿泉水等后,都会随手将这些瓶子丢弃。教师则可以引导幼儿从生活中搜集这些废弃的瓶盖(鼓励幼儿搜集得越多越好),然后带到“益智区”,完成一次瓶盖的“变身”活动。课堂中,幼儿带来了各种不同的瓶盖,教师首先为幼儿们展示利用废弃瓶盖制作而成的艺术品,从而有效激发幼儿的创造。在“益智区”,有些幼儿用带来的瓶盖设计一个时钟,将瓶盖摆成一圈,并将瓶盖内涂色,完成钟表作品;有些幼儿则将带来的瓶盖摆放成一条鱼的样子,并给瓶盖内部涂上不同的颜色,点缀鱼;有些幼儿以瓶盖当成蜗牛的壳,然后利用画笔在旁边点缀完成蜗牛制作……不同幼儿利用瓶盖制作成不同的作品。

由此可见,“变废为宝”的学习活动不仅益智,而且还非常环保。这种学习型区域活动符合幼儿的兴趣,也利于幼儿的发展。

三、丰富主题,营造幼儿学习氛围

创设幼儿园学习型区域,教师不仅要与童心对话,还必须落实到实践中。其中,设置不同的区域,将区域相结合,并结合幼儿兴趣以及发展需要,设计不同的活动主题,这是教师必须规划考虑并落实的。只有利用新颖、丰富的主题,吸引幼儿的目光,才能最大化地促进幼儿参与其中,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以幼儿园中班为例,我们可以规划“美工区”“科学区”“数学区”“语言区”等。针对不同的学习区域,教师按照活动要求和需要,投放不同的材料,并设计不同的活动主题。如,针对“语言区”,教师投放的材料有:拼字材料、图书材料等。在这个学习区域中,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语言活动,以满足幼儿的语言发展需求。中班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述能力,教师可以设计“我是小小故事王”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充分利用图书材料,声情并茂地讲故事。这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也可以让幼儿在故事主题活动中享受到乐趣。除了设计这个主题活动,教师还可以设计“手偶主题活动”“边看边读儿歌主题活动”等。

实践发现,在不同的学习型区域设计不同的主题活动,能够满足幼儿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并营造浓浓的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幼儿成长发展。

四、延伸拓展,点燃幼儿探索激情

世界对于幼儿来说非常缤纷多彩,但幼儿对世界的认知是渐进的过程,前进的路上幼儿始终保持探索激情。为此,在创设学习型区域时,教师可以适当设计延伸拓展活动,从而点燃幼儿的探索激情。

创设“观察区”可满足幼儿对于事物的发展认识需求。教师设计的主题活动是: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由于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时间,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为此,教师便设计了延伸拓展活动,在“观察区”投放一定的材料(埋有种子的小盆),并引导幼儿以分组合作方式一起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需要认真观察,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去发现、去记录、去探索等。从播撒种子到种子发芽,幼儿感受到了成长的过程,因而幼儿每一天在探索中都有惊喜,对于这样的学习活动也多一分期待,探索激情非常高。

由此可见,一定的延伸拓展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幼儿收获颇丰,既能感受探索的乐趣,也能享受发现的美好。

总之,幼儿园学习型区域的创设需要教师精心准备、规划和设计。在创设过程中,幼儿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等,并结合学习发展需求设计不同的活动,投放相关的材料,并注意材料投放的原则、数量等,从而真正创设符合幼儿的学习型区域,让幼儿在学习型区域玩乐、学习,最终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高俊.探究小班幼儿学习型区域活动材料[J].山东教育,2014(12).

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童心学习型区域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分区域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建设学习型关工委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