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活动中幼儿色彩感知力和表现力的培养

2017-03-24 21:04林明珠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感知力表现力色彩

林明珠

摘 要: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色彩是美术课程的核心,它可以提高幼儿对审美的认知以及色彩的感知。就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色彩感知力与表现力进行了深刻的研究,旨在提高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关键词:美术;幼儿;色彩;感知力;表现力

色彩是美术活动的重要语言,也是幼儿在作品中的情感流露。通常情况下,幼儿对颜色的感知顺序为:辨别颜色、给颜色配对、指认颜色、掌握所有颜色名称、给颜色命名。经过这样的美术教学实践可以看出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所以,教师在进行美术教育时,应注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优化幼儿学习环境,变更教学活动材料,让幼儿产生兴趣,大胆积极地参与其中,使幼儿从关注简单的色彩线条转移到对自然界或是生活环境中美好事物的观察与想象,以此培养幼儿的色彩感知力与表现力,从而提高他们在生活中的审美意识与想象创造力。

一、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幼儿刚入园时,手部肌肉与其他功能发育尚不完全,大多数幼儿还不会画画,此时,教师先不要急着教幼儿画画,可以先让他们拿笔在纸上随便涂鸦,在涂鸦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认识到画笔与纸的性质,也会被色彩斑斓的颜色所吸引,从而感受到画画的魅力。此外,还可以让幼儿看老师或大中班的小朋友作品,以此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画画的兴趣,有了兴趣之后,幼儿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画画的气氛中,然后自然而然地走进美术活动教学中。

二、提高幼儿对颜色的感知力

1.认识色彩

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使幼儿产生色彩美感,教师可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教师可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幼儿认识色彩。教师可以利用色卡教幼儿认识各种颜色,通过一些色彩游戏,如喷颜料、涂色画、玩胶泥等,让幼儿在玩耍中感受到几种色彩混合后所产生的新颜色,提高幼儿的探索欲望,摒弃传统的抽象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幼儿真正喜欢美术课程;其次,教师可以在日常活动中教幼儿认识色彩。最常见的方法便是将色彩与生活中的某种物体联系在一起,随时随地进行教学讲解。如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课外活动时,可以教幼儿认识各种花的颜色;进餐时,仔细观察盘中蔬菜的颜色;升旗时,辨别国旗与星星的颜色。这样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要利用好各种色彩资源。

2.丰富幼儿的审美意识

认识色彩只是进行美术活动的基础,学会如何表现色彩才是重中之重。目前,小班幼儿主要是通过三原色涂色来表现色彩,如用一种颜色为一个物体涂色。中班幼儿通过三原色与三间色表现色彩,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大胆调色,用色彩丰富自己的绘画内容。到了大班,应鼓励幼儿用白色与三原色调出多种颜色,再利用美术技能丰富色彩。如染纸圆盘、漏印美丽的蜻蜓等。在教授幼儿动手操作时,应让他们通过不断地摸索、实践、创新来表现各种色彩的协调与美观。此外,注重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选出满意的作品以备展览,请全园的师生与家长共同欣赏参观。当幼儿听到别人的赞美时,也会更加热爱美术活动。

3.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操作材料多,所需场地较宽,教师不能一一观察每个幼儿的活动,因此,想要认真辅导每个幼儿,就需要将教学模式改为小班式教学。具体可将一个班分成两个小班,进行轮流式教学。这样,由于人员数量减少了,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也会更加细致到位,即便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了,但教学效果却明显提高了。

4.重视挖掘家庭资源

在幼儿园教学中,家庭资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达到事半功倍这一效果,教师应向家长介绍关于色彩的一些基本常识,增加家长对色彩的了解,以便其更好地辅导幼儿。同时,在每天的美术课程结束后,教师都要公布教学内容,并教会家长新的美术技能与操作方法,如漏印中对画面的构思、色彩的变化等,从而使家长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去辅导幼儿。家长的配合可以让幼儿有更多的操作机会,熟能生巧,幼儿对色彩的表现力也会越来越强。

三、培养幼儿对色彩的表现能力

1.适应性

适应性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即选择的内容与选择的材料。选择内容的适应性指活动内容的选择必须符合幼儿年龄与具体实际情况。教师在选择内容材料时不能空想,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调差,只有了解到幼儿的共性与特性后,才能选出适合幼儿的内容。

2.生动性

小班幼儿对色彩的认识活动通常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易受自己情绪及外界事物的干扰。由于这种水平低下,幼儿的观察目的性也较差,缺乏细致性与顺序性,不会有意记住一些事物,只有那些形象生动、色彩鲜明、能引起他们强烈情绪的一些事物才容易记住。教师在对幼儿感知色彩的培养中,也应重视生动性这一原则,生动性包括两方面,即材料生动性和语言生动性。如:可以用幼儿喜欢的卡通人物形象帮助他们认识颜色和感知颜色,灰色的灰太狼、黄色的海绵宝宝、棕色的加菲猫等,还可以用一种颜色使幼儿联想到其他事物,以此加深他们的色彩感知力。此外,教師还应引导幼儿多欣赏作品画,让他们收集各种颜色的包装纸,使他们从图案与色彩中获得审美的享受,逐渐提升感性认识,也会促进幼儿在美术作品中表现能力的全面提高。

3.递进性

幼儿感知色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不能急于向幼儿传授表现方法和色彩知识,要经过感受、兴趣、认知、模仿、尝试、表现这样的一个过程。教师在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选择方面也要逐步递进,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慢慢感受到色彩的美,用愉悦的心情去表达对色彩的认知与理解。

在美术活动中,色彩是美感普遍存在的一种方式。近年来,培养幼儿的色彩表现力与感知力已经成为各大幼儿园的教学重点之一,但是,传统的美术教育方法还存在一定的弊端,通过一系列仔细地分析与研究,总之,教师要不断创新教育观念,采用多变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求知探索欲望,同时,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始终保持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以此增强幼儿的想象创造力,为他们在今后的学习成长中奠定坚固的审美观与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芮霞.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色彩感知能力初探[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

[2]饶静涛.美术活动中幼儿色彩感知力和表现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感知力表现力色彩
培养孩子情绪感知力很重要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神奇的色彩(上)
长笛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力
谈电视剧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论民族声乐的声音表现力
奏响音乐教学的和谐之音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