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在德育校本化中的作用

2017-03-24 10:16于淑杰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教风校风校本

于淑杰

一、校本化是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创新

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加强学生的德育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传统德育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规划、统一指挥,学校的德育活动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所颁布的计划框定的。学校只是循规蹈矩的执行者,没有自主权。受这种计划德育的制约,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从学校方面来看,德育按上级要求内容进行,普遍缺乏个性化,脱离学校生活、脱离学生生活,重说教、轻体验,滞后于社会发展;从学生方面看,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于从教材中认识有关的道德常识和理论,但缺乏道德生活的实践能力,缺乏对道德的感性认识,缺乏对道德的亲身体验。道德内容不能有效地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修养和道德素质。德育是关于“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的教育,面对社会转型期,激烈竞争和各种物质诱惑的挑战,面对个性差异日益突出的学生,必须走出传统的“管束”和“灌输”型的道德教育观。校本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为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创新,开拓了新的思路。

“校本”就是实施以校为本的研究、培训、课程开发及管理的动态过程。中小学德育校本化就是要将德育纳入学校办学的整体框架之中,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立足本校,因地制宜地利用本校资源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人才培养、办学特色和学校的文化底蕴、办学传统、教育和教学优势来规划和实施德育。以校为本、以学生为本,实现各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整合。

二、校园文化在德育校本化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体现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精神和风气的一种群体性文化,包括办学宗旨、目标、价值观念、校园文体活动、历史传统、环境布局等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种浓烈的持久的精神氛围,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反映了学校的校容校貌、教学与管理制度、师生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校园文化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信念的确立、理想的建树、气质的修炼、个性的塑造及行为方式的改变,起到导向、激励、熏陶等作用。校园文化是每所学校个性的集中体现。而德育校本化就是要实现学校德育的个性化,因此,校园文化必然成为德育校本化的重要资源,在德育校本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1.发挥办学理念的導向作用

办学理念,简单说就是学校办学的理想和信念,树立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保持自己独有的个性和特色的需要,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是一切办学行为的起点。所以,办学理念为德育校本化指明了方向,一所学校开展的校本德育,必须遵循该学校的办学理念,不能与之相悖。

2.发挥校风、教风、学风规范作用

学生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对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陶冶人的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校园成员,包括教师和学生,逐渐形成积极的思想感情、舆论风气,养成规范的言行举止和行为方式。在德育校本化的过程中,每所学校都应该倡导一种适合本校的校风、教风、学风,从而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教育情境。

在校风建设中,教风是核心,班风是基础,学风是目标。教风是校风形成的主导因素,“教师发展学校,名师造就名校”说的就是教师在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现在家长择校择的不是大楼,而是老师,是老师们的教学风气。所以,在抓校风促学风的同时,抓教风应该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班风建设是校风形成的保障。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这几年,学校开始抓班级文化建设,让班级文化成为激励学生自主发展的可靠平台。各班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特点,确定班训,选定奋斗目标。班级文化建设的开展,让孩子们找到了自我,尽情享受着班集体这个小社会为大家带来的愉快与幸福。

3.发挥校园文体活动的激励作用

传统德育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道德功能的培养,是一种知识本位的德育。在这种德育下,学生只掌握了一些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但缺乏道德的践行能力,这是传统教育效果低迷的重要原因。在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内涵逐渐丰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思想素质成为人才竞争的关键。学校德育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以培养人、发展人为根本,以提高人的道德实践能力为重点。校园文体活动是学生道德实践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此,在德育校本化的过程中应重视开展健康有益、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鼓励、支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突出学生在德育实践中的主体作用。

4.发挥校园环境的品德熏陶作用

校园环境是德育校本化的物质基础,校园环境建设应为德育校本化服务。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调动人的情绪,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可为无声胜有声。校园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得益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辅相成,有利于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誗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教风校风校本
说 校 风
高校教师教风对大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分析研究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杨贤江校风思想:历时性分析与共时性梳理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校风校训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进路探索
我省不断推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改变“重科研、轻教学”才能改变教风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