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教学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2017-03-24 03:36刘克勇
江苏教育 2017年52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职教职业

刘克勇

关注课堂教学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刘克勇

课堂教学;职教智囊;教学质量;教育政策

苏派职教高层论坛作为一个思想汇集高地,已经成为江苏职业教育的一块亮丽品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论坛已成功举办了七届,一届更比一届好。今年的论坛可以说有三大亮点:一是“凝心聚力”,二是“不忘初心”,三是“务实求真”。

凝心聚力。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江苏理工学院、江苏省教科院(按:分别是本次论坛主办方三本期刊的主办单位),代表江苏水平的三大职教智囊首次携手合办此次论坛,别开生面。江苏职业教育不缺实践,也不缺经验,但是我们缺少高峰,尤其是缺少思想高地。苏派职教高层论坛为构筑具有江苏特色的职业教育思想高地创造了可能。三大职教媒体中,《江苏教育》以行政研究见长,《职教通讯》以理论研究见长,《江苏教育研究》则以教学研究见长,三方合理分工、各取所长,苏派职教高层论坛会办得越来越好。

不忘初心。苏派职教高层论坛向来把追求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升作为一贯宗旨,这高度契合当前的重点工作。推进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十三五”期间我省职业教育的重点工作,是江苏职业教育从规模发展走向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次论坛的主题选择正印证了这一点。

务实求真。“解放学习力”聚焦课堂教学,聚焦于“实”和“真”,这是质量提升的务实之举。从中职课堂教学研究的统计数据来看,目前这一块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表现在:其研究成果主要来源于职业院校内部,研究产生的相应论文和成果“量重质轻”。当前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举措可谓丰富多彩,但最终要靠课堂来落实。这就要求各地、各职业学校要更加关注课堂,研究课堂教学真问题,真解决这些问题,探寻高效、精致课堂的有效实施途径。

在此,我想从四个方面谈一下职业学校的课堂如何解放学习力。

第一,释放教育政策红利。一是国家和省级层面的教育政策导向作用还远未发挥,教学一线应当呼应职业教育发展对课堂提出的新要求。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地得到国家的重视,目前已出台了若干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大政方针,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职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到“教学诊断与改进”,不一而足,但有些政策和规定还停留在口号阶段。此外,从“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到“教学大赛”的定期举办,无论是工作部署还是激励机制,我们的目标都在指向教育教学的终端与实践,但是这些号召还没有成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动,教育政策的红利未能得到有效释放。二是职业教育教科研工作的缺位。中等职业教育以市县管理为主,但目前绝大多数市县职业教育教科研力量不足,省里也未建立独立的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全省专职教研员人数加起来不足100人,与普通高中的教研人员相比微不足道,不能有效支撑职业教育教学。除了人才队伍不足之外,还存在资金缺位现象,目前中职阶段的生均经费还不如普通高中。总体而言,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尤其是课堂教学处于“粗放”阶段,精致化程度不高。以上种种都要求大家抓住契机,基于当前现实深入研究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系列问题(譬如“如何解放学习力”等),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建言献策,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第二,明晰学校工作的重心。一是职教事业已从规模发展转变为内涵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而是呼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热切呼唤。选择中等职业院校应是老百姓的理性选择而非无奈之举。以2016年为例,全省应届初中生升入中等职业院校的比例为46%,其中苏南51%、苏中44%、苏北43%。事实证明,经济与教育越发达的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越协调,对职业教育的呼唤也越为强烈。因此职业院校需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以此来赢得学生以及家长的青睐。二是职业学校工作重点应由基础能力建设转向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不同的发展阶段应当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在职教事业规模发展阶段,学校工作重点应更多地放在基础能力建设上,比如建造实训室、增添实训设备、寻找合作企业等方面。进入“十三五”以来,在深入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今天,学校工作重点必须不失时机地转入内涵建设,应更多地把精力放在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校企深度合作等方面,把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校长们要更多地走进课堂、关注课堂,把打造优质课堂、精品课堂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目标,把钻研课堂、提升实效的举措作为教学研究的常态。

第三,强化教师的主体责任。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是学生的引路人,课堂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探索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管理新模式”被列为今年全省职业教育的重点工作。我们将依托高水平的职业院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一批“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究竟包括哪些内容?这些能力分别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进行训练、提升?针对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特殊要求,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又有哪些相应的特点?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与课堂教学质量、效益的相关性……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深入研究,而且需要职业学校一线教师自己去探究。自2016年开始,全省职业学校教学大赛比赛的形式由“说课”改为“上课”,目的就是关注课堂,关注教师综合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转化,着力于教师素质、能力的培养和打造,这无疑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头戏。对“课堂:解放学习力”而言,我觉得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对“课堂”的理解应当是广义的。即不仅要关注文化课,还要关注专业课、实训课;不能仅局限于校内课堂,还需要关注校外课堂。教师应做到启发式授课、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不仅有仿真课堂(比如金陵中专的联想班,教师在课堂上自始至终地进行职业素养的教育,让学生着职业装,处于真实的工作环境),更要创设“浸入”式课堂(如宿迁中专和京东联合授课,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网络终端回答客户的问题)。二是“解放学习力”不仅是对学生,更重要的是要解放教师的学习力。学生不厌学、会学习,这是解放学生学习力首先要达到的目标;同时要解放教师学习力,让一线教师去主动学习,提高其教学素养,教学大赛便是衡量教师教学素养的重要手段。

第四,始终紧扣学生中心。职校课堂要回归本真,以学习者为中心,因材施教。相较于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最明显的特点是差异大、学习兴趣点分散。不论是普高还是中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世界,一人一世界,都有适合个体的学习方式方法。因此我们应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真正做好“因材施教”这篇文章。学生学习效果取决于“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两方面。学习能力问题未必有我们想象的那般复杂,许多岗位、许多工种的教学“知其然”即可,并不需要“知其所以然”。换言之,教学目标是只要学生“会”,不需要全部“懂”。一线教师应在学生学习态度方面下功夫,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同时理解知识、钻研技能,进而培养其综合素养。因此,要琢磨如何精准化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

G717

C

1005-6009(2017)52-0021-02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职教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培养“工匠之师”,赋能广东职教
职业写作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