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习作教学中的运用

2017-03-25 18:09翁月仙
创新时代 2017年3期
关键词:概念图导图习作

翁月仙

作为语文教师,笔者审视当前的习作教学后发现,一方面,学生对习作素材缺少发现的眼光,缺少敏锐的生活体验,常有“无米下炊”的烦恼,另一方面,学生习作构思能力薄弱,不少习作呈现“脚踏西瓜皮,滑到哪儿是哪儿”的现象。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寻觅“良方”,帮助学生提高感知生活、发现素材、架构习作的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思维导图”可以为我们的习作教学插上翅膀,可以成为我们教师手中的“利器”。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创始人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布赞。思维导图是本着分类的思想,以一个中心为基本点画出的引导思考的概念图、流程图或地图。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建立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之间的记忆联系。

从功用的角度来看,思维导图最核心的目的就是激发思考并整理思考。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能够厘清思维的脉络,增強整理归纳的本领,同时能有效地利用记忆、强化记忆,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提高发散思维能力,激发创造力。

下面,笔者举例谈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中的尝试运用。

一、利用思维导图,呈现学期习作要点,培养学生规划预习能力

新学期伊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本册教材要完成的习作做一张思维导图,以便于学生对本册教材作文有个整体把握,做到心中有数,平常有目的地做好素材的积累。以苏教版小语教材六上为例,教材规定的习作有七篇,若依惯例,为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教师会画出如下的线性概念图:

1.我的假期生活

2.向爸爸妈妈表达爱

3.一种自己喜欢的美味

4.剪纸故事

5.一种家乡产品

6.一位家乡名人的故事

7.语文书里的故事

这样的概念图,因其主题分散、文字抽象,学生短时间内是难以把它牢记心间并强化预习的。在思维导图理念下,我们可以尝试在图文并茂及高度整合上下功夫,将概念图转化成一张高度提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比概念图更注重归并同类项、提炼要点,更简洁明了、直观美观,使人一目了然。它便于“存档”,便于提取,便于回放。在新学期初就建立习作内容的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明确学期习作的目标、重点,明确了学期习作目标和重点,他们就能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关注相关题材,不断积累素材,养成自觉积累素材的习惯。

二、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判断写什么,培养学生素材开发能力

不解决“写什么”,就无法解决怎么写。如果我们的作文教学只是一味给学生“喂”素材,就会扼杀学生习作的潜能。发现题材,是最重要的写作才能。一个人的写作灵感,往往就在他的敏感点、兴奋点、痛点上。学生的生活就是一个巨大的写作金矿,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对生活素材进行广度和深度挖掘呢?我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丰富联想和想象。

以苏教版六上习作一“写假期中感受最深的一段生活经历”来说,教师可以结合思维导图组织一次假期经历的题材大讨论、大盘点。

教师先来个富有启发性的开场白:“暑期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你外出旅游,拥抱自然;你走亲访友,享受融融亲情;你大展身手,烹饪美食;你沉醉书中,乐而忘返……”接着,学生纷纷汇报自己的暑期经历。伴随着学生的回答,在核心内容“暑期经历”上衍生出了教师预设的子目录—旅游、看书、烧菜、游泳、其他”;然后,在一级子目录下又出现了二级子目录,并且二级子目录的内容是开放且无限丰富的。最终,黑板上出现这样的导图:

伴随着学生一个又一个丰富的答案,导图不断充实。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激发,沉睡的生活体验被唤醒,你的想法启发我的想法,我的答案启迪你的灵感。

整个导图丰富的过程,也是学生的思维火花迸发的过程,重要的关键词并列在时空之中,又不断激起学生的联想,学生的大脑迅捷地在已知和未知、生活和课堂之间架设起一条通道。模糊的记忆清晰了,淡忘的记忆强化了。课堂上,新事物不断补充进入,丰富的素材得到呈现,为学生后续的筛选、确定素材提供了保障。在上述过程中,学生捕捉素材、探索素材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三、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明确怎么写,培养学生编制提纲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思维为主,平常写作文会随性而为,写到哪里是哪里,一旦写错、写偏,也就只能将错就错了。所以,在正式写作前,许多教师会安排帮助学生规划文章段落的训练。但笔者认为这还不够,我们还可以把每一段的每一小节细想下去、规划下去。思维导图可以伴随学生细细规划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充分结合一级目录、二级目录乃至三级目录来思考。导图拟得越细致,学生真正写作的时候相对来说会更顺手一点。

就以“介绍一种你喜欢的家乡美味”来说,有许多学生选择我们无锡的特产“小笼包子”来写。伴随思考的过程,我们可以画出记载思考成果的这样的导图:

学生可以根据“色、香、形、味”,逐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深入广阔的回忆、回味、情景再现,想开来,想下去,往熟悉处巩固,往陌生处探寻,并及时注上体现思维路径、思考收获的关键词。其间,当遇到难以表达、无词表义的时候,也可以暂时用问号代替,过后再填补空白。

当一幅思维导图完成得差不多的时候,一篇文章的构思也就完成了。接下来,学生在导图的基础上,按照框架捋顺关键词出现的先后顺序,然后就可以下笔写了。只要方向对了,框架合理了,关键词有了,加上即兴发挥,一篇有骨架、有血有肉的文章也就呼之欲出了。学生掌握了怎么思考、怎么写的窍门,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碰到同一类型的文章,就能按照一定的规范来写了。当然,如果要写变式的文章,教师也可在此基础上来教学生。即便要写结构更复杂的文章,也可以从建立思维导图开始。

目前,笔者虽然对于思维导图的运用仅是很浅显的尝试,但已深深感到,思维导图呈现的是一种放射状的辐射性的思维表达方式,强调的是人们思想发展的过程的多向性、综合性和跳跃性。它不仅可以归纳学生的思维结果,更能够反映思维的过程、思维的路径,把稍纵即逝的东西记录下来并进一步优化。这无疑对习作教学具有强大的助推作用。使用思维导图也对培养学生捕捉、驾驭思维的能力,促进头脑风暴,提升思考品质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今后,笔者将更积极探索这种先进的“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拓宽其使用途径,使它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猜你喜欢
概念图导图习作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概念图在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概念图教学功能初探
概念图构建中概念关系提取方法
概念图策略在生物复习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