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袁昌英散文的艺术风格

2017-03-25 18:09罗惜春
北方文学·中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艺术风格散文

罗惜春

摘要:袁昌英一生完成了大量的文学创作,散文在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散文中的艺术风格主要体现为善于借用西方哲学与心理学知识来思考人生,借助议论表达对中西方社会、女性生存与人生人性的看法,运用圆熟超脱的语言技巧呈现丰富多彩的风貌。

关键词:袁昌英;散文;艺术风格

袁昌英,1894年生,字兰子、兰紫,作家,教育家,湖南醴陵人士。她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包括戏剧,散文,小说。她的散文主要有《游新都后的感想》、《巴黎的一夜》、《朴朗吟教授》等。袁昌英是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中,最早接受西方文化并具有现代意识的作家之一。她见多识广,学识渊博,由于学术背景和学者气质的影响,她的创作展现了一种别样的风采。她的散文,取材广泛,构思新奇,横贯东西,借用西方哲学与心理学知识,运用圆熟超脱的语言技巧,通过议论表达自己的生命体验与艺术才情,令人大开眼界、耳目一新。

一、借用西方哲学与心理学知识

袁昌英进行散文创作时,最大特色是融合中西文化,以诗性语言表述自己对生命的认知,将抒情哲理化,既有中国文化的敦厚温柔,又有西方文化的放达恣意。她熟悉西方哲学和文艺的学术背景,写作上受西方随笔影响较深,她阐述生活感悟和人生体验时,喜欢借用西方哲学与心理学知识来表达思想。

例如,在《行年四十》中她在阐述女性在中年时期生理与心理的特殊变化时,就运用了现代医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四十是人生最大的一个关键……四十是生命向上的最后挣扎;尤其是女子……”[1]这样的充满哲理的语句来自她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感悟,读这些文字就好像有一位长者在和我们促膝谈心,又好像是微醉后看到了一面镜子,镜子里的人既是作家又是自己。这一点,与我国传統散文喜欢用议论来证明前人的观点大相径庭,文章更具现代气息。

《漫谈友谊》中,她说“友谊是与宗教、诗歌、艺术一样的,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心理上的要求”[2],文中运用了现代心理学的知识,论述了友谊在人与人之间的作用,它是没有任何物质利益或特殊目的的。谈心切磋的友谊生活使人与人之间发生情感联系,使心与心相通。其心理的分析充满了睿智,体现了袁昌英广博的知识,也反映了她用人道主义改良社会、改良生活的思想。作品《生死》则引用大量资料,借鉴西方关于意识的心理学知识,分析自己在阅读世界名著时的审美感受,通过一系列古今中外人物的丰富材料来阐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见解:“凡是能表现伟人人格的人,一定可称为生活着的人,反之,则虽有生的外表,却不过行尸走肉而已。”[3]

二、借助议论表达思想

袁昌英较早地接受了西方文化,在国外生活了四年的时间,又有多年执教的经历,对于中西方社会现实和女性人性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袁昌英善于在散文中发表议论,常常借助议论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她散文中的议论不仅没有破环散文的情趣,反而给文章带来一种独特的智慧和情趣。她的散文大多使用的是高雅文化材料,亲切感和哲理意味并存,既体现了平凡生活的情趣又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论女子留学的必要》一文中精彩地表达了男女两性共存发展的必要:“女子性情本是柔的……男子的性情意志本是刚强的……”[4]作者由自己日思梦想出国留学引入,接着深入到人类两性和社会文明需要,最后举例说明国家应该多送女子留学,不能有性别歧视。袁昌英批评男性中心主义,却没有提倡女权主义,而是倡导尊重男女两性差异。她发现,男女身心之差异是天然存在的,男女平等不能绝对化,而是需建立在各自的性别差异上。这是一种成熟的女性观,在文化观念上为女性解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5]。

《游新都后的感想》中,这样写道“我们的脚踏着的是什么?岂不是千千万万、万万千千、无数量的砖石所砌成的城墙吗?试问这砖石哪一块不是人的汗血造成的?试问这绵延不断、横亘于天地间的大城,哪一寸哪一步,不是人的精血堆成的?”[6]通过一连串的反问表达了对先人的崇敬,对祖宗的血汗的爱惜,每一句都发自内心,每一句都掷地有声,读者沉睡的心被这慷慨激昂的节奏敲响。《在法律上平等》中的议论,通过分析探讨女性遭遇不平等的现状,剖析了民国后性别歧视的根源,还审视了女性自身的不足,条理清楚,思路清晰,显示了作为学者的理性,也体现了作者追求男女平等的现代意识。在《生死》中,作者先从慨叹感情、灵性开始立论,接着围绕论点列举了大量古今中外名人形象,如周公、孔子、岳飞、诸葛亮、屈原、司马迁、曹雪芹、林肯、贞德等等,通过分析这些让人目不暇接的人物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三、运用圆熟超脱的语言技巧

袁昌英系统地接受过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熏陶,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素养的作家。她的散文用词新颖,组句精巧,语言朴实,文笔流畅,意象独特。她用轻松活泼、潇洒灵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用形象生动、想像奇特的比喻介绍抽象的事物。圆熟超脱的语言技巧运用,使她的散文更具有现代色彩。

一是将寻常词语艺术化。在《朴朗吟教授》中写道:“可是呵出来的气,却也因为空中太冷,一珠珠都飞到玻璃窗上,互相取暖。”[7]此段写空气“飞”到玻璃窗上,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寒冷的程度。用词巧妙贴切,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再如在《游新都后的的感想》中“秦淮河畔仍是些清瘦的垂杨与泣柳,在那里相对凄然,仿佛怨诉春风的多事,暗示生命的悲凉。那些黑瘪枯蒿的船只也仍然在那里执行它们存在的使命。”[8]第二句将杨柳拟人化,用“黑瘪枯蒿”来形容船,用“执行”赋予了船的使命感,使文章更加生动别致。[9]

二是将抽象事物具体化。散文《忙》是袁昌英的又一佳作,文章语言幽默诙谐,灵活朴实,开篇就说“‘忙就是像这么一个长方形的,木头有半尺来厚的木匣子,把你嵌在里面,脑袋儿不能伸,脚尖儿不能顶,两手更是……不让你一双眼儿越雷池半步。”[10]精妙的比喻和奇特的想象真实地描绘出忙碌的状态和程度,忙碌的不自由和无生机形象再现。在《行年四十》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如“在那夜阑人静屋暖花香的氛围里,她的话头正如开放了的都江堰,简直是波涛汹涌,只向外奔。……不是我的神经十分结实的话,简直要被这些马蹄踏得发昏!”[11]苦闷、愤怒本是个抽象的心理概念,作者用一句比喻将其具体化,许是受了西方教育所受到的启迪。

袁昌英是一个以学者的头脑来写散文的作家,她的散文具有智慧之美和学者气度,这是现代女性散文中少有的。袁昌英作品中的现代意识并不特别强烈,既不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激情倡导者,也不是当时激进的女权主义者,而是合并中西文化,融合了传统意识和现代意识。在散文写作上,她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借用西方哲学与心理学知识,借助议论表达思想,吸纳和超越唯美主义,运用圆熟超脱的语言技巧。这使她的散文散发着现代气息,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对后来的女性作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袁昌英.行年四十,巴黎的一夜[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126.

[2]袁昌英.漫谈友谊,巴黎的一夜[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75.

[3]袁昌英.生死,巴黎的一夜[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109.

[4]袁昌英.论女子留学的必要,巴黎的一夜[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100.

[5]杨小波.试论袁昌英的女性意识及其中和之美[J].钦州:钦州学院学报,2010(06).

[6]袁昌英.游新都后的感想,巴黎的一夜[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61.

[7]袁昌英.朴朗吟教授,巴黎的一夜[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60.

[8]袁昌英.游新都后的感想,巴黎的一夜[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61.

[9]陈玉莲.略论袁昌英散文的语言特色[J].湘潭: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04).

[10]袁昌英.忙,巴黎的一夜[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83.

[11]袁昌英.行年四十,巴黎的一夜[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124.

猜你喜欢
艺术风格散文
散文五章
浅谈“太和壶”的艺术风格
浅谈“长青壶”的艺术风格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浅析《拜月亭记》中所体现的“南戏”艺术风格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