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策略

2017-03-25 03:36陆永兴
教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探究

陆永兴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构建高效化的课堂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热点。与高效化课堂对比之下,一些课堂教学低效化的问题表现得特别明显。对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来说,其低效化问题也比较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其一,是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学生还是被动学习的状态,没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教师没有很好地应用现代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缺少信息技术的时代气息,课堂教学缺乏活力,自然也不能吸引学生;其三,教学内容太过“骨感”,在稳固的框架结构式的知识体系中,缺少了血肉的生动感。那么,有哪些对策可以解决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问题呢?基于以上原因分析,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作如下四方面探究。

改变教学观念

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在教学中占有主体地位,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支持者,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改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的问题,首先要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改革并创新教学手段,努力学习,提高教师的从教能力。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方案的设计等方面着手,努力引领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实现教学目的。最后,教师在教学中要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教学,让学生了解更多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让学生感受历史知识的魅力,产生我要学的兴趣和动力,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去了解历史,从而克服“低效化”的问题。

应用现代教学手段

新时期,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的课堂教学手段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而要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克服低效化现象,正确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无疑是正确的选择。我们初中历史教材中介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都已像尘埃沉落在飘渺无涯的史海,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很难走进教学情境,仅凭借教师的讲述,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结合教学内容选择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势在必行的。比如,多媒体具有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功能,可能将枯燥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至身于历史情境之中,促进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如在教学“贞观之治”的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笔者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同名电视剧《贞观之治》的有关片段,让学生对贞观之治首先形成了感性认识,激发了探究的兴趣,使课堂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克服低效化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之一。有效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首先要科学分组,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因素,分成由各个层次的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各个小组之间的实力要尽可能地平衡,同时还要制定促进小组竞争的制度,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如小组中有的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较差,他们对历史的学习也没有太大的兴趣,为了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采用加分倾斜制度,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抓住这些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亮点,进行鼓励、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针对“郑和下西洋”这个知识点,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提出问题: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产生的影响是什么?你心目中的郑和是什么样子?在探究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观点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的,出现了较大的分歧,对此笔者鼓励那些学困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观点,并积极与观点不同的组员讨论、争辩。笔者作为小组讨论的引导者及时给予学生点拨启发,使学生的思路越来越明晰,能够全方位地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答案,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升学习效率。

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科学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因为就初中学生而言,他们思想活跃,好动爱玩,不可能在课堂教学的时间内做到一心不乱地听课,基于此,将教与学的时间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调节。通过有效的措施,让学生的思维经常处在活跃状态,就会避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心不在焉的现象,克服低效化问题。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的思维长时间处于活跃状态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如下几点:一是教师的讲解时间要控制在学生注意力保持的时间之内,一节课中教师讲述的时间最好不超过20分钟,二是教师要注意和学生展开互动,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教师讲解了知识点之后,应该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强化记忆,或者教师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并通过提问、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并采取及时的补漏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是新课改背景下亟待改革的问题。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要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前提下,深入探究与实践解决低效化问题的有效策略。更新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构建一个高效的富有吸引力的初中历史课堂,让学生在这里学习历史,探究历史,感受历史的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鹤城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新课改历史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历史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