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汉俄平行语料库的口语词汇研究

2017-03-25 09:10张闻远朴明勋
教育 2017年8期

张闻远+朴明勋

摘要:口语词汇相对于书面词汇,它的灵活性程度高,翻译难度大。为解决翻译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我们研制了汉俄口语词汇平行语料库,通过该语料库的应用,一些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在此基础上,又初步总结了口语词汇的俄译规律。

关键词:俄译规律;口语词汇;汉俄平行语料库

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口语是长期困扰着教师与学生的一个难点,谁都想练就一口地道的外语,但结果往往不尽人意。不少人学了很多年的外语,考试分数也很高,但一接触外国人,就会听不懂,而且也不会说。学和用之间严重脱节,姑且不论其语音、语调是否地道,不少学生甚至连准确性都难以令人满意,对语法的运用和掌握更是捉襟见肘,破绽百出。近年来,外语专家对口语教学提出了许多理论,如听说法,直接交际法,言语行为理论等,对口语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益处。然而,口语问题依旧存在,笔者在学习中发现口语词汇语料库能解决学习中的很多问题,为外语口语教学提供一剂良药。

汉俄平行语料库概述

对国内从事汉译俄实践的人来说,母语能力通常强于译语能力,换言之,汉译俄的难度通常大于俄译汉。但是随着中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的频繁深入,这种“一难一增”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翻译实践表明:在口语词汇俄译方面,汉俄平行语料库已经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目前,国内外已建成一些平行语料库,它们要么是西语之间的平行语料库,要么是汉英或者英汉平行语料库,汉俄或者俄汉口语词汇语料库尚鲜见,鉴于此,我们尝试研制“汉俄口语词汇平行语料库”,以便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口语词汇的定义简述:从语言方面看,口语和书面语同属于一个语言系统,两者的共性是主要的,个性是次要的,因为口语和书面语拥有共同的音位系统以及基本相同的句法系统,尽管口语拥有的语言手段和系统的单位变体,但它在统一的标准语系统内的系统,即分系统。

从言语方面来看,作为言语的两个分体,口语和书面语的个性大于共性,不同点大于共同点,口语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这种语言现象与相对应的语言现象相对立,经过不断的使用,一部分言语变体可能被淘汰,而另一部分成为语言现象,成为语言系统的一分子。

从语言的运用方面来看,口语词汇因为其灵活性和随意性强,在实际翻译中的难度高于书面词汇,这也是我国外语教学研究中十分重视的原因所在。

具体研究

语料库翻译研究概述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欧洲学者开始尝试利用语料库进行翻译研究。这种实证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翻译共性”“译者风格”等。所谓“翻译共性”指的是翻译语言所表现出的语际简化、显化、范化等现象。纵观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发展过程,得到关注最多、成果最丰富的当属“翻译共性”研究。这是因为,一方面“翻译共性”研究注重的是语言形式;另一方面,现有的技术条件(语料的自动标注、检索软件等)虽然在提取语义、语用等层面的数据方面捉襟见肘,但在提取语言形式数据方面却得心应手,后来虽然有学者对这些基本概念,特别是对“翻译共性”提出质疑,但这种新方法、新课题对翻译学的贡献是不容置疑的。这不仅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研究对象,而且催生了翻译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崭新学科——语料库翻译学。經过二十余年的发展,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发生了较大变化。语料库翻译学今后的发展趋势:①关注点从翻译本身扩大到翻译外部,从翻译文本转向制约翻译文本生成的各类因素以及翻译带来的语言互动与变化;②从描写转向解释,实证性和跨学科性进一步增强;③打破了从前单语类比或单语类比加双语平行的综合研究模式,转变为根据实际研究需要建立的多重复合对比模式,并由对比模式向过程和因果模式过渡。”总而言之,无论关注点、研究方法、研究模式如何变化,语料库翻译学的最终目的是对翻译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口语词汇的俄译研究 ①语料库的语料来自于中央电视台俄文网站(http:/tv.cctv.com/cctvrussian)的五部电视剧《傅老大的幸福》《和空姐在一起的日子》《幸福来敲门》《裸婚时代》《小小留学生》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②研究步骤。步骤一:利用HyConc软件对关键词汇的对比检索,进行对比检索后提取汉语原文及俄语译文的句对或者译例。步骤二:选择其中较为典型的句对或者译例的对比检索实例作为例证并在文章中进行列举。步骤三:说明汉俄平行语料库在其中发挥的意义,并从中发现规律性问题。

口语词汇翻译实例:117. Ну как, я даже не думал,что вот из твоей мышки может сделать такого котика. / 117.怎么样,真没想到能把你这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如果直译的话即为“我甚至没有想过把你这只老鼠变成这样一只小猫”,这样的翻译只会令人费解,因为根据中国汉语的表达习惯,应该用“丑小鸭”和“白天鹅”来形容一个人的外表变化巨大,因此将此句译为“真没想到能把你这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既符合汉语习惯,又通俗易懂。

203. здорово.Так стоп!Подожди! / 203.真棒,等等,Так стоп!Подожди!属于俄语的表达习惯,直译为“等等,等等”两个词意思相同,因此可以合并成一个词“等等”并不影响原文的意思。

504.ты знаешь,это долгая история. / 504这事说来话长。История既有“历史,经历”,又有“故事,事情”的意思,翻译成说来话长更加贴近于汉语的习惯。

1157.мне кажется,мы не потянет эту машину. / 1157.我觉得咱们开不起这辆车。

动词потянуть原意为“拖,拉”的意思,直接翻译即为“拖这辆车”既生硬,又费解,此时进行调整,将其译为“不能开,开不起”这样一来既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同时又表达出说话者的意思。

1780.я уже чувствую,что вот,видишь ножка проходит ,я справлюсь. / 1780.我感觉好多了,你看,脚好了,我可以的。

Проходить原意为“通过,经过”的意思,如果直接译为“脚走过”,会出现搭配不当,如果变动一下动词的解释,传达出说话者所表达的意思。

2080. Значит,буду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 крайний метод! / 2080.好吧,我该使出非常手段了。

Крайний原意为“极限的,极端的”метод为“方法,手段”如果直译为“极端方法”,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因而调整一下形容词的翻译,使之译文更为准确恰当。

3056.Он делал мне образ в кино. / 3056.他为我设计过电影的造型。

Образ一词为多义词,具有“面貌,情景,反映”,“造型,形象”等多种解释含义,根据语境可以分析出在这里是“形象,造型”的意思.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不同语境的情况下,口语词汇的灵活性程度很高,在下面的例子中同一个词在不同的例子中所担任的句子成分也不一样。

1345.Я найду тебе книгу. /1345.我能给你找到一本书。

1346.Да! Найдешь! / 1346得了吧,你能找的到!

1269. А с мамой согласна остаться? /1269.你同意和媽妈一起留下来吗?

1270. С мамой да,а с Пашей нет. /1270.和妈妈一起就同意,和巴沙一起就不行。

1346里面的Да是独立句,1270则是不完全句,其中的语气词Да被用做了谓语,并且带有次要成分。

结束语

通过语料库对口语词汇的对比研究、分析和整理,可以得出两条结论:第一,由于两国文化的差异导致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准确的表达。第二,一词多义现象十分普遍,增加了翻译难度。综合以上结论,在实际运用中,由于口语词汇的灵活性高,导致在翻译过程中会遇到较多问题,本文希望通过“汉俄口语词汇平行语料库”更好的解决有关问题,从而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许伟.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批评中的应用——以培根Of Studies的不同译本为例(J)外语研究,2006.

[3]朴哲浩.基于汉俄平行语料库的《酒国》叠音词俄译规律研究(J)中国俄语教学,2014(3).

(作者均为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