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越式跳高教学偶得

2017-03-25 09:29张桂喜孙玉明
教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背越式横杆弧线

张桂喜+孙玉明

背越式跳高是目前教学中广受重视的跳高方式,以较为先进的过竿技术显著提升学生的成绩。但这一技术难度较大,不易掌握,加之目前多数教师只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教学,导致背越式跳高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笔者经过坚持不懈地潜心学习,认真研究训练学生的经历,总结出使学生快速掌握背越式跳高动作的教学要点。

由易到难,消除学生畏难心理

背越式跳高是一项很复杂的运动技术,技术要求有:弧线助跑、起跳时送髋要超越身体重心、跳起后要有转体动作、身体要背对横杆、过杆时要潜肩展髋、过杆后要低头落腰举腿等,这一系列动作要密切、协调地衔接在一起。如果在训练开始就这样给学生讲解动作要领,势必会使学生一头雾水,这种畏难心理对掌握动作要领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每次授课时,笔者都会先给学生做几次规范的示范动作,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感觉和模仿动作。在学生模仿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逐项进行讲解,逐步使学生明确掌握这种跳高姿势的特点和动作要领。学生了解和感受到这个姿势能够快速地提高運动成绩后,从心理上就会主动去了解其动作组成和动作要领。这时候,教师再给学生分解动作,学生就能够较容易地掌握和理解整个跳高技术,并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练习融会贯通。最后,教师只需要学生学会几个很简单的辅助练习就可以了。如此一来,复杂的问题就简单化了,在教师要求学生练习的时候,学生很容易学会并熟练掌握辅助动作,为今后训练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戒急戒躁,做好辅助练习

背越式跳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尽快学会这项运动技术,首先要尽快熟练地掌握好一系列的相关辅助练习。这些辅助练习在教科书上已经介绍得很详细了,在此我就不再一一列举。我所要强调的是在长期教学中总结出的几个关键的练习点:

第一,弧形助跑起跳后摆动腿一定要内扣,这样容易使学生掌握转体的动作。背越式跳高助跑的主要特点是弧线助跑,助跑线一般为“J”,弧线助跑便于在跑步过程中加速,发挥速度的力量;“J”型弧线在向弧线过渡时较为平缓、自然,这样能够避免学生在过渡时不自觉地产生减速或停顿;同时,弧线曲率由大变小,能够使学生的身体逐步加大内频,提升速度,产生爆发力。第二,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在硬垫子上做撑接后倒挺髋挂膝动作。这组动作可以建立学生落腰举腿的肌肉感觉,预防出现坐杆和漏斗等错误动作的发生。第三,让学生练习好蹬跳箱盖顶髋快起慢放动作,以建立起学生展髋的动作概念。

学生准备工作做好了,细节训练到位,在进行模拟试跳时,方能如水到渠成般一气呵成,并容易找到感觉,逐步掌握背越式跳高的要领和技巧。

独辟蹊径,消除学生恐高心理

很多学生并不是跳不高,而是视觉上的高度会给他们带来一些紧张和压力。为解决这一问题,我采取了一种较特殊的手段:找一间较为宽敞但房顶较高的房子,摆好跳高器械,然后站在稳固的高跳箱上背对较高的横杆做原地的背越练习,如站在0.80米的跳箱上背越2.00米的高度,每做完一次让学生回到地面审视一下横杆的高度。经过多次练习后,再把器械搬至室外,把横杆的高度降到1.60米至1.70米左右。由于视觉误差,让学生感觉原先看上去较高的横杆突然变矮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战胜自我的信念就增强了。

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这一招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屡试不爽的。除此之外,教师语言、眼神、动作上的鼓励都能够使学生增强自信,消除恐惧心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不同,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负担,自如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教学与训练中语言艺术的运用

众所周知,中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是比较突出的,对大多鲜见甚至是难度较大的动作都会有种跃跃欲试的心理。但是他们的兴趣是激情式的,来得快,消失得也快,且在心理承受能力上很多时候又是比较脆弱的,因而在教学与训练中语言艺术的运用必不可少的。

当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表现优异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说几句表扬和赞美的话;当学生的训练情绪较低落、沮丧时,多说些鼓励和幽默的语言来调节他们的训练热情。这些有针对性的激励释放了学生心理上的禁锢,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运动之中;同时,也加深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感情,使教学上的交流更加通畅。一般而言,对男生要多用激励、鼓动性的语言;对女生要经常运用婉转细腻的语言;当学生面对新的高度产生退缩心理时,教师应该运用心理暗示性的语言。

长期以来,大家都觉得体育教师注重的是自己动作的规范性,教学语言的使用技巧被相对弱化,在这种片面教学思想的影响下,许多体育教师不能掌握良好的教学语言技巧,这需要老师们多学习,并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努力提高并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教学语言。

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依据以上理论,笔者收获了较为满意的成绩:一些身高在一米六五左右的初中女生,初始跳高成绩并不理想,经过训练后都跳过了1.40米的高度,跳得最高的过了1.48米;另外还有6名男生从起始的1.45米左右到后期成功跳跃1.70米,最好成绩跳过了1.82米。学生取得好成绩是教师的骄傲,也将激励教师不断创新、实践,找出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一小学;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八中学)

猜你喜欢
背越式横杆弧线
You're my eyes
基于上衣袖山吃势分配方法的研究
浅析主变压器消弧线圈的运行维护与故障处理
基于定相增量法的消弧线圈新型调谐方法
背越式跳高的专项素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