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与耻感: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性阐微

2017-03-25 20:56李勇宾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文化意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培育和实践,需要从“孝”和“耻”这两种最基本的德性或德行为切入点。孝道教育是一种向上的生发性教育,耻感教育则是一种底线式的反省性教育。针对当前大学生群体中缺乏孝心和耻感的现状,应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孝道与羞耻感的文化意蕴,提升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孝;耻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意蕴;践行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起本质上是指向一种德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魂都在与中华优秀文化中,文化自信实际上就是一种价值观自信。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也是在于一个“德”字,“德为本”的观念浸透进了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在商品经济时代,虽然出现了这么多的“一切向钱看”的乱象或者社会失序的现象,那么如何来让民族回归理性,让社会变得有序,就需要进行社会价值观的重塑和建构,当然这种建构不应该是一种空花水月,必须要建立在一种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而与中国老百姓骨子里相契合的就是传统文化中一直在强调的“德性”教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最好的注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1]习近平总书记进而指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2]

在社会主义价值观重构的过程中需要抓住根本,物有终始,事有先后,掌握住问题的先后次序,则困难就变得迎刃而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有着某种潜在的逻辑关系。而“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切皆以修身为本”,由此可见,修身在一个人的德性养成,或者说是价值观构建中可以起到的核心作用。作为大学生这一群体来看,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此时接受的教育或者受到的影响都将在他们的人格发展中产生重要作用,所以国家特别强调指出,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立德树人”,那么这就为我们很清晰地勾勒出了教育的路径和方向,一切都要以“立德”为核心,这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那么大学生的德性教育应该着眼于哪个地方呢?或者说应该从何入手呢?百善孝为先,孝道教育是中华文化的特色,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而源远流长的原因所在,那么在当前这样一个社会关系重构的时代,“孝”的教育对大学生的德性养成仍然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孝道教育并不是封建余孽,而是从一个人的良心中自然流露出来的美德。另外一个就是“耻”的教育,羞耻心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保险丝与防火墙,一个怀有羞耻之心的人孝道教育是一种向上的生发性教育,耻感教育则是一种底线式的反省性的教育。有了这两种德性和德行,即可以保证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进而就能够为社会、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才干。

一、孝与耻感的文化意蕴

1、孝的文化意蕴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孝”的阐释是丰富多彩,并且是非常圆融深刻的,“孝”可是说是中华优秀的“德性”文化的原始点,一切德性的根基在于孝心的养成,那么本文将主要根据蔡振绅先生在《德育课本》当中所做的《孝篇·绪余》对孝的内涵进行阐释。“夫孝、德之本也。《说文》,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经云。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试观乌鸟反哺。羔羊跪乳。禽兽尚知孝。可以人而反不如乎”[3]

“夫孝。德之本也。”,正所谓本立而道生,在大学生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抓手在德性和德行的培养,那么我们就应该好好思维琢磨下如何启发青年学生心中那种原生的孝心,抓住根本了,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那么从孝的字源学来看,“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经云,孝子之事亲也。”这说明“孝”体现了父子之间、代际之间一种血脉相连的关系,所以父慈子孝是一种天性的自然流露。“善事父母”当中的“善”字则隐含了一个人的修养的心地工夫,只有做到了用心体会父母在物质或者精神上的种种需要,才能称作“善”。“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这段话就说明了孝行的五个方面,“居则致其敬”是指在日常的生活起居过程中对父母一定要“恭敬”,具体体现为听从父母的教训,不抵触甚至忤逆父母。“养则致其乐”则是说奉养父母的时候要让他们快乐,奉养父母体现在三个层面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那么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也许在物质上还不能够立即来奉养父母,但是只要大家都能尽心尽力把书读好,让父母不担心,看到你就感覺很安心,很光荣,很欢喜,这都是“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父母生病了,作为子女感同身受,这个忧是恨不得病在自己身上,替父母承担痛苦。“丧则致其哀”,父母离去了,非常庄严肃穆来办丧事,缅怀父母之德。“祭则致其严”,祭祀的时候,非常的恭敬庄重来祭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而为什么中国文化特别强调孝道呢,因为一个人的孝心萌发出来之后,就可以“移孝作忠”,进而在立身处世中都有了一个良好的德行基础。正如蔡振绅所言“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孝顺父母了,自然地在学校就会尊重老师,毕业后到各行各业去工作,对待自己的领导或者师父,自然就会尊敬,那么“敬业”的态度就养成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这一段则说明了孝行的层次和深浅,任何德行的培养都需要循序渐进,而这里也告诉我们,落实孝道,从爱护自己的身体开始,我们的身体来自父母,我们是父母的延续,怎么可以糟蹋父母给我们的身体?而现在许多大学生沉迷于手机或电脑网络,晚上通宵不睡觉,这对身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这其实就是一种不孝的行为了。“立身行道”就是能把伦理道德都落实在自己的生活工作上,成为社会的榜样。“扬名于后世”,他的德行、名声非常好,从孝养父母,到为社会国家做出贡献,让父母觉得自己的子女是个有用的人才,能够光宗耀祖,光耀门楣。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孝作为一种德行,可小可大,具有一种自然的延伸性。“小孝中孝用劳“则是指子女要敦伦尽分、尽职尽责来利益家庭乃至社会。“大孝不匮”则意味着要把一种良好的德行传承下去,让这种宝贵的精神长存。最后引用乌鸦反哺和小羊跪乳的现象说明,作为“天地人”三才之一的人类一定要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连动物都不如?

2、“耻感”的文化意蕴

蔡振绅先生在《耻篇·绪余》对“耻感”的文化内涵做出了如此论述:“夫耻,德之基也。《说文》:耻,辱也,从心,耳声,会意,取闻过自愧之义。凡人心惭,则耳热而赤,是其验也。乃教人知羞面免愧,归乎天良也。盖人性本善,习而为恶,天能使人性有善而无恶,不能使人有习而不为恶。故赋以羞恶之心,俾起一恶念,则惊,行一恶事,则恐。既惊且恐,则必速其恶,以返于善而性乃不为习所夺,故耻大有功于性。耻心发现,即是天良,即是明德基本。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4]

從这段对“耻”的阐释来看,我们可以看出耻感也是一个人道德的基石,并且“耻”这个字也是一个非常形象的会意字,并且由一种德行的心理情绪状态进而能够外现为一种特定的生理表现,这就更能说明,羞耻感是每一个人确确实实能够感知并体验的客观性的道德体验。也因为有了羞耻感,一个人才能够不会泯灭了良知良能。那么一个人为什么会有羞耻之心呢,那就是因为他违背了自己的善良天性,所以自然就会有这种情感或生理反应。进而也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性本善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人之所以为恶,是由于各种外在的习染,从而不自觉的就落入了五欲六尘的深渊,那么本善的天性这个时候就会启动自然的防御机制,来提醒自己,自己的所思、所言、所行可能已经与“明德”背道而驰了,这种防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说是自然的或者说是天然的,如果一个人能够及时地体认到这种心灵隐微处所萌生的这种道德情感反应的话,那么就可以防微杜渐,避免自己犯下更大的错误。但是虽然我们认定羞耻心是每个人天然具有的,但是有的人为什么枉顾这种羞耻感而继续做出一些令人不耻的事情来呢。原因即在于每个生命个体有没有真正地尊重自己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或者是根本就没有了解过甚或认识到作为一个人所应该具有的灵性,所以就显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来,不把羞耻当成一回事情。当然也由于现在社会中,西方一些腐朽堕落的价值观的浸染,使得一些大学生对什么是丑、什么是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失去了基本的道德判断力,所以就变得随波逐流,庸庸碌碌地过生活了。所以羞耻感的教育可以说是价值观建设的基础,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羞耻心,那么多么高尚的东西在他眼里也是一文不值的。

二、大学生孝行与耻感现状

镜头一:2016年4月27日,人民网发了这样一篇报道《教育之伤?名牌大学生变“不孝子”谁该买单?》,报道中说央视一套大型公益寻人节目《等着我》中一个“失踪九年”的名牌大学学生有明杰在见到苦苦找寻了他九年的亲人时,态度异常冷漠。他的这种表现引起了广大观众和网友无法抑制的愤懑之情,直斥他为“不孝子”。报道中这样描述:“大学毕业后自动与家人断绝联系,一晃九年,当看到有明杰身穿光鲜的西装表情淡漠地与衣衫不整的家人见面时,寻人团成员郁钧剑老师直接愤怒地表示:‘你难道就没有一点愧疚之情吗?而面对批评,有明杰不时冷笑,甚至反问:‘你觉得我应该怎么样面对?在讲究孝道的中国,有明杰的表现显然有些违背伦理道德,不少网友在看完节目后纷纷留言斥责这位‘不孝子,而其‘名牌大学生的身份也成了网友攻击的重点,有网友直言:‘如果连基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都没有,读那么多书又有什么用?这种人是怎么进高等学府的?或许以后学校招生不能只看分数也该考考道德了。”[5]

镜头二:2016年4月14日,齐鲁网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济南高校惊现“教室门”,情侣不雅视频遭疯传》。报道中这样描述“近日,在济南某高校一段男女在教室亲昵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尺度之大让人看了脸红心跳。据悉,这段视频拍摄者是这所高校的学生,当时正在对面的教室里学习,突然发现对面的亮着灯的教室里一对男女激情迸发做着各种不雅的亲昵动作,当场上演激情戏,便拿手机偷偷拍摄,传到了网络上。”[6]

从以上两则时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当下大学生在“孝”和“耻感”的道德行为方面的表现,确实有些不堪。活生生的案例让我们有些不忍猝睹,那么相关学者对于大学生“孝行”和“耻感”的调查报告,更能说明当下大学生在德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学者王政军在《大学生儒家孝道观及孝行调查与分析》中指出 大学生“普遍缺乏行孝的紧迫感,80.05%的 同学认为行孝是以后的事情,50.27%的大学生没有想过如何行孝,67.29%的大学生认为父母现在不需要自己行孝。”[7],王政军指出大学生及时行孝意识淡漠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对行孝的片面认识,“大学生认为对父母行孝要有经济基础做支持,为父母提供物质奉养”,这也与本文在介绍孝的文化内涵时所指出的颇为一致,其实孝养父母在不同的阶段是有不同的层次要求的,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恰恰不是在于物质奉养父母,能够做到“自重自爱,珍惜生命,修身向善,对父母要敬之、顺之、慰之,注重品行修养、身体锻炼和知识的积累是现阶段对父母行孝的最佳方式,反之,经常进行通宵游戏、荒废学业、追求享乐等等不爱惜身体、不求上进的行为,都属于不孝的范畴。”[8]正因如此,我们就能够看出大学生对孝道的认识是非常偏颇和狭隘的,受了物质主义的毒害颇深,所以现在有相当一部分青年认为我能够每个月给父母多少钱就是孝敬了,其实这恰恰偏离了孝的本质内涵,孝并不在于外在物质的多少,更重要的则是一种心灵的相契相印。

沈贵鹏、刘蓉在《90后大学生“耻感现象”探析》中通过对510名“90后”大学生耻感状况调查后,提出该类人群在耻感问题上存在三种不良的现象:耻感迷茫、耻感淡化和耻感偏差。耻感迷茫表现为不少大学生对“耻”认识模糊,界定不清。耻感淡化则表现为本来应该视为“羞耻”的现象,在部分大学生的心中己经变得“无所谓”,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张扬个性”的一种表现。耻感偏差则主要体现为由于不恰当的认知导致了耻感认识上的错位。[9]其实在校园中,我们能够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当社会流行某件衣服或者某种电子产品的时候,往往有很多同学都会因为自己没有那样光鲜亮丽的衣服或者功能强大的手机而感到害羞,也希望自己能够拥有同样的东西。仔细分析一下,这种害羞其实根本不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耻感”,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虚荣心,它指向了一种欲望的满足,而不是德性的提升。这种现象的存在也恰恰说明了大学生对“耻感”在认识上的模糊和偏差。

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德育的失序化,正如学者余治平指出“现行的思想政治工作流行着这样一套做法:小学教育要求小学生‘时刻准备着,做共产主义接班人。上了中学,则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了大学则上‘思想品德修养课。而走上社会之后,则学习‘七不规范(大致包括‘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壳纸屑、‘不乱穿马路一类)。这种‘倒金字塔结构的思想政治课设置不符合道德教育的通行做法,颠倒了伦理教育的程序,既违反了人类认识的科学规律,又导致人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厌恶和逆反情绪。”[10]自古以来,几乎任何一种成功的道德教育都是从生活細节入手的,正所谓童蒙养正,道德教化往往都是通过家风家训等形式,在日用纲常的生活过程中慢慢灌输给子孙后代的。“看似微观、渺小而不高调,实际上却能够发生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巨大效果。”[11]二是德育的知识化,在大学中,“德育知识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德行培养沦为一种知识灌输,德育课的考核方式往往是考试,更有甚者,有些学生为了获得理想的成绩而在德育课考试的考场中肆意作弊,这真是对当前德育教育的一种莫大讽刺。这就需要我们认识到教育的核心在于“立德树人”《说文解字》中,“教”的涵义是“上所施,下所效”,“育”的含义则是“养子使作善也”。这也充分说明了教育的真谛在于师者要具有榜样性和模范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让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善”的人,所以不应该把大学仅仅当成一种知识的传播地或者技能的培训所,大学就应该有大学的灵魂,正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三、德性养成:孝与耻感的落实

那么如何让大学生建构起以“孝”和“耻感”为核心的德性基础,进而能卓有成效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本文前面也提到了当前学校德行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也有许多学者对如何有效地开展青年大学生的德行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是有一点儿却被大家忽视了,为什么国家一直在强调德行教育,也非常重视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但是为什么效果却不甚理想呢?其实除了上文所提到的道德教育的失序化和知识化之外,最重要的是没有认识到德性其实是一个人的本质属性,人们能够表现出某种有道德的行为是自然的,也是顺乎天性的,从本质上看也就是一种内生性的品质。那么我们现在教育过程中,却往往把这些道德行为看成一种外在的要求,这样就无形中给大学生带来了一种被迫接受的压力。而由于多年受到所谓民主、自由等观念的影响和熏陶,现在的大学生们往往都个性十足,有着自认为正确的各种意见,如果从外面以一种或者强力或者引诱的方式让他们接受某种观念或者价值观的话,他们往往产生一种自然的拒斥反应,以此来保证他们自己认为的个体独立性。鉴于此,在进行“孝”和“耻感”教育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以诱发出每个人心中的那份纯净纯善为主要目标,由外在的灌输变为内在的生发,由被动变为主动,那样的话,道德教育的效果肯定会提高不少。其实中国古人的一些道德教化方式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例如德育教育的生活化,如《朱子治家格言》《弟子规》等,都是在洒扫应对中来长养弟子的德性修养和价值观念,正如学者余治平所言“要抓住某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扎根的道德元素,不失时机地进行教化涵咏,把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与素质要求进一步细化、生活化,把枯燥的道德律令糅合进人们的日用实践,提高道德规范的可操作性与可实践性。只有可操作的规范,才能够在实际行为中生根、开花、结果。”[12]

当然在功利主义盛行的一个社会中,人们往往将道德视为迂腐,是过时的玩意儿,因为如果仅仅从表面上来看的话,一个有道德的人也许并不是一个时下流行的成功人士,在一个逐名逐利的社会现实环境下,我们也不能够要求大学生们都像颜回那样过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生活,所以大家会发现当前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或者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一个最大的误区,就在于把有道德跟生活贫穷有意无意的联系起来了,这样的话,既然做一个好人,要承受种种苦难,那自己又何必要自讨苦吃呢?所以要想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一个颇为有益的做法即在于重新张扬为善得福,为恶遭殃的教化传统,其实这种因果报应的观念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一直是一种维系社会人心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易经》中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尚书》也有记载“作善,降至百祥;作不善,降至百殃”,这都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要义,可是现在这种观念却被视为迷信学说,从而也就导致了人们行为的肆无忌惮、日趋日下。其实中国文化非常重视生活实践性,因此,在古代典籍中,我们可以发现非常多的记载了善恶报应的典籍,所以这些史实资料都可以拿来作为道德教育的生动证明,这远比空口唱高调要有效的多。当然在现代社会,由于信息发达,人们可以非常方便地看到网络上经常会爆出一些因为作奸犯科而遭受种种惩罚的案例,以及积德行善从而获得好运的故事。这些都可以作为道德教育的素材来使用,以此来增强同学们的敬畏之心。也许这是一种形而下之的教化方式,但是在当前这样一个物欲横流,很多人都汲汲于名利的社会中,福善祸淫的价值观念能够非常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让他们在趋利避害的行为选择中,慢慢地来长养出心中本有的孝心和羞恶之心,进而成为一个具有高度道德自觉的人。

【注 释】

[1][2]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05/c_126463955.htm.2014-5-5.

[3][4] 蔡振绅.德育课本(第一集)[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10.32.264.

[5] 教育之伤?名牌大学生变“不孝子”谁该买单?http://society.people.com.cn/n1/2016/0427/c1008-28308066.html.2016-04-27.

[6] 济南高校惊现“教室门”,情侣不雅视频遭疯传.http://cnews.chinadaily.com.cn/2016-04/14/content_24539697.html.2016-4-14.

[7][8] 王政军.大学生儒家孝道观及孝行调查与分析[J].青少年学刊,2015.6.17-20.

[9] 沈贵鹏,刘蓉.“90后”大学生“耻感现象”探析[J].教育探索,2012.4.125-126.

[10][11][12] 余治平.耻感教育,作为底线伦理之拯救[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3.61-66.

【作者简介】

李勇宾(1985-)男,汉族,硕士研究生,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文化意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品读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和艺术魅力
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艺术及其文化意蕴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言外之意话“红”色
法语俗语、 俚语的特点及文化意蕴
元杂剧爱情婚姻剧文化意蕴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