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音乐充分教学观”

2017-03-25 00:02刘哆咪
美育学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素养音乐课程

刘哆咪

(北京景山学校 朝阳学校,北京 100020)

论小学“音乐充分教学观”

刘哆咪

(北京景山学校 朝阳学校,北京 100020)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带动音乐学科教学发展。音乐充分教学是以充分的音乐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充分的音乐活动中充分成长的观念和方法,即,通过教师充分阐释并让学生充分理解音乐以及音乐教学的意义;通过教师充分研讨挖掘并让学生充分认识音乐知识技能的逻辑系统;通过教师充分建构师生交往规则并让师生充分交流沟通、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活动。音乐充分教学从音乐对于人类最普遍的价值意义的原点出发来建构音乐教学体系。换言之,从音乐是满足人类幸福需要的方式、音乐是人类认识和掌握世界的方式、音乐是人际交往方式等音乐普适性价值出发,确立音乐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目标,进而确立音乐教学内容、过程方法等。音乐充分教学,归根到底是让学生充分成长为“人”,充分培养学生充分做人的观念和方法。

小学音乐;充分教学观;音乐思维;分月分段教学模式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正式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及基本内涵。[1]1核心素养的提出,意味着学校教育、课程开发与教学都要围绕学生终身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展开。也就是在学科课程之上有一个更上位的“核心素养”来统领学校教育、学科课程与教学。“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全面发展的人”[1]1。

小学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培养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终身品格和必备能力同样是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核心。基于这样的理解,笔者提出小学“音乐充分教学观”,其内涵是以充分的音乐教育教学内容让小学生在充分活动中充分成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在课程上,注重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发展为目标,在教授的方式和方法上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地保护学生自然反应和反馈的权利。在音乐课程中关注音乐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如:聆听、举手、彼此尊重;通过排练合唱的形式培养学生人际交往意识与能力,如:友好、师父带徒弟共同进步;在具体的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如:优秀、坚持等;在具体的日常教育中关注家校关系,全面了解和处理好学生的家庭内部矛盾与家校外部矛盾的关系,与家长的及时沟通中分享教育理念,为建立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关注所有的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帮助每一位学生”人格素养的提升。

小学音乐学科的充分教学,从音乐对于人类最普遍的价值意义的原点出发来建构音乐教学体系。换言之,从音乐是满足人类幸福需要的方式、音乐是人类认识和掌握世界的方式、音乐是人际交往方式等音乐普适性价值出发,确立音乐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目标,进而确立音乐教学内容、过程方法等。具体内涵从以下三个方面阐释。

一、教师充分阐释课程教学的意义,学生充分理解每次课程与教学的意义

小学音乐充分教学需要充分思考和回答音乐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从音乐满足人类需要出发,思考和赋予音乐学科对人类的价值和意义。备课时要不停地问自己——“我在教啥?”“我为何要教?”“他们为何要学?”等等,提炼出音乐对所有普通人的一般价值,并将这种价值作为教学情感态度价值目标,进而转换为课程教学的思维线索,把串联设问作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投放过程,赋予具体的知识教授或活动以意义。

小学音乐充分教学要以音乐学科原理和人类认知的自然方式安排教学难易内容,循序渐进地组织和串联教学环节。比如:音乐怎么来的?人们为什么要唱歌?我们为什么要有谱子?等等。以音乐学科知识的本体出现的合理性为出发点思考教学活动,在反问自己的过程中充分地感受和理解孩子们会遇到的问题,不拿教师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小学生。

总之,小学音乐充分教学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课程思路教学主线,以音乐知识技能串联成与学生有关的活动,配合情感态度价值观,赋予知识技能意义的过程,这一过程始终围绕着以学科技能教学或学生能力培养为手段达到培养学生必备品格能力的育人目的。

二、以音乐学科的思维语言为依据,充分掌握和了解世界的音乐方式

小学音乐充分教学应充分体现音乐学科认识和掌握世界的独特语言和思维方式,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小学生认识和掌握世界的音乐语言和音乐思维。音乐的抽象性、非语义性、情感性等,都是音乐语言独特的特点,也是小学音乐教学培养学生音乐思维和语言的重要内容。

小学音乐充分教学应体现音乐创作的核心思维。创作是音乐作品产生、再现的基础,以音乐创作思维分析、解构和组织课程是音乐课程教学设计思路之一。比如:在教授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的歌曲《郊游》(《音乐》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时,可以音乐创作过程作为教学思路,以郊游情景作为带入途径,把课程内容分成5个部分:音阶学习、创编、识读乐谱音高、歌词创编、表演。以创作的角度建构音高感知认知与郊游情景想象表现的关系,从而强化小学生音高的内心听觉训练。

小学音乐充分教学应体现音乐与人类社会、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密切关系。音乐是人的情感表达方式,以民族文化、生活习俗为载体,赋予音乐知识以深厚的文化生活内涵,这是音乐课程教学的思路。比如,在小学七年级上学期《音乐》课之《阿伊亚——非洲灵感》(人民音乐出版社)的教学设计中,一方面将音乐基本元素(音高、旋律走向、节奏、节拍、律动)与学生具体文化生活的学习联系起来,培养学生音乐的空间想象力;另一方面通过赋予音乐以非洲自然环境、集体生活、乐器、舞蹈、思乡等相关意义来学习音乐具体技能,在渗透对学生非洲文化的熏染中生动有趣地展开音乐知识技能的教学。

小学音乐充分教学应以系统严密的学科体系为依据,全面系统、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让学生逐步形成终身受益的音乐素养。为系统学习和提高音乐能力,笔者提出“音乐分月分段教学模式”。

其一,一年级上半学期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介绍音乐基本要素为主要目标:第一个月认知七个音的音高概念,唱准大三度,建立键盘概念;第二个月了解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认读识别,以及二、三拍子的拍感训练;第三个月教授合唱理念,以合作的方式学习合唱。培养歌唱习惯及合作意识:一年级下半学期以学习音乐音响可视化为主要目标,第一个月欣赏不同乐器和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通过绘画、模仿的方法,对音乐音响有具体的想象力和可视化的能力;第二个月巩固音高概念及节奏节拍概念和完成简单的旋律创编;第三个月培养班级合唱意识,具有简单二声部的合唱能力。

其二,二年级上半学期以习惯认读五线谱学习歌曲为目标,积累识读大量简单五线谱歌曲。一节课学习并背唱一首歌曲。可以完成齐唱——唱齐、唱好。记写八小节节奏,并解决三度音程的音准。下半学期以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表演为主要目标,通过一个月的歌唱教学、一个月的器乐教学、一个月的合唱教学,以及一个月的基础知识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实践证明,教与学的效果都比较理想。

三、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的充分交往

小学音乐充分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充分的人际交往,是一种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的充分对话和交互活动,也是师生在彼此信任中的音乐游戏。

音乐充分教学应在开放性的问题思考中充分调动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问题限定在某一个方向,在问题与问题之间找到衔接的关系与缘由,通过设问的方式,达到学生充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目的。如记谱学习,设问:“你能把老师哼唱的旋律记录下来吗?”“你为什么要记?”“还可以怎么记?”等等,从人类为了满足自我情感表达需要所面临的苦恼、困境、难题中,思考、探索记谱的目的和方式,在经历记谱的探索、记录、再现中深刻掌握乐谱对人类了解世界的意义和方法。

小学音乐充分教学需要安排每个学生分担不可替代的任务,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合唱为例,合唱是每个人不同角色且独立的合作演唱形式。每个人和每个人的性格能力、音色都不一样,但是通过一次次地排练,找到彼此之间一个最和谐的发声方式,这需要很长时间的配合和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才可能达到。比如:音准好的孩子和音色好的孩子站在一起,彼此取长补短,或者因为互相在一起经过各种合作的音乐活动达成一种默契,为了集体的共同美好目标而控制自己情感表达和歌唱状态的一种训练形式。简单地说,就是在唱歌,但实际是在培养一个团队,每个人的积极配合才可能完成合唱。

小学音乐充分教学应明确每个步骤和环节的目标,达到一个目标要求才能进行下一步,环环相扣,环环联动。比如:每次排练都会将排练成果录像反馈到合唱团的群里与学生及家长分享。根据排练情况总结排练内容,分享排练笔记,并记录安排合唱团学生的音乐学习作业,如:每周的录像作业(平均每人每周至少完成八分钟内容的录像作业)。根据学生反馈的录像作业,逐个回复,指出具体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并且进行表彰和记录。制定阶段目标,及时评价反馈,以保障充分教学的效果。

小学音乐充分教学在通过音乐课孩子们最直观的表达中发现“问题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分享给班主任,使之成为帮助“问题学生”成长的方式方法。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教师经常会明白孩子们真实的感受和看法,这让教师能及时地给予孩子们日常心灵的辅导和疏导,也能通过音乐活动解决个体脱离的个别现象,以激发“问题孩子”各方面的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能积累许多教育反思的灵感和材料,能与学生同欢乐共忧愁,给予学生相应的帮助。

结 语

小学音乐充分教学从音乐对于人类最普遍的价值意义的原点出发来建构小学音乐教学体系。换言之,从音乐是满足人类幸福需要的方式、音乐是人类认识和掌握世界的方式、音乐是人际交往的方式等音乐普适性价值出发,确立音乐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目标,进而确立音乐教学的内容、过程、方法等。小学音乐充分教学,从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变成关注学生的思想行为、人格意志的成长,是让学生充分成长为“人”、充分培养学生充分做人的观念和方法,是一切以爱孩子出发,以保护一个孩子背后的家庭所连带的整个社会的和谐为目标而成就下一代成长的价值观。

[1]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

(责任编辑:紫 嫣)

OntheViewofAmpleMusicEducationinPrimarySchool

LIU Duo-mi

(Beijing Jingshan Hill School, Chaoyang School, Beijing 100020, China)

It promotes the teaching of music as a discipline to affirm the nourishment of Chinese students′ core literacy. Ample music education is a concept and method that attempts to foster the students′ ample development with ample music activities through ample contents of music teaching. In other words, the teachers will amply explain the music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order for the students to amply appreciate it, enable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logical system of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music and devise rules for ample teacher-student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and for the two parties to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grow together. Ample music teaching takes the universal values of music as the point of departure in constructing its teaching system, that is, starting from universal propositions that regard music as a way of ensuring human happiness, knowing and grasping the world and provid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o establish emotional goals of music teaching and hence to decide on the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teaching. Basically, ample music education is a concept and method to help students become a "well-rounded man".

music in primary schools; view of ample music education; teaching in music; a month-by-month and stage-by-stage teaching mode

2017-08-09

刘哆咪(1993—),女,北京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北京景山学校朝阳学校音乐教师,主要从事中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合唱指挥、钢琴演奏研究。

G623.7

A

2095-0012(2017)06-0024-04

猜你喜欢
素养音乐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