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行业的未来趋势与会计人的迫切诉求

2017-03-27 23:35
中国总会计师 2017年2期
关键词:会计准则体系人才

作为我国未来五年会计事业改革与发展的行动总纲,《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透露了我国会计行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布局和转型升级方向。未来会计的服务对象、服务领域、工作职能、工作手段、工作体制和工作机制都将发生巨大变化,这对会计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应对未来趋势的视角,来看一看会计人当下有着哪些迫切诉求。

会计行业的未来趋势

(一)会计人才多元化

《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发展规划》提出,争取到2020年,实现再培养600名左右、累计培养2000名左右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再培养20名左右、累计培养50名左右特殊支持计划学员的目标,并将这些优秀人才积极向国有大中型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国际组织、国家人才库推荐。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将会适当加大管理会计知识比重,切实加强管理会计相关知识的教学和实践,推动中高端会计人才向管理者转变,力争到2020年培养3万名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

政府会计人才各类会计考试、继续教育课程、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相关类别培训中加大政府会计相关内容,培养造就与政府会计改革要求相适应的会计人才队伍。

以上说明会计人才已经不仅仅只是单纯的财务人员,未来将有机会多元化发展,也将走上更加细分的专业化道路。

(二)人才需求国际化

目前,我国正在实施“走出去”和“一带一路”等战略,引进外资、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需要相关的会计人才。另外,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筹资,需要相关的会计人才;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并购、投资,从以资本输入为主向以资本输出为主转换,需要相关的会计人才。

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发展,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会计领域。在此背景下,会计人才的国际化需求空间很大,这无疑是会计人的新机遇。

(三)继续教育常态化

国家财政部不断建立健全会计人才相关制度体系,相继出台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十年规划》《关于实施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的通知》等,积极构建“学习型”行业,将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纳入制度化轨道。

继续教育日渐常态化,会使未来所有的会计从业人员都能够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准,与时代的发展需求保持一致,不会被轻易淘汰。

(四)资格体系完善化

得益于会计人才管理机构的科学管理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会计人才队伍近年来得到空前壮大。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共有1940余万人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有404万人取得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169万人取得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13.3万人取得高级会计师资格,另有部分省市通过试点,评审产生了2420名正高级(教授级)会计师。

这一系列数据说明会计行业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理想职业,而会计职业从资格到初、中、高这一系列的发展渠道明显,尤其是增设正高级的资格评定,完善会计人才评价体系,使会计行业发展前途光明。

(五)成长环境安全化

经济社会发展为会计人才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会计职业已成为公认的热门职业,受到社会的推崇和尊重。

會计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外部政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总会计师条例》等会计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为维护会计人才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会计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单位内部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随着会计人才参与单位经营管理活动的程度不断加深、作用不断显现,会计人才日益受到单位的重视和肯定,会计职能作用与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截至2015年末,全国已有总会计师、财务总监15万人。

随着成长环境的改善,会计行业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中都将成为一个“如鱼得水”的行业,外部有政策保护,内部有单位珍惜,会计行业的东风已经吹起。

会计人的迫切诉求

(一)保障履职独立性

尽管《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但未明确涉及对会计人依法履行职责独立性的有力支撑及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事实上,多年来我国会计人的这个诉求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支撑和保障,所以即使会计法律体系再完善、会计普法教育再普及、会计监督再加强,也是空中楼阁。事实上,大多信息造假等会计舞弊行为均与会计人履职独立性缺失有关。会计人期盼国家加强对会计人依法履行职责的独立性和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严肃对企业负责人会计责任第一人违法违规法律责任的追究,使会计人更好地履行职责。

(二)管理会计要“以人为本”

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首次涉及管理会计,提出推进管理会计广泛应用的目标。但是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2014年我国才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虽然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管理会计理论还没能深度契入实践,许多会计人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和理解不足,管理会计离基层一线会计人的日常工作尚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即使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很健全,但由于推进管理会计应用及提升会计工作管理效能的人力基础和实务基础尚不存在,将会使得管理会计成为空洞理论。所以,当务之急是要让管理会计接地气,让广大的会计人全面理解、掌握并在今后的实践中尽快真正运用管理会计。让广大会计人切实理解,管理会计的学习和应用是适应形势发展及满足自身生存能力的需要。

(三)厘清职责,落实内控

众所周知,企业内部控制很重要、很必要,而且《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出了完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目标。但是,不少会计人都感觉,内部控制规范的有效实施似乎永远在路上。长期以来,企业内部控制流于形式的问题非常严重,这不仅使得企业的规范经营、防范风险及效益提高受到很大影响,而且很多本应由内部控制规范的职责最终都不得不由会计人来承担。如企业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工程项目等事项,由于内部控制流于形式,最终会计人不得不对上述事项全部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完整性进行审核把关。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内部控制和会计职责,无形中加大了会计人的工作量和工作责任,而且一旦会计人从严把控,又会让很多人认为就是会计们管得严,从而对会计工作不理解、不支持。所以,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厘清内部控制和会计工作各自的职责,这不仅是对部门职责的有效划分,更是企业长期稳健发展的内在需求。

(四)加强企业会计准则的落地

尽管“十二五”时期我国进一步完善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但大多数会计人都很清楚自己离会计准则的距离。实际上,虽然近几年来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更多还是停留在理论体系的建设和推行上,离真正全面实施还有不小的距离。这主要体现在很多会计人对新出台的会计准则不仅知之甚少,而且实际执行的程度也很低。一是很多中小企业本身业务范围狭小,对会计准则的很多规定根本接触不到;二是相关职能部门对中小企业执行会计准则的指导、管理及监督检查力度很低。但是,由于目前“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人加快自身综合素质的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希望国家要切实加强对企业会计准则落实的指导、管理及监督检查工作,并对各类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提醒义务。

(五)应对科技发展的冲击

随着人工智能和会计电算化的普及,机器人和财务共享体系将强势威胁会计职业,传统会计职业的可替代性越来越高,财务大转型势不可当,企业对从事基础会计工作的会计人需求量大为降低也已是定局。但是,会计人应如何转型升级以应对科技发展的冲击?会计人的自身努力固然是首要的,各级财政部门的服务也必不可少,应针对财务大转型尽快拿出必要的指导意见,提前做好必要的引导、培训等服务工作,将会计人从企业价值的计数者,变成企业价值的创造者,转变会计人的理念和思维等。当然,会计人自身也要充分认识到,未来的财会世界将是多元的时代,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必将被行业淘汰。

猜你喜欢
会计准则体系人才
人才云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小企业会计准则》之我见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