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一体化信息建设

2017-03-27 15:24靳霞
中国总会计师 2017年2期
关键词:预算一体化财务管理

靳霞

摘要:任何一家企业为了确保其长期稳定发展,都会采取积极有效的预算管理手段,对企业的经营成本以及财务风险等进行控制和监督,才能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资金链不受影响。目前,大多数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对预算管理并没有予以充分重视,从而导致了预算管理无法发挥出其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所以,必须建立完善的以预算为核心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严格的按照要求进行企业预算管理的监控、分析,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程序化、标准化以及透明化,才能从根本上避免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超预算等不利于企业发展的现象出现。本文主要就建立以预算为核心的企业财务管理一体化信息建设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讨。

关键词:预算 财务管理 一体化 信息建设

所谓的预算管理就是企业对将要发生的业务的预算、筹资预算、财务预算、资本支出预算等进行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业务预算一般主要就是在进行基本业务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预算,这一内容根据企业业务类型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资本支出预算则指的是企业对其场外投资等相关业务所需要的费用进行的预估。筹资预算主要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需要的资金来源进行预测以及规划,这些内容主要由长期借款、短期借款、股票、应收款以及债券发行等几方面组成,财务预算主要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先进流量以及最终的生产经营成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然后对企业的现金流量进行长期规划。

一、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一)增加预算执行的执行力度

就企业财政预算而言,在经过相关法定程序批准之后,才能作为企业年度经费收支的计划实施,同时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都应该将这一计划的内容落实到位,在确保相关收入按时到账的前提下,按照预算计划支出所有经费。但是就目前而言,由于企业的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都是各自独立运行的,所以导致了企业预算无法按照要求执行,甚至出现超预算、无预算等问题。如果可以将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有效地整合在一起,那么企业所有的费用支出活动,都可以通过相应的软件完成,这样不仅严格按照要求执行了相关的预算,同时也有利于会计核算的复核、核算,从根本上提高了企业的财政预算管理效率。

(二)提高会计事前监督意义

严格来讲,会计监督可以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等几种方式。但就实际的情况而言,大多采取的是事后监督的方式,而事前监督的作用则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如果实现了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一体化的话,那么就可以将会计事前监督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只要相关预算符合会计核算的要求,会计人员就会按照相应的核算程序进行入账报销,否则将不能进入最终的会计账目,这样不仅可以将会计事前监督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同时也为企业财政预算的有效执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提高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

企业财务工作主要包括了会计业务、出纳业务、预算业务、资产管理、工资薪金等各项内容不同的业务。而预算管理不仅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同时也将会计业务的基础性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但是很多企业的预算在执行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执行不严格的问题,从而导致了企业预算管理效率相对较低,对企业的長期稳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实行企业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一体化之后,不仅从根本上降低了以上问题发生的几率,提高了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和会计核算业务的水平,同时也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提升财务管理纪律的严肃性

预算管理作为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因素,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必须严格的按照预算确定的目标和任务,科学合理地使用相关的费用。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违反预算管理制度的问题,这样不仅为腐败问题的发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使得企业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企业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一体化制度的实施,不仅彻底消除了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超预算、无预算等问题的发生,同时也降低了各种违反财务管理规定问题发生的几率,促进了企业反腐倡廉各种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二、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一)预算管理系统和其他系统协调性较差

目前,很多企业为了确保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都制定了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资源管理计划,同时在企业的内部以及不同的部门进行ERP管理的推行。但是由于ERP系统的管理相对复杂,同时企业内部系统的运行和各个部门进行联机整合的过程中,无法与企业的预算管理系统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导致了这一系统在企业的长期计划的制订以及具体措施的实施中产生的积极作用也就无法有效发挥。

(二)预算管理系统信息化技术程度较低

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评价等各个阶段是预算管理控制的主要内容。如果企业在执行预算业务的过程中,没有信息技术支持的话,那么企业的预算管理流程将无法顺利实施。而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引起的。首先,预算编制科学性欠缺。很多企业都将过去的预算数据作为基础,和当月的预算支出技术进行比较,这样做出的预算编制就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其次,预算审批流程存在较大的主观意识。很多企业的预算审批采取的都是企业负责人审批的方式,这种审批方式由于没有技术审核支持,从而导致审批内容无法得到信息系统的及时纠正。最后,预算评价控制能力相对薄弱。很多企业在实行预算评估措施时,都是在经济活动之后,这样就会导致经济活动以及预算执行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称,降低了预算管理的约束力,同时也没有发挥出预算管理控制预算成本的作用,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

(三)预算管理在整个企业经营活动中覆盖程度低

当前,很多企业在财务控制上,主要是对收支预算进行控制,其控制范围较为片面,未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为了促进企业预算控制成本和防范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企业必须将全部的经济活动统一纳入预算管理工作中。但是由于很多企业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很多无法预知和确定的项目,进而较容易导致经济支出以及经济的收入存在很大的浮动,因此在进行年度预算编制中,对于其准确度就很难进行预测,从而提高了企业预算管理和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

三、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一体化优化措施

(一)进行财务办公自动化的整合,优化财务管理系统的协调性

如果要建立一体化的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将企业的预算管理保证在核心的地位,在ERP系统基础之上,需要利用ERP的自身的优势,对企业的财务系统、预算管理系统以及人力资源系统和科研管理系统、销售系统等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协调,同时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进行的采购、基建、科研、费用报销等一整套相关的系统进行严格的执行,保证企业的财务部门在企业预算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企业内部其他部门所提供的信息,对企业预算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从而发挥出预算管理在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二)优化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

对企业的预算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建设,不仅可以转变企业预算管理的工作方式,同时也是预算管理精细化发展的关键。首先,需要将企业的日常经营以及全部的经济活动,进行详细的预算分析,并根据不同的经济活动的类型,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与之相应的预算管理模型,然后再根据所涉及的预算管理模型进行参与经济活动收支情况的预算,从而确保企业预算数据科学性与有效性的进一步提高。其次,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优势,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完善的企业预算审批系统。也就是说,根据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提供的信息数据以及预算审批负责人的审批权限,对企业预算金额进行严格的审批,一旦发现不符合要求的预算申请,审批系统会自动退回要求其进行相应的修改,直至其符合要求才可以通过相应的预算审批,才能确保企业预算审批始终保持权威性与严格性。只有严格地执行预算审批系统的各个环节,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违反预算管理制度现象的出现,促进企业预算管理约束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三)强化预算管理经济活动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参与的人和经济活动都有产生财务风险的可能。因此,严格地执行企业预算管理制度的相關规定,不仅可以有效地监督管理企业参与的相关经济活动,同时也实现了对所参与经济活动收支准确预测的目的,从根本上降低了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风险发生的几率。

(四)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素质

随着企业财务会计领域信息化建设的深入进行,财务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已经成为制约企业财务管理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所以,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必须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才能满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要求。首先,财务会计业务素质必须过硬。要求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必须是大学本科专业且取得了财务会计中级职称资格。其次,熟练运用各种信息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时代的来临,为了满足企业对财务会计人员提出的要求,作为财务会计人员必须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并熟练掌握相关财务软件的应用。最后,进一步拓宽相关领域的知识。要求财务会计人员必须掌握与企业财务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类学科的基础知识,才能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稳步提高。

四、预算管控下的财务管理一体化建设内容

(一)预算维度设计

企业在执行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根据企业预算管理的相关制度,科学合理地设计预算管理的维度,并以此为基础严格执行企业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评价、调整等过程,才能在确保实现企业预算动态管理的基础上,有效地降低预算过程中超预算行为发生的概率。

(二)进行费用控制平台的建设

将预算管理作为费用建设平台的核心,然后利用先进的技术对企业进行全民的费用控制,同时将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对预算管理流程和审批权限的统一管理,为企业预算执行效率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实现预算动态监控

利用企业的预算监控系统,对企业的相关预算费用进行申请并进行执行,对其进行全面的监督和全面的分析,有效地控制超预算现象的发生,同时也实现了对预算超支情况的科学分析和判断,并以此为基础对预算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确保企业预算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从根本上促进了企业预算管理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采取的预算管理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企业经营的成本,预防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但就目前而言,大多数企业都存在着预算管理控制不严格、约束力较差等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导致了企业预算管理制度无法有效执行,同时也丧失了其监督控制预算超支行为发生的积极作用。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企业预算管理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企业预算管理的透明化管理,才能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符合预算审核标准和要求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从而确保企业预算管理有效性的进一步提高,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振东.施工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构建及实施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

[2]毛烨文.财务共享服务应用及持续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6.

[3]刘强.ERP环境下A发电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6.

[4]张剑波,张若宁.信息一体化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创新[J].财会通讯,2016,(17):54-56.

[5]钟琼娥.浅谈医院数字化建设中的财务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6,(23):210-313.

猜你喜欢
预算一体化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工程项目预算控制的完善及相关问题阐述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