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绘本,有故事的童年

2017-03-27 01:14夏玲燕
师道(人文) 2017年3期
关键词:绘本创作老师

夏玲燕

创意绘本,有故事的童年

夏玲燕

黑格尔说: “美是人类最早的老师。”为全面培养具有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表达美、传递美的真爱孩子,丰厚孩子的真爱情怀、艺术素养,塔山小学大力推进艺术创新课程 “创意绘本,有故事的童年”。

“创意绘本”,就是从孩子的视角出发,通过大胆的想象,用丰富的画面,简洁的语言,通过一幅至多幅的画面,将生活中的美,以绘本故事的形式进行表现。

“创意绘本”,可以让孩子把自己生活中的发现,用连贯的故事进行展示。既可以用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用学过的美术技法去表现美,用心灵去感受故事中的德育美,又可以在创编的过程中,记录自己有故事的童年。

一、初期探究,山重水复疑无路

2014年9月,塔山小学确立艺术创新项目为 “创意童年绘本”。我们首先通过美术课堂对学情进行摸底,结果发现90%的孩子对于绘本创作的了解几乎为零。对孩子来说,要完成一本自己主编、主画的绘本故事,实在是太难了。画什么?怎么画?用什么画?这些绘本创作的关键问题都与孩子的年龄、经验、能力等客观原因息息相关。在这样的基础上,推行创意绘本,无疑给老师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困难是解决问题的方向,我们根据学情,对创意绘本的目标、内容进行了研讨。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水平,确定了绘本推进十二字基本方针: “读绘本,重普及,定内容,促提高”,夯实孩子们创作绘本的基础。

(一)读绘本,重普及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全面了解创意绘本,我们建构 “5+30+5课程模式”,利用课前5分钟的名画赏析时间,与孩子们分享精彩的绘本故事,一是欣赏名家作品,二是欣赏老师的创作。

通过欣赏,孩子们发现: 《大脚丫跳芭蕾》,画面颜色的变化竟然可以表现人物的心情; 《千万别让鸽子当司机》,小鸽子也和我们做一样的傻事; 《别忘了带绘本》,老师竟然把我们的故事编成了绘本……

在大量阅读绘本故事的同时,孩子们既欣赏了名家名作,又于润物无声中逐渐了解了绘本创作的三大因素:人物、情节与构图设计。

(二)定内容,促提高

创作源于生活,为培养孩子发现美、表现美、创作美的美术素养,我们将孩子的生活,作为绘本创作的素材。喜欢的小动物、种植的小花草、生活中的奇闻趣事、四季的变化等,一切皆可入画。

孩子们是聪慧的,越来越多的孩子敢于用笔去表现自己的情感,传递对生活的热爱。

一年级小朋友创编的作品 《我的新朋友》,虽然只有四幅,情节简单,构图稚嫩,却独具新意,把自己和好朋友快乐的一天,画到了绘本中。

初期探究历时一年半,在老师们的全力研究、推行下,有半数以上的孩子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思设计,创编自己的绘本故事了。

一年级作品 《我的新朋友》

二、目标导航,柳暗花明又一村

可是,在第二轮的研讨中,我们发现仍有多数孩子不善于从生活中观察美、发现美、表现美。绘画作品存在不少问题:内容粗糙,德育、经典因素挖掘不够;技法单一,缺少有针对性指导。此外,由于缺乏成体系教材,容易出现知识传授不到位等问题。

面对问题,我们经过老师研讨、与家长一起研讨等形式,坚信只有将目标梯度化、序列化、具体化,才能使绘本创作之路走得更远。

(一)修订目标

我们对创意绘本的目标与内容进行了二次梳理,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按照由低到高的原则,分别从能力、方法与情感三方面确定了创意绘本的总目标及年级目标。不同的年级可以通过不同的技能方法及表现形式加以创作。低年级段采用色彩平涂的技法用4个或4个以上的画面来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中、高年级段采用叠色和渐变色、复色和对比色、邻近色等综合运用的技法,用5个以上的画面来表现有连贯性、逻辑性的故事情节。

分年级的情节目标,考虑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发展区域,打造了更加立体多元的创作环境,孩子们的绘本创作有法可依;老师们的绘本教学也有章可循。

(二)充实内容

在不断梳理绘本目标的同时,也拓宽了老师们的思路,我们在绘本创作素材中融入学校的真爱特色、德育活动与经典诵读,将各年级的绘本创作内容进一步充实。绘本内容分为必选与自选篇目,给孩子搭建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如:一年级的 《习劳篇》,与我校的德育活动 “习劳”相整合,让孩子把自己 “习劳”的过程画下来,在创编的过程中,理清自己的思维,收获成长的喜悦。

经典文化课程 《二十四节气》,作为我校开发的综合实践课程,自然是最好的绘本创作题材,孩子们根据自己的了解,创编二十四节气绘本,让二十四节气真正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三)创编教材

理清了目标与内容,创意绘本教材的编写自然而然便水道渠成。如何实现绘本目标?需要老师在课堂30分钟主体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哪些内容的授课?针对这些实际性的问题,老师们再次回归美术教材,通过多次研讨,将绘本教学与教材内容进行整合,编写了新的创意绘本教材,打造创意绘本课程。这对老师们的绘本教学,做了进一步的规范。

三、能力培养,大珠小珠落玉盘

随着创意绘本活动的不断推进,我们对如何利用绘本培养孩子艺术核心素养的思路越来越明晰。创意绘本,看似简单的小小创作,却为孩子的各项能力培养,搭建了扎实可行的平台,艺术核心素养有了落地前行的渠道。

(一)审美能力培养

Fig. 2 show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depletion region in the linear regime.

我们基于课堂美术技能的培养,从线条、色彩、构图等专业知识方面,对孩子的审美进行指导。同时,在创作绘本的过程中,通过绘画、剪贴、编结等不同的形式表现,为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创造表现机会。

(二)观察能力培养

要表现美,必须有对生活的细心观察,我们在绘本内容的选择上,分别从短时、长时、单点、多点观察几方面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一棵树的生长,一年四季的变化……这些以连续性发展为主题的绘本故事,在孩子观察的基础上,更注重持续性观察能力的培养。

《种子的成长》绘本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孩子美好的心灵世界。逐渐长大的种子,有了家庭的小鸟,四季服装的变化……细细品味,每一幅画面,每一个细节,都蕴含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

(三)情感能力培养

创意童年绘本,以爱为根基,从三爱维度,以不同的主题、选材,拓宽了孩子关注生活的角度。每一个绘本故事的创编,都源自孩子内心纯真的世界,在创编故事的过程中,充分挖掘真爱德育因素,体现绘本以德育人、以美育人功能。

(四)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经过由低到高主题绘本的创编,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循序渐进的提高。

(五)表达能力培养

一个新的绘本故事的诞生,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信心与动力,希望与身边的同学、老师、亲人共同分享,这必须要经过 “新书推荐介绍”的过程。怎样把自己的故事讲明白,需要孩子在创编的基础上,学会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将故事完整地讲述给大家听。新书推荐介绍活动,提高了孩子口语表达的能力。

同时,我们将优秀的绘本作品改编成课本剧,在创编与表演的过程中,为孩子提供立体的沟通、表达场,将美再次延续到孩子的生活中。

夏婉婷同学,创编了 《美丽的孔雀》绘本故事,讲述了一只小黑孔雀为了抢救被大火困住的同伴,而失去了自己的羽毛,最终被评为最美丽孔雀的故事。作品告诉我们,美不在外表,而在心灵。因为画面丰富,内容感人, 《美丽的孔雀》被评为优秀绘本故事,并创编成绘本剧,参加校级展示活动。

童年绘本的赏析、表演,为我校的口语表达提供立体展示平台,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有显著提高。

《美丽的孔雀》绘本故事节选

(六)治愈能力培养

绘画的过程是卷入左右脑的过程,创造本身就是疗愈性的。在绘画的创作过程中,可以使内在的情感与需求得以呈现,并在绘画的过程中得到疏解与满足。

我们还将曼陀罗心灵绘画引进绘本故事,通过绘画,可以帮助孩子矫正不良的习惯,如注意力不集中等。当发现孩子的绘本中出现了不良的思想因素时,还可以借助作品交流,帮孩子疏通引导。

四、行走收获,直挂云帆济苍海

为了全面打造绘本创作的空间,我们将绘本由课堂延续至课外,与学校的各项重大活动结合,举办童年绘本发布展、小艺术家个人展等,使孩子一年四季浸润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快乐成长。

如今,孩子的绘本作品已经集结百余册,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也日渐丰富。孩子的想象与表现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有的孩子擅长画童话故事,读过的 《白雪公主》,成了自己创作的主题;有的孩子擅长画经典,学过了京剧脸谱一课,便创编了经典京剧绘本 《包公审瓜》;有的孩子擅长画古装, 《金陵十二钗》 《汉服系列》,让我们看到孩子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有的孩子擅长画百科, 《本草纲目》知识绘本系列,让我们大开眼界,增长知识。

随着创意童年绘本工作的不断深入,童年绘本就像一颗种子,通过艺术课程与孩子的童年生命发生连接与对话,从一个图画书故事到一个教育理想,引导和激发他们成为独立自主的创作者,让每一个孩子的童年都绽放出七彩阳光。

(作者单位:山东威海市塔山小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猜你喜欢
绘本创作老师
绘本
绘本
绘本
《一墙之隔》创作谈
老师,节日快乐!
创作随笔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