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平台打基础 虚功实做见成效

2017-03-28 06:01连云港市社联
大陆桥视野 2017年3期
关键词:孝德连云港市社科

文 / 连云港市社联

拓展平台打基础 虚功实做见成效

文 / 连云港市社联

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社科专家的积极支持下,连云港市社联立足实际,开拓创新,各方面都实现了新突破,获全国大中城市先进社联、全省社科工作创新奖和决策咨询奖、全市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

一、借力联合创新打造智库品牌。一是练好“内功”,创新成立国内首个智库行业协会。整合全市智库资源,创新成立连云港市智库业协会。成立智库类行业协会在全国尚属首例,此信息收录于《光明日报》中国智库第一期月度大事记,被全国60多家媒体刊用。围绕重点课题,发动智库成员开展联合攻关和深度研究,创造条件推动政智对话。二是强化“联合”,发起成立全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智库联盟。创新谋划并发起成立全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智库联盟。6月,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和32个城市社联的80多名领导专家在连召开成立大会,明确将秘书处常设在连云港,发表了智库联盟连云港宣言。组织全国“城市治理现代化与新型智库建设”高层论坛,邀请著名政治学家俞可平来连作专题报告,省社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德海出席并讲话。创办智库联盟会刊《大陆桥视野》(公开出版月刊),刊发最新研究成果30多篇。市委书记专门批示肯定“此项工作抓得有特色、有成效,开了个好头。”,新华网、光明日报等100多家媒体聚焦报道,智库联盟影响不断扩大,相继又有11个城市社联加入,目前已增至44个成员单位。三是借力“外脑”,在连建立中国社科院知识社会研究基地和“一带一路”研究基地。借助中国社科院研究优势和淮海工学院高校力量,共建中国社科院知识社会(连云港)研究基地和“一带一路”(连云港)研究基地,成立管理机构,设立专家组,每年明确重点课题,联合攻关,推出一批重要成果,利用中国社科院内参平台,向中央、国务院领导报送,着力打造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型智库品牌,省社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德海出席基地成立大会并作专题报告。

二、紧扣全市大局提升决策咨询实效。一是首次开展市委书记市长圈定重大课题等应用研究资助项目。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设立全市决策咨询研究专项资金每年40万元。首次采取市委书记、市长圈题、市委常委命题和市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出题等形式,确定全市应用研究课题资助项目68个,对重大、重点、一般课题分别资助2万元、1万元和5千元,推出了一批研究成果,召开由市委市政府领导参加的市重大应用研究课题成果汇报会,推动政智对话,促进成果转化应用。二是大力推动研究成果转化。用好用足全市社科成果专报平台《决策内参》,编辑23期报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8项成果获市领导批示。编辑出版全市社科应用研究文集《连云港智库(2016)》,许多对策建议转化为政府和部门决策。三是承担省部级研究课题。申报承担年度省重大应用研究课题1项、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课题3项、省专项课题11项。此外,连云港市社科界还成功申报承担了2项国家级课题。以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等研究基地为依托,开展重大社科课题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四是大力推进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省级国家东中西区域示范区研究基地承担3个课。推出一批理论研究成果,编辑出版30多万字的全市理论研究成果集《连云港社会科学(2016)》。五是开展省社科奖推荐申报和市社科评奖工作。全市申报360多项,其中获省二、三等奖11项,评选市优秀社科成果奖110项。

三、拓宽思路深化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一是组织全市社科界首届学术大会。以“树立新理念 建设新港城”为主题,分别举办市级学会、县区和高校专场10余场,打造了全市学术交流的新平台。二是举办第二届中国·连云港西游记文化高层论坛。市社联会同宣传部、文化局和《江苏社会科学》杂志共同承办。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主编方宁,省社联副巡视员金晓瑜、《西游记》研究专家李洪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竺洪波等30多名两岸专家,通过高端对话深入探讨西游记文化的区域特征,对连云港市的西游记文化与创意产业发展进行深入的交流研讨。三是举办中国·连云港孝文化节。活动通过全球网上孝文化火炬传递、表彰孝子孝女孝星、举办专场文艺演出和国际论坛等多种形式,持续半年时间,在全球引起较大反响。10月,2016中国·连云港孝文化高层论坛举行,联合国和平大使、世界孝德文化协会名誉会长、美籍华人罗怀涛,中华孝德文化联谊会会长、世界孝德文化协会会长徐景荣等国内外知名孝德文化专家学者出席会议,盛赞连云港市为研究传播中华孝文化作出的积极贡献。与会专家围绕弘扬中华孝文化进行了热烈交流。中华孝德文化联谊会、世界孝德文化协会授予连云港市“中华孝德传承示范基地”称号。四是改版社联会刊。将《连云港论坛》改名《新研究》,对栏目进行大幅改版,面向全国全面扩大征稿的范围,有力突出了其理论创新性与应用针对性。

四、搭建平台推动社科普及深入人心。一是精心组织社科普及宣传周活动。集中举办宣传周开幕式,市县区社联、学会、社科普及基地协调联动,开展各类社科普及活动300余场,受益10万多人次。二是建立社科志愿者队伍。9月召开连云港市社会科学普及志愿者协会成立大会,发动全市社科普及志愿者积极开展社科普及宣传工作,有力推动社科知识普及。三是打造“港城社科大讲堂”品牌。围绕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邀请高层次学者开展专题讲座,每季度至少推出1期,全年举办6场,引发强烈反响。四是推出一批社科普及读物。推出《优生优育》《创业就业》《投资理财》等系列口袋书,在各县区、各有关单位发放3万余册。五是提升社科普及基地建设水平。获得国家级社科普及基地1家。加大对全市23家市级社科普及基地(含省级基地8家)的资助力度。今年,在获得省社科联10个示范基地项目资助的同时,市社联也资助了10个基地项目,资助力度在全省地级市中排名靠前。

五、严格履行职责强化社团服务和管理。一是注重在加强社团党的建设上下功夫。今年在市海洋文化研究会、社科普及理论研究会、羽山学会设立了党支部,在市民俗学会、市孝文化研究会成立临时党支部,实现了业务指导与党建工作统筹协调。这是在全国地级市中的率先探索和创新。二是注重在搞好服务上下功夫。积极为社科类社团开展学术研讨、对外交流活动提供平台、创造条件,大力推进一级学科类社团建设,已成立市哲学与社会学学会、政治学会、公共管理学会、管理学与教育学学会、外国文学学会、艺术学会等8个市级学会。举办秘书长培训班一期。三是注重在加强管理上下功夫。严格按照市社团管理有关规定,对换届和新成立的社团,严格领导班子拟任人选报批制度,对举办各类社科研讨会严格履行报批手续,加强各社团的行业自律和行为规范。

六、创新组织方式推动社联自身建设。一是制定印发《连云港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这是连云港市印发的首个社科规划,为十三五全市社科发展定出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二是在全国率先建立领导机构工作新体制。制定出台市社联常委会工作规则,在常委会中内设决策咨询等9个专门委员会并明确工作职责,由主席、副主席和常委分工负责。各专门委员会在常务委员会领导下分别开展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并定期报告。这在全国社联系统还是首创。三是加强社科领域基础建设。对“连云港社科网”进行改版提升,开通“港城社科”微信公众号,成为社科信息发布和信息共享的重要载体。四是加强社科队伍建设。通过召开全市社科界学习习总书记“517”讲话精神座谈会、举办专题讲座和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开阔干部视野。提升社科队伍思想业务水平。五是加强社科组织建设。推动淮工、师专等五个高校相继成立社联。市社联成立机关党支部和退休干部党支部,在此基础上成立市社联机关党总支,加强市社联机关和所属市社科类社团党建工作。六是切实加强社科宣传工作。光明日报、新华网等中央媒体多次聚焦报道市社联有关活动,《连云港日报》分别有三个专版宣传社联工作。

猜你喜欢
孝德连云港市社科
社科成果展示
孝德教育与学校德育结合的必要性
“润物细无声”
弘扬孝德文化,倡导校园新风
西安交通大学社科三刊简介
我校首次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
《莲年有鱼》
学习母鸡
小学“外养内构”孝德教育模式的建构及思考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