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017-03-28 15:18洪岩
青年时代 2017年7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

洪岩

摘 要: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人文素质教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蕴涵丰富的道德理念和人文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感,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审美能力。应重视发掘传统文化的精华,用创新的理念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这将对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引作用。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拥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广袤丰厚土壤之中,其内容博大精深、魅力无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顽强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斗争中创造出来的独有的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灵魂的基石,是多种不同的文化理念融合、发展、沉淀、传承的集合体。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文化一直保持着自身独特的风格和体系,顽强的存在着,它沉淀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准则已深深的扎根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中,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生存繁衍、发展进步、繁荣昌盛的精神力量。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最好的教科书,它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还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审美素养及道德情操。

(一)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大学是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组织载体、战略基地,它更是培养青年人人文精神的思想库。“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概括起来就是: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实现修身、治国、平天下。”人文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最为重要的精神内涵。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规范人的行为,是人类进步的精神源泉。它蕴含的人文精神可以使大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视野更为开阔,为大学生能正确的认识自我、面对人生提供多方面理性的启迪,从而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二)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爱国主义是其中最核心内容,“位卑未敢忘忧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些充分彰显了我们的先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这些文化所体现出来的高尚爱国主义情操对纠正当代大学生民族意识与集体意识淡薄、个人主义严重的不良倾向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民族特征,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世界文明史中熠熠生辉,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在润物细无声中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内心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灿烂瑰宝中,有清丽婉转的《诗经》,有波澜壮阔的唐诗宋词,有吐纳天地的四大名著,有刚柔并济、方圆适度的中国书法,有在世界画苑中独具体系的中国画。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爱好,增强大学生多方面知识的积累,提升大学生自身的修养和审美追求。

(四)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传统美德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蕴含着极为丰富的道德资源,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是以道德修养及伦理观念为主线,五常(仁、义、礼、智、信)、五德(忠、孝、节、勇、和)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对道德性的核心要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些古人留下的道德资源可以充分融合到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去,继而建立起大学生正确的道德行为准则,使大学生始终将道德理性作为心灵支柱,在人生的道路上守住做人的浩然正气。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在教学组织上采用有效措施促使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当前将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纳入到大学生人文素质课程养成计划的高校很少。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高校肩负立德树人的重任,对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社会义务。 (1)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开设传统文化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并依据教学计划实施跨学科选课,使学生在交叉的学习中提高综合素质。(2) 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师资队伍建设。高校教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授者,因此,高校要重视对优秀师资队伍的打造。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应该做到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那么就需要教师既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要具有优秀的道德修养。一方面,高校教师尤其是传授传统文化的教师要自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更新观念,利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来解决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现时问题。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高尚的人格示范引领大学生。高校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从事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教师的专业水平。比如,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开阔他们的视野;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研究,从学术角度的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从课程改革的角度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课程和专业课程科学的融合、渗透。(3) 组织教师编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在编写教材中要注重深厚、稳重的传统性,还要具有现实性和创新性,以利于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促进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课堂学习只是大学生生活的一种状态,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热情洋溢、对世界充满了探索欲望他们的生活更充实。高品质的课外活动能够对大学生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应该深入到他们的课外生活中去。 (1)举办中国传统文化知識讲座、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文化艺术节等活动。(2)开展阅读国学经典和历史名人典故活动,使学生在阅读国学经典、仰慕历史名人的过程里,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3)课外实践活动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将学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内化。事实证明,亲身经历的事情才能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人文素质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的习得,而是要让学生真正的吸收转化,从而指导他们今后的生活实践。因此,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走入社会的机会,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有意识地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参照传统,处理人际关系,应对发生的困难,使学生在实践中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有效运用新媒体吸引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当前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移动通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这个时代的到来,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些新鲜媒体的出现,丰富了传播载体的形式,也为高校在大学生中传播传统文化带来了许多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传播模式、传播环境,在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以及生存样态。大学生是新生事物积极的接受者,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中普及的优势,有效规避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利用其吸引力强、覆盖面广、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的优势,深入、透彻地把握传统文化传承规律和新媒体传播规律,有效做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工作,这是急需高校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海波.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现代人格重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9):51-52.

[2]刘世红.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J].江苏高教,2010(2):133-134.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大学英语课堂中以语篇材料为载体的人文素质培养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