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唯住是图,城镇以人为本
——2016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

2017-03-28 03:56
城乡建设 2017年1期
关键词:示范村空间规划违法

房屋唯住是图,城镇以人为本
——2016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

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

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

要深入研究市场变化,理解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着力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健全要素市场,使价格机制真正引导资源配置。

去房地产库存,降各类交易成本

去产能要紧紧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通过处置僵尸企业来达到去产能的目的。去库存方面,要坚持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重点解决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过多问题。把去库存和促进人口城镇化结合起来,提高三四线城市和特大城市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高三四线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去杠杆要在控制总杠杆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

降成本要在减税降费降要素成本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的交易成本,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降低物流成本,要提高劳动力的市场灵活性,同时要推动企业眼睛向内来降本增效。

补短板方面,要从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手,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要更有力、更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环节,把功夫用到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

振兴实体经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实体经济是强国之本、富民之基。中国从低收入国家变成中等收入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是实体经济,今后要跨越高收入国家也只能和必须依靠实体经济。这一战略思想必须坚定不移,不能有丝毫的动摇。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振兴实体经济进行了突出、明确的安排,包括形成比较优势、加强创新、改善营商环境及推动市场公平竞争等。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要在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

防控金融风险

要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扩大开放,稳定民营企业家信心。要加强预期引导,提高政府公信力。

疏解特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

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要加快住房租赁市场立法,加快机构化、规模化租赁企业发展。加强住房市场监管和整顿,规范开发、销售、中介等行为。

同时,要继续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要深入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继续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三大战略。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来推动新型城镇化,最终平衡“人口”“土地”“城市”之间的关系。

五部门决定创建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活动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和农业部5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在“十三五”时期开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创建活动。

创建的示范村分为保障基本示范村、环境整治示范村和美丽宜居示范村3类。保障基本示范村应因地制宜改建或新建基本生活设施,实现基本安全保障、基本生活保障和基本卫生保障。环境整治示范村应已完成村庄环境整治,在污染有效控制、公共环境整洁和管理规范有序3方面取得成效。美丽宜居示范村应达到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等相关要求。

示范村创建由市县住房城乡建设、党委农村工作综合、财政、环境保护、农业部门按照要求,向省级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提出申请,省级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组织评审后,报住房城乡建设部。5部门复核各地推荐名单和申请材料,并抽选部分村庄进行第三方现场核查。示范村名单由5部门联合公布,中央财政为每个示范村安排补助资金100万元。

《全国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5-2020年)》发布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印发《全国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5-2020年)》,全面贯彻落实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年)》,切实加强城市生态保护,稳步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完善城市生态功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促进城市转型发展

2016年12月1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了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现场会。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陈政高出席会议并讲话,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在会上致辞。

三亚市政府在会上详细介绍了推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做法和经验。三亚市以治理内河水系为中心,修复城市生态体系;以打击违法建筑为关键,破解城市修补难题;以强化规划管控为重点,优化城市风貌形态。在生态修复方面,实施山、海、河三大修复工程;在城市修补方面,打好六大战役:拆除违法建筑、整治广告牌匾、改造城市绿地、协调城市色彩、实现夜景亮化、改造城市天际线和街道立面。

陈政高强调,要深入理解城市“双修”的重要意义。实施城市“双修”,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需要,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对国外城市发展经验的充分借鉴。下一步,各地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推进城市“双修”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强省级空间规划管理

2016年12月2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了省级空间规划工作会。云南省委书记、省长陈豪,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云南省副省长刘慧晏出席会议。安徽、江西、海南、云南、西藏、陕西、宁夏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以及宁夏自治区规划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参会并作交流发言。

会议充分肯定了各地积极落实中央精神、主动作为率先开展省级空间规划工作,积极探索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取得的成效。一是站位高、行动快,积极推进省级层面空间规划工作。二是以城乡规划为依托,形成空间规划一张蓝图。三是加强部门合作,创新工作模式。四是面向规划管理和实施,探索空间信息平台建设和管理机制改革。

黄艳副部长指出,省级城乡规划管理部门要尽快建立起省级空间规划信息管理平台,立足平台加强规划的审批、评估与实施监控工作,全面系统推进规划工作改革;要加强空间分类研究,研究“三区三线”划定的技术标准,特别是研究非建设用地内的管理制度、规则与政策;要健全规划的分级管理制度,要加强省级城乡规划部门的规划管理职能,健全自上而下的规划审批与监管制度,要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全域、全覆盖的管控作用。

住房城乡建设部督办六地违法建设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必须尊重、遵守,违法建筑必须治理,违法建设必须根治,违法建筑治理的进度和时间节点必须明确。2016年12月12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重点违法建设项目督办会议,针对深圳、兰州、昆明、南昌、南宁、保定六市的违法建设项目,提出了上述明确要求。

会议要求,对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各省(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及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态度坚决,对违法建设要抓紧处理到位。要加大对严重违反城乡规划、影响城市安全及损害城市公共利益等重点案件的查处力度,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同时,要做好违法建设摸底排查工作,全面掌握情况,把工作做细,把情况搞清楚,分门别类依法妥善处理。要做好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争取广泛的群众认同和舆论支持。

猜你喜欢
示范村空间规划违法
刑事违法所得追缴的两元体系构造
一起多个违法主体和多种违法行为案件引发的思考
打造高品质流翔高钙对比示范村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这份土地承包合同是否违法?
银河空间规划委员会
贵州将建10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
空间规划的海外经验探讨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思考与展望
如何有效查处“瞬间交通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