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墙面信息的文化传播功能解读
——基于对石龙村的实证调查

2017-03-28 18:21潘琳
传播力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照壁石龙白族

文/潘琳

一、作为媒介的墙面

传播媒介是指介于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扩大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任何传播媒介必须由物体、符号和信息三大要素构成。[1]建筑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说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都在发挥着它的媒介作用。墙面属于建筑的一部分,墙面作为媒介虽不如传统媒介传递信息的受众面广,信息量大且时效性强,但是墙面向受众传递信息时也有着自身的特点。当下,我们进行信息传递和获取的途径已然极大地丰富了,但是墙面作为媒介在城市或者农村作为信息传播的方式越来越被广泛运用。

二、石龙村概况

石龙村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沙溪镇所辖的一个行政村,深处石宝山腹地,距离宝相寺约2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沙溪22公里,距剑川县城30公里。石龙村四面环山,海拔较高,平均海拔2500米左右,全年整体气温偏低,年平均气温只有10度左右,过去一直是全县高寒贫困山区之一。也许是由于封闭的地理位置和独立的生活环境,田野调查期间我们都有感于石龙淳朴的民风和村民朴实厚道的品质。

三、石龙村墙面的文化传播功能分析

(一)石龙村墙面壁画:民俗文化的传承

民俗文化作为民族艺术的发源地,孕育了民族艺术的发展,石龙村壁画创作寻求本土之路的号召,源于生活,表现生活,壁画的题材以直接或者间接反映白族人们文化生活为主,同时又扎根于白族传统文化,保持了白族民族风格的传统精神,在批判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炼出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壁画的创作过程。

霸王鞭舞是白族地区常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无论是节庆祭典或是闲暇十分,人们都喜欢以此为娱乐,石龙霸王鞭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所以被以村名单独命名。随着时间的流逝,石龙霸王鞭舞的老一辈艺人们相继去世,李定鸿老人是霸王鞭舞传承人中最年长者,然而这位老人也于2008年离世。石龙霸王鞭舞的新一代传承人——李定鸿的孙子李繁昌,为了纪念自己的爷爷,便在自己家的外墙上,请老师按照爷爷的样子作画,以此表达对老人的敬爱和思念。

(二)家庭“照壁”装饰壁画:空间教化的载体

居民建筑是民族文化的符号,白族是我国最注重居民建筑的民族之一。白族家庭建筑讲究“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是白族建筑中最常见最典型的形式。

白族人民除了在意照壁的造型之外,还特别注重照壁的装饰。装饰从来都不只是表达简单的艺术性,在这些装饰下面蕴藏着许多寓意和题材,这些题材凝聚了白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可以体现出屋主的社会地位、性情品德、家风教育等,潜移默化中起着空间教化的作用,成为了白族居民建筑的一个象征。通过对石龙村照壁的考察,发现祈福类的装饰图案有很多。比如一些代表吉祥如意的文字,如“福”,“紫气东来”等。另外还有象征着多子多福的葡萄、代表着平平安安的竹子,以及代表花开富贵的牡丹花和一些常见的动物,如鹤、鱼等。这些植物和动物以及文字的共同特征就是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代表了个人的精神追求,为生活增添一种情趣,人长期在这种环境下生活,受其熏陶,自能修身养性。

(三)石龙村小学校园壁画:校园文化建设的体现

壁画艺术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在校园中更多的是被用于发挥美化环境,为校园注入人文精神,进而提升文化品位等作用。石龙村仅有一所学校,名为石龙泳沧小学,学校墙面的壁画标语等都是为了突出校园文化建设,不同表现形式的壁画在校园中的不同角落,都有着它们各自的文化内涵。校园壁画作为小学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内容与形式不仅仅是审美,重要的还是认知和教育,石龙泳沧小学以关注学生精神需求、弘扬人文关怀和文化熏陶为主题的艺术思想成为石龙泳沧小学校园壁画的价值主流,比如校园里十二生肖的画像和有关成语故事的图画、带有配图的《咏柳》、《小池》、《菊花》、《梅花》诗词等,从而创造出和谐、轻松的学习生活氛围。

(四)公共空间的私人表达:“李年甲”个人涂鸦

纽约市立大学的学者爱德华在《世界百科全书》中写道:“‘涂鸦’经常写在公共厕所、公共建筑的墙上,或公园的石头上,有些单字和词组不甚健康;有时只是写人的名字,也有关于性的,还有很多是政治口号。”在石龙村石龙泳沧小学的外围墙上面有很多这样的涂鸦,如:“敬老院院长欠我钱不还八百五十元,腊月。。。”云云。后来在多方询问下,得知这所有的字均出自一人之手,他的名字叫李年甲,看上去大概五六十岁的样子。据了解,李年甲这个人还是有一定的文化的,甚至有的村民认为他是全村人里面文化水平最高的。但是后来慢慢地精神不太正常了,甚至有点疯疯颠颠的。村民都认为欠钱的事是他自己的臆想,都是胡说八道,所以大家都对此一笑而过。

涂鸦出现在公共空间中需要一定的载体和场所,李年甲选择的多为村中墙壁以及电线杆这些公共场地,它在客观上向涂鸦者开放,除了涂鸦者外也同样向别的村民和人群开放。但是在村民看来他在胡说八道,没有人会去探究其真实性,涂鸦难以形成公意的原因就在于它没有形成公意所需精神交往的前提:观者对其话语的理解。所以涂鸦表达的本意并不是公共交往,而更加倾向于一种“独白”,一种“寻求理解与对话的独白”,或者仅仅是一种情绪的宣泄而已。

[1] GleenG.Sparks,媒介效果研究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40-160.

猜你喜欢
照壁石龙白族
探访崇因寺残存一字琉璃照壁
灵秀俊逸的照壁山
白族扎染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鹧鸪天·游石龙水库
力量哪里去了
曲靖市档案学会倾囊相助 力推石龙村脱贫出列
白族火把节:一天星斗下人间
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照壁
山西大院照壁掠影
大理白族扎染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