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认的研究

2017-03-29 08:31王丹刘畅
中国德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大学生

王丹?刘畅

一、问题与方法

当前,我国进入改革的深水区,同时也面临着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尤其在思想文化领域,随着各国文化交流新形势的形成,社会上逐渐呈现出社会意识、价值观多元化的特点。甚至“物化生存”“利益分化”“文化植入”等西方不良价值观在我国取得了较高的认同。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文化新形势下凝聚社会共识的过程。它深刻地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是对思想文化领域的新要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如今,整个社会都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能否正确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大学生由于刚刚步入成年,社会经历、价值观尚未成熟,加之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价值观的影响。目前,高校学生普遍为“90后”“95后”,他们个人本位价值取向明显、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国家的思想文化建设非常必要。

近年来,国内已发表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相关的研究论文近万余篇。这些研究成果主要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历史渊源、基本内容、特征与功能、构建的方法与途径等内容。同时,也已出版多部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书籍著作,如: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李建华专著的《和谐社会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华西专著的《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建设》、江传月等著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观研究》、董朝霞专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教育研究》、葛洪泽专著的《重建精神家园》等。

关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研究,国内学术界研究成果较少,大多均是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议与构想,缺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具体测量和调查。比如,学者李斌雄、张小秋认为,要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就必须尊重价值认同的规律,注重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注重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在准确理解、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精髓的基础上,躬行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者冯霞认为,针对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差异的本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创新教育载体、优化教育环境、拓宽实践渠道,努力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當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本次调研过程中,采用随机拦访的方式,在北京某高校发放200份问卷,回收问卷总数为193份,去掉无效问卷6份,问卷回收率为93.5%。问卷回收率较高,分析出的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本次问卷采用笔者自编的结构式问卷,问卷分成四部分,即个人基本信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当代国情、社会主义价值观与社会问题。问卷设计采用封闭问题与量表结合的方式。

在问卷调查过程中,随机对接受问卷调查的2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内容同样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认情况,以及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等。访谈问题采用开放式问题。

二、结果与分析

根据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认知情况的测量比较复杂,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李克特量表直接对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和测量;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侧面反映出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认程度,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避免直接测量可能产生的偏差。因此,在调查结果的展示中,我们先介绍直接测量的结果,同时也列出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由此,客观真实反映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认情况。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认情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效率不高,导致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况不甚理想。通过党员、团干培训和网络媒体途径了解核心价值观的受访者最多,均超过了一半。但是有49.2%的大学生认为这种宣传教育形式化、宣传强度薄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方式亟需根据现实状况进行改进。由于宣传效率不高,导致了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况不佳。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18%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了解;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做到很了解的有24%,只有一半的受访者全选对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这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的认知情况中并不理想。

党内核心价值观教育比较到位,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到群众中去是突出问题。有98%的党员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成才的积极作用。对核心价值观很了解的同学大部分为共产党员,这样的情况进一步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宣传在党内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对于其他人士的宣传力度仍有不足,甚至连部分共青团员都不了解。关于影响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因素,受访者中有96%的人选择了“西方主流思想理论的冲击”这个因素。在非共产党员中,多数人都选择了“社会不和谐因素的传播”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抬头”选项。在关于影响和限制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信仰共产主义、培养自主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问题中,官员腐败问题、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社会不和谐因素以及拜金主义盛行被屡屡提及。

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若要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为其树立榜样,尤其是聚光灯下的党员干部们。他们的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党员队伍应该更加透明化、公开化,为广大民众树立榜样。而社会上的各类问题,则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监督监管,完善和解决现有环境下存在的问题,提升公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二)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

正如上文所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直接测量往往出现偏差(存在被访者夸大认知和认同的可能),因此,通过调查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侧面反映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显得十分必要。通过调查,86%的受访者都表示自己对国内外重大事件较为关心。在涉及到共产党执政能力和共产党员表现的题目时,党员和团员的选择和评价较为积极;普通群众则因为官员腐败和享有特权问题,有所失望。不过这部分受访者对现阶段的改革和反腐持高度评价,说明反腐败赢得了大学生的认同。

在问卷列出的7个社会问题中,按照关注程度高低,依次为:反腐倡廉问题、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工人下岗再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百姓合法权益的维护问题、“三农”问题。可见,如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已经由“生存”层面转移到“生活”层面,人民不再简单的关注“生存”,而是转向对国家动态导向和人民生活保障的关注。尤其现阶段大规模的反腐倡廉,得到了群众的高度关注和评价,相信通过持续的反腐败,能够增加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程度,能够提高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同时可以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新的方向和新的途径。

三、结论与建议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的变迁给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带来巨大冲击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的文化思潮、价值观念以各种方式渗透到我国来,形成东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变革使得传统的道德体系受到强烈冲击,致使一部分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和紊乱。青少年明辨是非能力减弱,易受外界事物干扰。

(二)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制度建设尚不完善

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大学生难以深入理解并践行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部分教师仍采取“一言堂”的教学形式,忽视了“90后”“95后”学生的特点,也忽略了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过程。

(三)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应覆盖全部学生群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向广大群众延伸。通过访谈我们发现,学校中的学习活动更多通过党支部学习活动(组织生活会、学习讨论会等)形式展开,参加学习的主体是党员,而以班级和团支部为单位的学习活动却相对较少。因此,调查中显示出大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程度要明显高于非党员群体。

(四)学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宣传途径单一

很多同学认为学校现有的价值观教育宣传形式化,宣传强度很弱。甚至有些同学认为这种单一的讨论学习脱离大学生活实际,很难指导实践。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下列建议:

加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对西方价值观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西方社会在寻找各种机会向我国输入西方价值观,这时,我们更要加强自身的辨别能力,对有利于自身发展,有利于社会、国家发展的精华部分进行吸收,对有损我国核心文化竞争力的部分要果断抛弃。同时,也要加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不断充实自己,不用别人的尺子裁量自己,打造属于中国的价值体系、文化体系。

改善学校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如今,高校均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对课程效果至关重要,只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才能让思想政治课程真正获得学生的喜爱,并达到教学效果。教育界已经提出了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方式方法,思想政治课教师不能仅仅关注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更要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从根本上提高青少年学习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使得大学生对价值观的学习能够更快地提高。

党员要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同时加强对非党员学生群体的教育活动。大学生党员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效果较好,因此要充分利用党员先锋模范优势,激发非党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普通大学生向优秀党员学习,提高个人的道德境界,自觉加强自身的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认同感。同时,除继续加强大学生党员核心价值观教育外,还要格外重视非党员大学生的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班集体、团支部、学生社团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各类学生充分学习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从党内教育逐步扩散到整个大学生群体。

拓宽核心价值观活动教育途径,从理论教育向实践教育转变,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广阔渠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日常思想教育工作、形势与政策教育等教育内容相结合,开展学习讲座、演讲辩论、文体活动、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的符合大学生特征的活动,使得大学生主动加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将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从理论教育为主转向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并重的局面,让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平时做事的习惯、自发的行为。

责任编辑︱李 敏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大学生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大学生就业趋势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