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自觉及其培育

2017-03-29 08:33余小波余加宝刘潇华
中国德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主体道德青少年

余小波?余加宝?刘潇华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道德之真要存乎人的自觉自律”[1],自觉是道德的真义及其存在的本质所在。广大青少年能否形成自主、自觉的道德素质,能否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关系到他们能否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也关系到整个社会、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立德树人的关键在于培育青少年的道德自觉。

一、道德及道德自觉

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体系,隶属于社会意识层面。《伦理学大辞典》认为“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形式,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用以调节人际关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划、行为活动的总和,它包括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它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道德具备一定的标准,也就是善恶的标准,向善、从善、行善就是道德的境界。道德通常是以舆论、风俗、习惯以及个人内在的信念等方式来承载道德价值,道德的形态不仅仅表现为原则、规范等意识形式,更包括道德主体的行为、活动等实践形式。道德兼具调节社会秩序的社会功能和引导个人人格境界提升的个体功能。

从字面上理解,自觉就是自己觉察、明白之意。《辞海》中的解释,一是自己有所觉察;二是人们认识并掌握一定客观规律时的一种活动,这是人们有计划的、有远大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中,人们一般能预见其活动的后果。自觉是主体将自身活动作为对象的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觉解等意识活动,表征着主体存在的自由、理想状态,既包括对思想的自觉,也有对实践活动的自觉;既包括对自我活动的自觉,也包含对外在对象的自觉;既着眼于当前的现实,更有对未来的远见、计划。

道德自觉的思想古已有之,从《孟子》中“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可初见道德自觉思想的端倪。自1997年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之后,道德自觉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与讨论。道德自觉的根本在于人,主要指主体的自觉。一方面,从自觉的内涵看,它指主体的自知之明、认识自我,向内在的心灵找寻答案,即反观自明的觉解状态,表示人对自身活动的自知、自明。另一方面,从道德的起源、形成、发展以及发挥作用的途径来看,道德的产生源于人类的自觉思想,而社会道德规范体系发挥作用以及道德实践活动的展开,都是人主动认识和把握各种道德关系、内化道德规范、自觉进行实践活动的结果。可见,主体人的道德自觉贯穿一切道德活动的始终。道德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道德中的人对于自身应具备的道德具有“自知之明”,既明白道德要求对于人的价值,也明白道德实践的意义,表现在能够自觉维护、遵守道德规范。[2]

二、道德自觉之于道德的价值

道德的本质存乎于人的道德自觉,道德自觉之于道德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道德蕴含着自觉的特性,道德自觉贯穿于道德的发展历程,个体道德提升的根本也在于道德自觉。

(一)道德蕴含着自觉的特性

从道德的产生来看,道德是一定经济社会的产物。社会历史则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道德遵循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而产生、发展与演变。当人的主体性发展还处于混沌期时,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并未形成。随着人类意识的自我觉醒,它逐渐从社会传统、风俗以及习惯中分化出来,开始从人们无意识的习惯与服从转化为自主、能动的调节力量,道德的产生源于人类的自觉。从道德的性质看,道德是在一定的社会中,以相应的评价标准,依靠文化传统、风俗习惯、舆论以及个体的内心信念等载体,调节社会秩序的原则、规范的综合,它不仅包括思想形态的道德意识,也包括道德行为等实践。道德只有成为主体的内在意识、信念,并依托其信念外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与活动才具有道德的价值。而这种内在的信念与意识,说到底,便是主体的自觉。从道德的功能发挥来看,道德具有社会调节功能和个人品格修养的提升功能。无论是社会的调节功能还是个体的自修功能,关键还在于人,都有赖于道德主体的主动省思和践行,也就是主体反观自身的明觉状态。因此,从产生、发展及应用来看,道德均内含着自觉的特性。

(二)道德的发展历程贯穿着人的道德自觉

道德是对一定社会中人的行为进行规约的观念体系,对道德的理解、掌握以及运用都是围绕人而展开的。道德的发展具有社会性,“所有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社会当时经济状况的产物”[3],历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都会促进道德观念以及价值的持续更新,随之变化的还有道德所规定的行为体系。道德的生命力及其效用能否持续发挥作用,依赖一定社会中人们对其如何进行思考、甄别与选择,这便是主体逐渐走向道德自觉的过程。当前社会道德的部分代表着人类过往发展历史的传统以及行为准则。然而,社会的发展永远面向未来,它所要求的道德必须是能代表社会发展的理想追求、人性充分而自由发展的愿望。另外,道德的发展也具有复杂性。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与人之间交往愈加频繁化、多样化、复杂化。道德的复杂演变历程要求其必须经历人们自觉的认识、认同以及内化才能发挥作用,人的自觉意识活动贯穿于道德活动及其发展的始终。道德的发展以及演化历程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深化和自觉把握的过程。

(三)个体道德提升的根本在于道德自覺

道德之知是价值之知,其行为目的是以主体自觉的善恶价值判断为基础,缺乏主体的自觉价值判断就不是道德行为。[4]马克思认为自觉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性,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道德自觉是人以自身道德为对象的反观自明状态,表示人对自身的道德活动有意识、有计划、有期望。形成对道德的理性自觉,能充分发挥主体道德发展的自主性、积极性,使道德发展真正成为个体的自主需要和意志追求。当纷繁的外部环境对青少年的道德选择产生干扰时,道德自觉能使他们具备一定的道德辨析能力,并在道德情感、意志等的共同作用下自主调整,不断趋向道德思想及行为的完善。在发展过程中,个体不断深化对道德的理性认识,促进自我道德的觉醒,从而逐渐形成应对外在环境变化发展的道德自主能力,认识道德发展的必然、把握道德情境的特征而主动进行道德的发展与创造活动。如此,当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时,青少年才能依然保持自觉向上的高尚品质,选择过一种道德、向善的生活。

三、道德自觉的培育

道德自觉是主体立足于完善自身道德水平、提升道德境界的自我建构活动,它从根本上决定着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水平,也是学校德育的关键所在。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整个过程,与他们形成道德自觉的认知、认同、内化、转化、践行等过程环环相扣,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道德教育应摈弃“不道德”“非道德”的传统式教育,将对道德自觉的培育融入教育的全方位、全过程之中。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即美德”,心理学也认为人对道德的认知、判断决定一个人的道德水平,道德知识对于道德自觉的培育非常重要。当基本知识清楚于胸之后,真理就清晰显现出来,而成为维系群众精神信仰和安身立命的纽带和本源。[5]故培育青少年的道德自觉,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建立并完善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的头脑,从而使青少年具备发展道德自觉的坚实思想基础。其一,应以思想品德课为指導进行系统性培养,制定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计划,划分不同的教学主题,分阶段、分步骤地促进他们认识、学习以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逐步内化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其二,将思想品德课同其他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认识道德的价值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使他们无时无刻不关注道德、认识道德并反省自身的道德,以形成自主、自觉的道德素质。其三,还可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例如,结合社会实际开展一系列的传承、弘扬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以及征文活动,鼓励青少年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在青春激扬中认识自我、展现自我,理解自身成长与国家、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以课外实践为策源地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6],道德具有实践品性,个体的道德品质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提升的。就学校教育而言,课外实践这一关键育人环节能激发学生在亲身的参与、经历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道德价值的感受体验和认知理解,是引导、催化他们将道德认知、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重要环节,也是培育其道德自觉的策源地。道德学习若能与学生的社会学习相结合,道德教育就不仅找到了坚实的生长基础,而且还获得了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新途径。[7]相较于道德理论课而言,课外实践具有更强的情境性和灵活性,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启发作用更为直接,能切实解决青少年的道德困惑,激发他们的积极主动性,提升道德自觉水平,实现道德的自主发展。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既可以围绕思想品德课的主题组织活动,如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组织文艺汇演、祭奠革命先烈、寻访革命老前辈等活动;也可以依托各种纪念日或庆祝日等组织活动,如学雷锋活动、与建党、建军、建国节日相关活动等;还可以依托青少年中的群团组织,如少先队、共青团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开展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其中,让他们用眼睛去看、用行动去体验、用心灵去感受、用思维去判断,从而深化对道德的体会与觉解,逐步生发道德自觉的萌芽。

(三)以学校环境为孵化器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学校环境是学生道德发展所直接面对的情境,对学生的道德认知、精神意志以及行为习惯等具有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梅贻琦先生提出著名的师生“从游论”——“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其实也道出了学校整体教育生态的本质。良好的校园环境是一部立体多彩、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具有奇特的感染力、约束力,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产生“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教育效果,从而陶染学生形成对自我道德的正确认知、觉醒,自主进行道德选择、实践。因此,学校要积极进行环境建设,一要加强学校环境的硬件建设,如学校布局、建筑风格以及教育教学的设施设备,这是整个校园环境的载体和物化表现;二要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这是校园环境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三要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这是校园环境的核心。当然,校园环境建设并不意味着学校是封闭式的真空环境,而是要为学生的道德成长、发展提供健康向上的包容性环境。

青少年正处在人生发展最美妙的阶段,就像一块块璞玉,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还未定型,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这恰恰为学校德育提供了发挥的空间。学校道德教育必须立足于道德的本质,着眼于培育青少年的道德自觉,使他们成长为积极、自主、自立的道德主体。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人心与人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02.

[2]戴昀.儒家道德自觉思想初探[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6):46-48.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9.

[4]王育殊.道德的哲学真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53-54.

[5]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1.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5.

[7]戚万学.道德学习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45.

责任编辑︱李 敏

猜你喜欢
主体道德青少年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何谓“主体间性”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