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主体模式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教学研究

2017-03-29 09:24廖韵如
中国市场 2017年9期
关键词:顶岗实习

廖韵如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网购成为购物的重要渠道,由其带来的附属产业[CDF1][CDF1]物流也繁荣起来。物流行业以发展迅速、投入高、技术设备更新快的特点快速融入这个社会,这对目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提出了高要求、高标准。因此,需要建立校企合作,努力实现校企融合,这样有利于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实践。文章从双主体模式的运作机制和特点出发,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进行研究。

[关键词]双主体模式;高职物流管理;顶岗实习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9.128

1 双主体模式的运作机制与特点

双主体模式,就是合作的双方通过制度、组织、资源、知识以及文化等全方面的融合,形成一个全新的组织体。具体表现在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互相协调,互相合作。通过运用双主体模式,企业通过合作获得更多的技能型人才,与学校共同展开技术研发,达到降低各类成本、获得更多利润的机会;学校通过合作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源水平,进而可以为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办学知名度的目标;学生通过到现场学习,掌握专业的技能;教师通过深入企业,掌握了专业技术最前沿、最新的信息,为自己的职业能力的提升创造奠定了基础。

2 双主体模式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现状

双主体模式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既有发展好的一面,也存在不足。我们对近三年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和正在参与顶岗实习的同学进行了民意调查,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有一半的同学认为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够严谨,学校和企业之间存在矛盾,学习和实习不能很好地安排时间,有40%的同学认为顶岗实习没有老师的指导,需要自己去揣摩经验,谨慎工作,只有10%的同学认为是自己态度问题,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和学生态度的转换。

近三年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参与顶岗实习學生的民意调查

2.1 校企合作双方主体缺乏紧密性

虽然双方都在积极互相努力靠近,但是还是存在一些矛盾,缺乏紧密性。例如,在时间安排上,物流企业会受物流服务需求周期的影响,学校会受到授课计划和授课时间方面的限制,学校的授课计划和授课时间相对来说是比较固化的,物流企业需要顶岗实习生与学校组织学生正常上课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双方紧密性不够;在课程内容的取舍上,制订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都是由各教学单位的专家研究的,各个物流企业对岗位有不同的要求,所以课程内容的教学与顶岗实习岗位要求上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2.2 顶岗实习学生缺乏必要的指导

进入物流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分布相当广泛,学校派出的专业知识老师很难兼顾周全,有些指导老师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派出去只是简单地了解学生顶岗实习的基本情况,甚至是只起到简单的纪律检查的作用。学生在物流企业顶岗实习,可以学习到实践性强的物流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但却在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内得不到有效的专业指导。因此,如果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分析并解决问题,不仅仅使得学生解决了问题,积累了经验,更重要的是使得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达到强化学生责任心的效果。

2.3 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学生考核评价机制缺乏科学性

现如今,各物流企业的业务和生产经营都或多或少地受市场因素和经济杠杆的影响,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企业顶岗实习的政策优势不显著,缺乏足够的支持,导致出现物流企业在旺季时接收大量的学生顶岗实习、淡季时便不太愿意接收顶岗实习的局面。甚至有些学校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后把所有内容全盘交给实习企业,企业难以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也难以在生活上真正关心学生,企业往往会把追求利润和实现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目标,忽视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关心与管理。

顶岗实习的时间是短暂的,具有阶段性特征,有些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或指导老师并没有真正带领学生进行实习,或者在实习鉴定意见栏中随意写一些中肯的话。学校把学生推向企业,企业利益化,对学生不负责,导致现有的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不能客观、公正地考核学生实习水平,学生实习得不到技能方面的培养,难以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到事务处理能力、应变能力、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更别说体验学习到团队协作精神。

2.4 顶岗实习学生定位缺乏准确性

学生是顶岗实习过程主要的参与者,就学生而言,顶岗实习的过程既是对自己所学物流理论知识的总结和应用,又是一个锻炼、提高自己物流专业技能较为理想的环节,但是,在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中仍然存在顶岗实习学生定位不准确的现象。顶岗实习中,学生不是准员工,大部分人思想还停留在学生阶段,必然会很难全身心地投入顶岗实习的工作中去,以至于发生工作态度不端正、中途离岗等情况。

3 双主体模式下应对顶岗实习的措施

3.1 与职业标准课程内容连接,构建物流课程新体系

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的高职教育的需要,物流企业与学校指导老师共同开发物流实训实习教材。合理规划课堂教学和顶岗实习,满足教学、专业实训实习等。对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内容根据不同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并结合职业标准详细制定课程教学内容,构建专业课程。

3.2 与学生联系交流,构建物流人才培养新模式

职业院校,顾名思义,培养的学生是具有职业性的,根据社会、企业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理论和技能。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设置与学生交流的课程,根据不同物流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置教学过程,这样更有利于物流人才的培养,创立构建以顶岗实习为主导的物流人才培养新模式。

3.3 贴合岗位实际需求,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

理论和实践存在的差距使得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已适应不了顶岗实习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双主体模式下,校企双方应互相协调,根据物流企业和岗位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在物流专业教学过程中设置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方式和方法。

4 结 论

综上所述,双主体教学模式是高职物流专业培养人才的可行路径,同时也使物流企业具有持续投资职业教育的社会身份。在高职物流专业引入双主体教学模式是校企之间合作的必然选择,能充分利用广泛的教育资源和经济资源从事生产研究,最终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人才,实现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促进物流产业效益提升的双重目标,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应继续认真实践、探索、总结,思考出一条可行的并且适合高职物流专业发展的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王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双主体模式的运作机理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5(35):30-32.

[2]谢虎军.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教学特征研究——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物流科技,2015(3):144-145.

猜你喜欢
顶岗实习
高职高专电力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实践
中职旅游专业“顶岗实习”之我见
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教学实效性探究
对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现状的探究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