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2017-03-29 16:50杨海娟
中国市场 2017年9期
关键词:失范职业道德会计人员

杨海娟

[摘 要]会计人员是经济管理工作基础信息的整理统计者,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决定着经济指标与财务信息的质量。目前我国出现的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的现象,归根到底,就是会计从业人员原则性不强,职业道德失范。因此,必须提高会计人员专业能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关键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9.242

1 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协调会计职业关系的各种经济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它制约、引导着会计行为,为会计工作者提出了相应要求。会计工作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其在工作中更多的是面对如何正确处理各种经济关系,如单位与投资者、单位与国家、单位与单位、单位与职工、单位与债权、单位与债务以及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这些关系的本质则是相互之间经济利益。会计职业道德存在于会计工作的所有方面,出发点在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强制性,要求会计人员客观公正。以信息的真实性、个人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作为评价标准,而最终的评价手段在现在看来只有社会评价和个人评价两种。

2 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现状

在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地向前发展中,会计职业道德也在不同阶段被赋予不同的内容。在会计行业的前进变革中,大多数会计人员能够遵循原则、坚持自己的底线、为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在这些良好现象的背后我们还能看到现有的不足之处。例如,会计造假,部分会计从业人员受单位领导胁迫,放弃原则,道德意识淡薄,不遵守职业规范,采用篡改、伪造资料,实行两套会计账簿、编报虚假的会计报表等方式对外提供信息,而这些相关指标与信息没有任何参考价值,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决策。还有一些会计人员贪图享乐,拜金观念强烈,为了自身的金钱欲望丧失了最基本的法制意识,职业道德感严重缺失,利用工作之便挪用公款、贪污,以身试法。企业内部管理不当,部门之间的关系不和谐,沟通不畅导致财务工作状况百出,损害了企业的利益。

3 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3.1 会计人员道德意识和能力的欠缺

在日常工作中,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缺乏对职业道德的深刻认识,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不注重自我约束和自我改造,不能提高自控能力。另一个现象是和某些职业相比会计职位的工作量大经济收入却很低,这种落差感导致会计人员心理不平衡,以混日子或者敷衍了事的心态从事专业工作。此外,还有一些会计人员平时不主动学习,不注重专业培训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不能够与时俱进,忽视职业经验的总结和积累,缺乏沟通交流能力,业务操作技能不熟练,职业能力素养较低。

3.2 法律监管制约机制不到位

我国目前有一系列约束会计人员的法规和准则。例如《会计法》和会计职业行为准则对从事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了相应规定,工作时必须遵照执行。但是由于法规和准则缺乏详细的实施细则,在现实中却不能完全落实,一些会计人员趁机钻空子,打擦边球。在违法行为发生后,相关人员却没有受到惩罚,或者惩罚太轻不足以引起警戒,因此,会计人员和企业领导更加蔑视法律法规,甚至更加肆无忌惮。另外,一些法律法规的出台缺少预见性,只是“亡羊补牢”。财政部门在评价企業的信用等级时没有进行全面的跟踪分析,使评定工作流于形式。

3.3 企业内部的监管不到位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虽然是用来监督会计工作的,但是这些部门的设立、人事安排和费用都从属于单位,所以独立性较差。某些审计人员会通过自身的职能优势收受企业的贿赂,包庇企业的违法行为。所以很难起到监督和控制的作用。还有单位领导为了自己的私利,利用会计工作本身在企业内部的从属性,给会计人员过度施加压力,而某些抗压能力较弱的会计人员就会丧失原则,做假账。

4 提高会计职业道德的措施

4.1 提高会计人员道德意识和专业能力

一个高能力的会计人员应该有明确的职业理想,做到诚信友善、爱岗敬业、坚守原则。同时,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专业胜任能力。会计职业道德内容已经明确了边界,要求会计职业者必须在界限之内履行工作职责,不允许越界,所以会计人员要不断反省自我的职业道德意识,自觉学习职业道德的有关内容,学习在会计工作中需要使用到的法律、金融、财税等知识,学习会计准则,增强专业知识储备,对工作保持热情,认真负责,坚守底线。

4.2 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设

加强法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制定较详细的法律法规,堵住以前的法律漏洞,做到有法可依。其次加大对于会计职业犯罪的执法和惩罚力度,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做到执法必严。对于一些违法行为采取加倍处罚等严厉措施,加大违法成本,以此间接减少违法行为。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增加对企业内部所有从业者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教育的次数,加强从业人员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财务部门在评价企业的信用等级时,不仅要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还要加强事后的跟踪检查工作,防止企业投机取巧。

4.3 加强企业内部监管机制

企业要深入学习了解内部控制制度,有相关知识的积累,再根据企业自身独有的生产和经营特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企业内部管理结构,确保审计工作者在从业过程中能够做到客观公正,使其监督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企业内部各员工之间分工要合理,职责明确,相互监督和制约,这样有利于会计人员更好地遵循会计法规,促进企业良好的内部环境的建设。此外,应该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情况纳入业绩考评,经常评选职业道德楷模并为其在提供物质奖励的同时还要进行晋升等精神奖励。

参考文献:

[1]张瑾.会计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时代金融,2012(6):299-300.

[2]张立刚.针对新时代下会计职业道德构建问题研究[J].中国外资,2011(17):25.

[3]陈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4]祝振炎.关于加强我国企业会计人员财经职业道德的思考[J].财政监督,2013(17):26-27.

[5]喻学惠,范晓程.现行企业中管理会计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7):189.

[6]李升朝.《会计法》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中的功能分析[J].经济与法,2004(9).

[7]陈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失范职业道德会计人员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读题时代”网络新闻标题的失范与规范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话语权的实现及其引导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