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发挥主导作用

2017-03-29 17:10王来道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主导结合阅读

王来道

摘 要:阅读是语文课程中十分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语文各种能力得到发展的基础。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让课堂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呢?教学实践表明,无论是概念的形成、问题的解决,无论是知识的获得、技能的训练,都应当注重过程。

关键词:阅读;主导;结合;兴趣

巴班斯基指出:“将教授最优化和学习最优化融合在一起,就能保证教学最优化有一个完整的过程。”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我认为应把握以下方面。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是一副兴趣的催化剂,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成为诱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激其情,启其疑,奋其志,引其思。有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这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师:同学们,看到“乌鸦喝水”这个题目,你们知道乌鸦为什么要喝水?它到哪里喝水?它是怎样喝到水的?生:不知道。师: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乌鸦喝水》这篇课文。这种导入,抓住了课文的主线,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学习课文打下了基础。

二、详略得当,重点引导

教学如同行文,也有详略之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文类型、文章体裁、学习能力等,认真分析研究,确定教学重点,重点引导,体现教师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如,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杨梅的形状、颜色及味道三个自然段,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写具体的。(1)写形状:看到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2)写颜色:从外到里,先是……随后……最后……(3)写味道:用小时候吃杨梅的感受来说明杨梅由生到熟,又酸又甜到甜津津的不同味道。通过引导讲解,学生不仅学懂了文章内容,而且能轻松模仿写作同类型的状物文章。

三、难点分散,降低坡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突破重点,分散难点,降低坡度,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懂知识。(1)教师要认识难点。如教学《周总理的睡衣》一文难点较多,但文中人物及地名是理解本文的最大难点,教师要心中有数。(2)教师要分散难点,如《周总理的睡衣》这一课,有位教师在教学时,作了如下处理:①从题目入手,问学生什么是睡衣?本文讲谁的睡衣?周总理是什么人?②简介周总理生平事迹和睡衣的意思;讲清周总理和邓奶奶的关系,把“二万五千里长征”“延安窑洞”“红岩村”穿插在人物简介中,让学生了解人物及地名。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课文内容及句子意思,达到降低坡度、减小难度的目的。

四、听说读写有机结合,合理训练

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学習中,重读书、重体验、重积累,注重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听说读写的关系,把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合理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如,有位教师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时,采用了读写结合的方法。教师引导说:“同学们,我们学习了《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知道了作者写杨梅是从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来写的,使我们对杨梅有一种想尝一尝的感觉。你们能不能根据本文的写法,写一写家乡的土特产?大家请分组讨论后再写。”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得到训练,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要求。有效地达成了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五、做好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跟办事一样,必须有始有终,首尾照应。好的结课,能产生画龙点睛、巩固知识、启迪智慧的效果。如有位教师在教学《东郭先生和狼》一课时,是这样小结的,师:同学们,学了本文后,大家知道,东郭先生是一个心慈手软、宽怀仁厚的人,如果遇到像狼一样的人,你们该怎么办?生:坚决除掉他。师:请同学们续写《东郭先生和狼》,让东郭先生再一次遇到狼时,相信老农的话,用智慧战胜了凶狠狡猾的狼。这样小结,不仅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而且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实现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参考文献:

王鉴.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133.

猜你喜欢
主导结合阅读
中职物理教学的主导与主体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中企“主导”肯尼亚基建项目遭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