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汉字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2017-03-29 17:18刘长春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汉字重要性

刘长春

摘 要:学生应掌握良好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老师应加强写字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写出一笔好字。

关键词:汉字;养成教育;重要性

汉字方方正正,不仅是中华民族交流的工具,同时可以作为艺术欣赏,即被称为书法。每一个方块字都昭示着我们做人要端端正正、脚踏实地。写字可以彰示人格魅力,“字如其人”就是这么一说。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写字也有了可以替代的电脑打字。好像字写的好坏不会太影响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其实,好字让人看了赏心悦目,是精神上的享受、美的陶冶。饱含在汉字里的情感又岂是铅字所能替代。汉字代表着中国,写字时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崇敬之情:一封温暖的家书,字里行间流露的是亲情;一张远方朋友的贺卡,熟悉的字迹,使人感到亲切万分,充满友情。为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汉字养成教育方面,我感到任重而道远。在我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感悟一二,特写此文,与同仁交流,请专家斧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掌握良好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这样就把写字作为一项重要技能,并且低年级每一课课后都有“我会写”,说明写字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位置。为了让学生写出一笔好字,老师应加强写字方面的指导。

一年级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和基础。认读和书写的字在小学阶段所学的汉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新课程标准要求“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而且这些汉字都是常用字,写字的重要性举足轻重。孩子们的字从机械僵硬到书写自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老师首先有决心教会学生写好字,有耐心帮助学生写好字,更要有恒心培养学生写好字的习惯,尽管有的语文老师字体不是很美观,但书写顺序一定要正确。

首先,充分利用田字格的框架,告诉学生以田字格的竖中线和横中线作为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汉字的一般分界线和中心线,找出字的关键笔画,知道哪一笔在横中线,哪一笔在竖中线。然后,老师在黑板上范写,落在中线上的笔画着重描写,这样学生在下笔之前做到心中有数,在写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控制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向中线靠拢,但一般不过线。对于独体字,相对其他结构的字要好写,整个字以竖中线为中心线,居中书写。

其次,在写字时,用力要均匀,以字清晰适宜。用力过大会划烂本子手易累,过小会让字淡不清不楚;姿势以上身坐正、头正、背直为准,写字时要避免身体移动和晃动。字的大小也要适度,既不要大得占满整个田字格,又不能小得挤成一团,以田字格的中心为中点,占据四个小方格的四分之一为佳。

再次,汉字是由笔画构成,写字则应从笔画起,“万丈高楼平地起”。笔画有的简单,如横、竖;有的复杂,如,竖折钩、横折折折钩。常有学生把复杂笔画分解,针对这一点,老师要及时发现并纠正。(1)要求学生把各种笔画熟记于心;(2)用笔顺序要熟练,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如,先左边后右边、先上边后下边、先里边后外边。执笔方法对字的形状也有很大影响,一年级学生对理论上的正确执笔理解得不到位,针对用笔和执笔有误的学生,老师要个别指导,然后再看着学生重写,“磨刀不误砍柴工”。

最后,由于是小班化教学,所以,每次写字先让学生明确写字要求:正确、整齐、美观。每行先按要求写一个,老师逐一检查(对于字常写的达标的同学,老师“免检”作为鼓励),然后再对照第一个字写,边写边比较。对平时写字马虎、速度快的学生着重检查,不规范就重写,重写次数多了,学生自己就意识到写得快不如写得好,一次成功,也不用一遍遍重写;对写字好、速度慢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可以写快一点,但质量比数量更重要。针对乡村学生家长较忙、无暇顾及孩子的现象,写字都在课堂上完成,把每次作业也当作练字,便于老师从旁帮助指导。

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认知能力受年龄所限,还没有完全形成,外界对其影响极大,老师的指导和评价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老师要积极地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哪怕点滴的进步,也要加以鼓励,引导学生在成就中得到快乐;帮助学生不断产生成功感,及时发现“闪光点”,给孩子一个更大的动力,让学生的写字得到巩固和发展。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每一次板书、每一次批语、甚至一个名字,都应工工整整,为学生当好标兵,起好示范作用。汉字的养成教育还需要老师付出精力和时间,最后内化为一种能力,那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宇航.教育游戏在小学汉字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0.

[2]高朝章.信息化理念下農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探[J].新课程(小学),2016(8).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汉字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