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恰当的表达让你我他充满阳光

2017-03-29 21:39黄英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教室读书家长

黄英

爱,围绕着现在孩子们的周围:当他们呱呱坠地之时,医护工作人员为他们擦洗身体、接种疫苗;牙牙学语之时,父母双亲对他们爱不释手、呵护有加;蹒跚学步之时,爷爷奶奶伴随左右,须臾不离;进了幼儿园、到了学校,早晚有人陪护、接送;节假日里,家长为他们选择一个又一个的辅导班……父母亲人的疼爱,师长同学的关爱,社会爱心人士的友爱,伴随着他们成长,他们像生活在蜜罐中,时刻感觉到的都是一个字——甜!

家长苦恼,为什么我自己养大的孩子会经常顶撞父母?老师纳闷,为什么有的学生不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邻居的老奶奶、老爷爷也常常感叹:现在的孩子真的是不得了,身在福中不知福。

青少年平常生活中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就是学校、家庭。学校、家长如果能让青少年时期的孩子认识到自己被人爱、被人认可是有存在价值的、努力方向的,就会改变他们当前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让他们的生活变得积极、主动、阳光。下面我们就分别来谈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爱的恰当表达。

一、学校教育案例

刚接手这个班时,每天早上到教室检查,看到的情况令人气愤:全班乱成一团糟,我站在教室门口大吼一声:“读书!”全班同学立刻读起书来,但是我一转身离开,教室里又乱了起来。我的大吼、训斥并没有让他们在早读时自觉读书,

第二个星期,我改变了大吼、训斥的方式。我首先向同学们解释,早读就是早晨用来读书的时间,因为,此时人的记忆力最旺盛,而且课前读一读,带着问题去听课,学习的效率会大大提高。我又和各位科任教师商讨,各科尽量布置下一节课的预习任务,由我督促学生在早读时朗诵、预习。这样做了以后,班里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到校以后进了教室就开始自觉读书,但还有三分之二的学生需要督促,而且读书声音很小。第三个星期,我向同学们介绍周恩来读书的故事,并请先前早读认真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感想,结果发现第二天早上班里有一半的同学开始自觉读书了,而且声音响亮。学生的进步让我很欣慰,但仍有一半的同学还是不愿意主动去读书。

为了使全班同学早读都能自觉读书,我准备了一个关于“早读”的主题班会。同学们自己互相说一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群策群力,最后制定了早读班规。从此以后,我班的同学在早读期间都能大声朗读,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看到这样喜人的表现,我反问自己,是什么让孩子们从抵触的心理变的自觉努力了?是什么动力让孩子们变得主动学习了?为此我改变了什么?经过多日的反思,我明白了,因为我对他们的爱护、关心换了一种表达方

式——由“吼”变为“引导”,并且让他们也感受到了我在早读这件事情上对他们的良苦用心。

倾心交谈,亦师亦友,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更让孩子们明白了“早读”的作用和意义,以及老师要求大声朗读的目的。这个要求的背后浸透着我的爱心,由于我采用了正确的表达方式,我的要求被孩子们完全接受了,从此以后,我班的早读再也不需要老师监督,早读时间的朗朗读书声回荡在整个校园。

二、家庭教育案例

邵某良,10岁,在一天上午的信息课中,邵某良用眼睛瞪老师,老师批评了他。趁着活跃的课堂气氛,邵某良在老师对着黑板书写时偷偷从后门溜了出去,这一次他没被老师发现。在后来的信息课中,当他又准备偷偷溜出教室时,被上课的老师发现了,老师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中午,我将此事通知家长,并希望家长劝导孩子认真听课。当时他的母亲说一定对邵某良严加管教,但下午放学后,其家长又打来电话告知主任要求对她家的孩子不要管的嚴格,说孩子的天性如此是需要自由发展的,作为老师应为孩子提供平台。

从此以后,邵某良考试时写作文不认真,家庭作业不能按时按量完成,我又接到其家长电话,要求我严格教育他家孩子。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邵某良数学、语文成绩明显下降。他的母亲很是担忧、着急,说她为了孩子放弃了自己的工作,专职在家带孩子,又为孩子报了几个辅导班,还打过、骂过孩子,孩子却一直和她对着干,一点也不知道自己管他,是为了他好。

溺爱自己的孩子,甚至为孩子掩饰错误,其结果只能是让孩子失去改正错误的最佳时机,在错误的路上越滑越远,这样惨痛的教训古往今来不胜枚举,而且还在不断上演,我们的有些学生家长为什么就不能反思一下自己关爱孩子、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呢?

改革开放,不仅使我们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人的民主思想、法治意识日益增强,传统的家长制教育思维遇到了极大的挑战,一言堂式的唯我独尊,高高在上式的训教斥责,很难得到现代学生的认可,只能让家长、老师的爱得不到恰当的传达。父母要想创造和谐、温馨的家庭,老师要想营造平等的、高效的课堂,千万别让自己爱的表达方式走入误区!因为,爱需要恰当的表达!

参考文献:

[1]陆周燕.浅谈小班幼儿爱的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9).

[2]李晓燕.让爱心永远伴随着孩子[J].学生之友(下),2013(7).

猜你喜欢
教室读书家长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我爱读书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家长请吃药Ⅱ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