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章程办学 以文化润心

2017-03-29 15:23李金锦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赏识教育文化

李金锦

摘 要:作为学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校长,不可能面面俱到、事必躬亲,而是要“优化内部管理”,以简率繁,切实提高管理效益。通过创新机构设置,层级管理,减负增效;制订实施学校章程,依法治校,规范办学;民主治校,文化润心,管理凸显人性化。校长要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正确的办学方向,要具有脚踏实地的作风、革故鼎新的勇气和海纳百川的气魄,要依章程办学,以文化润心,实行刚性规章制度与弹性人文关怀“双轮驱动”,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员工自信、豪迈地行进在教育创新之路上,使学校管理止于至善、臻于化境。

关键词:赏识教育;将心比心;文化

管理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混乱的事情规范化。

——杰克·韦尔奇

当前,我国教育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革,社会对人才选拔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都有了颠覆性的突破,立足于全国的教育变革,立足于学校办学现状,要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准备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什么样的学校管理是最优化而富有高效的?如何打造优良师资,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这些问题是所有学校都将面对且要解决好的问题。从现代教育管理的角度看,学校要实现“依法治校,自主发展”,除了要有一位具备人格魅力、奉献精神和管理能力的校长外,还需要着力加强章程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只有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和人文精细的“柔”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关心师生,才能构建和谐校园,推动学校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优化内部管理”是《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关于校长六项专业职责之一,它体现了校长对学校管理工作的领导,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校长应坚持依法治校,推崇以德立校,倡导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学校管理分为显性管理和隐性管理,显性管理多见于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层面,是一只看得见的手。隐性管理是学校的精神文化层面。作为学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校长,不可能面面俱到、事必躬亲,而是要集中精力做大事,化繁为简,点石成金。

一、创新机构设置,优化整合,以简率繁

1.整合机构,层级管理,减负增效

整合机构,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机构设置方面,将教务处、师训处与教科研处整合为教育教学综合处;德育处、体卫艺处整合为德体卫艺处;党政办公室、对外宣传与校园文化研究室整合为综合办公室;后勤处与安全保卫处整合为总务处。各处室分别竞选德才兼备、具有号召力和凝聚力的负责人,实行年度述职、定期竞聘制。学校年级管理和处室管理两个链条穿插并成一轨,同时实行各处室负责人承包学科制,将职务、岗位、人员进行科学组合,形成权责明晰、层次清晰、结构严密的有机整体,关口向前,下移重心,给予各部门更多自主权。校园安全重于泰山。还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管理机构及人员在履行岗位职责的同时,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形成人人谈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抓安全的工作局面。

2.简化程序,精简会议,务求实效

我国历来的行政管理多数采用自上而下的集权式管理,上级对下属部门的管理指令传达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发文,二是开会,所以文山会海也就成了难以根治的顽症。在讲求效率的今天,中小学校要不断提高各类会议的实效,对于上级部门组织召开的会议,涉及重要的政策学习、理念培训以及要求一把手亲自抓的工作,校长参加;若会议内容是落实具体工作,分管领导参加;其他会议就由中层领导或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后向校领导汇报。改革例会制度,一些常规工作能不开会就不开会,可开可不开的,就不开;必须开的,尽量合并,要减少会议次数,缩短会议时间,提高会议质量;必须开的会议要有主题、有时限,还要减少层级传达,学校管理者既要保证各项工作的及时落实,更要考虑实际工作的承担者——教师的工作安排和节奏,不要因不必要和低效的所谓紧急会议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在实际工作中,要发挥工作计划的预排功能,学校实行一周工作预安排制度,每周一上午9:00前,综合办公室将包含一周各部门主要工作的安排发到校园网站,教师根据预排表有计划地开展工作。能在学校网站发布的就不再發纸质材料,能一读就明白的就不再宣讲。

3.多维评价,以评促管,动态管理

学校中层管理团队是确保学校高效管理与有序运行不可或缺的力量,应建立层级管理的刚性管理机制,制订管理效能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由以下6个维度构成:建设规划能力、教与学的指导能力、环境与资源建设执行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管理与评估能力以及个人基本素养。每周值班有行政中层、教师、学生组成的督导团队,深入第一线、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及时反馈值周情况,强化师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同时,根据学校管理岗位设岗,做到人人有岗,人人有责,严格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动态管理机制,使每个部门、每个教师的管理思维得以转变,管理效率得以提高。

二、制订实施学校章程,依法治校,规范办学

学校在一定时期内制定的规章制度比较零乱、不成体系,个别规定甚至前后相悖,这与学校章程的缺失不无关联。学校章程上承国家法律法规,下领学校内部各项制度,是学校成为独立法人单位的必备要件,是学校规范办学、自主发展的基本依据,是学校内部治理的纲领性文件,是现代学校制度的主要载体。

1.科学制订学校章程,逐步健全学校管理制度体系

在学校章程制订阶段,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章程内容要全面,要针对学校全局性的、基础性的问题进行规范,重大问题不能有遗漏,如民族团结问题、法制教育问题等。二是章程重点要突出,要将学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包括学校的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流程)、教育教学管理、财务管理、公共安全教育与管理等重要工作,作为章程的重要部分予以详细规定。三是章程要体现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要求,尊重学校各利益相关主体如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科学划分各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充分体现民主、科学、开放、法治的管理特点。四是章程要彰显学校的传统和特色,应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良传统,长期积累的好做法与好经验,通过章程予以固化。五是章程制定要充分发扬民主,广开言路,开门立法,广泛征集政府部门、专家学者、教职工、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切实给学校制定出一份具有前瞻性、指导性、引领性的好章程。

2.贯彻执行学校章程,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章程

要认真执行学校章程,以章程建设再次梳理办学思路,理顺学校内部各管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优化学校治理结构。把章程建设作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做好校内各项规章制度的立、改、废工作,及时修订或废止与上级教育政策法规不符合的制度,及时补充现代教育学校创建所必需的制度,确保与学校章程一脉相承,实现以制度管人、管事、管财、管物,以制度促发展、提质量、出特色、创品牌。作为凝聚集体智慧、凝结教工感情、凝集发展愿景、凝练办学精神的重要途径,要将章程的精神和内容体现到学校各项活动中去,以章程引领课程教学,以章程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章程的实施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需要经受实践的检验,因此,应定期对章程进行修正完善,使其更好地发挥对学校工作的统领作用。

三、以民主治校,以文化润心,实施人性化的学校管理

在学校所有的管理因素中,人是第一要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已经把“人”这一因素提升到了最为重要的位置,学校管理不仅需要刚性的制度、原则等硬性管理,更需要柔性管理即人性化的管理。为政之要,唯在得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文载道,以化育人,人性化管理将成为管理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1.以实现师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学校文化的灵魂

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21世纪的教育是全面的、开放的国际化教育,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总任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使命。学校管理要突出以人为本,校长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更多地关注学生、教职工的独立性、创造性,人的个性发展,人的存在与价值,人的情感与沟通。挖掘出每个人的潜能,使每个人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不断发扬。要营造出干群和谐互敬、教师和谐互学、师生和谐互动、学生和谐互助的管理氛围。如:要给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适度的“自由时空”,因为家访、学习研修、搜集资料、教学研究等一系列教学后续工作不是在办公室就能完成的。只有在合情、合理、合法的前提下,为教师工作提供一定的自由度,才能使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恰如其分的发挥。

2.实现民主制度,和谐进取,团结友善

在学校管理主体多元化和市场激烈竞争的形势下,学校构建民主制度,创设多种方式和渠道,让教师民主参与学校各项事务,集思广益参与决策过程,合力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在学校管理中,必须坚持弹性、开放、重点原则,作为校长必须发自内心尊重每一位教师,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劳动,尊重教师的利益诉求,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关心教师生活,加强领导与教职工的上下沟通、教职工之间的双向沟通和师生之间的多向沟通,营造一个学校关心教师、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敬老师、教师支持领导、大家热爱学校的融洽环境。如,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应充分发挥已有的学习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以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学习需求,形成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相结合,培训与教研相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再如,实施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推进校务公开、民主监督进程;实施公平、公开、公正制度,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实施民主评议制度,落实教职工主人翁地位;治校坚持“严”制度、“软”管理,嚴宽结合,情理并济,在全校形成一种融洽、和谐、宽松的工作氛围。

3.统筹安排学校师资,体现公平,合理兼顾

校长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对所有教师一视同仁,给予关怀。首先,校长要花气力去全面了解每一位教师,从家庭状况到个人生活,从学识修养到性格气质,从组织能力到教学水平,都应该了如指掌。其次,要量才为用,知人善任,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搭建教师成长舞台,激发教师的工作潜能。在工作量分配和绩效工资发放方面要公平合理,应尽可能为有特殊困难的教师减轻课量。如,有自学、科研任务的教师,可以根据意愿排课,让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开展教学研究;对常年身体不好但仍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的教师,可适当减少课时数,减轻其工作量。第三,制定多维评教体系。要发挥自评、教师评、学生评、领导评、家长评“五评”机制的优越性,结合教师工作态度、工作业绩给出客观、公正、完整的考评结果。在管理过程中,对于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工作的教师,偶尔因特殊情况迟到、早退或出现失误,管理者要适度宽容,不要过于严苛。

管理不是改造人,而是唤醒人;制度不是约束人,而是激励人。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教师的思想、行动在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的长期引领下,必将成为一种主动行为和自觉习惯。校长要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正确的办学方向,要具有脚踏实地的作风、革故鼎新的勇气和海纳百川的气魄,要依章程办学,以文化润心,实行刚性规章制度与弹性人文关怀“双轮驱动”,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员工自信、豪迈地行进在教育创新之路上,使学校管理止于至善、臻于化境。

参考文献:

付波.对于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思考[J].江西教育,2014(33).

猜你喜欢
赏识教育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