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变化研究法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运用

2017-03-29 20:34胡敏燕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研究法二语词汇

胡敏燕

微变化研究法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运用

胡敏燕

在二语习得领域,最根本的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和变化有关,微变化研究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微变化研究法,指出微变化研究法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应用语言学领域中运用微变化研究的典型案例。

微变化研究法;高频度观察;二语习得研究

微变化研究法(m i crogenet i c m et hod)是认知心理学领域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主要用于探究认知发展的轨迹与机制,注重研究群体或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变异性。该方法直接观察正在发生的变化和考察变化的不同方面,具有直接、全面、灵活等优势。文秋芳(2003)就曾指出,微变化研究方法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

一、微变化研究法

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最根本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和变化有关。大部分采用横断比较法或纵深跟踪法的研究往往通过比较变化前和变化后的差异来推断变化过程,所获得的数据只是几个静态点上的片段,不能形成完整的、连续的、有意义的变化过程。纵深跟踪法的观察点间隔通常较长;横向研究设计和群体数据往往掩盖了个体行为的差异性及不稳定性。

相比较而言,微变化研究法要求研究者在相对较短的时间段内,高频度观察并记录受试者学习和掌握某个知识点、观念或某项微技能的过程,抓住发展变化最为集中快速的时间段,对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精细分析,以准确描述发生着的变化,并揭示群体内部与个体本身表现出的变异性[1]。

微变化研究法强调语言能力变化的复杂性和不可预知性,只有通过高频率的观察和密集的数据采集,才能捕捉到语言能力正发生着的变化。它所倡导的研究变化的方法和动态系统理论关于语言发展具有动态性、复杂性和变异性等特点的主张是一致的。该研究方法体现了新兴理论视角下的新型方法论模式。

二、微变化研究法实施的注意事项

对任何和变化发展相关的问题都可以考虑使用微变化研究法来研究,从而多角度、多方位地展示变化的特点、规律以及内在机制等等。以下是微变化研究法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2]。

1.研究对象。微变化研究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细致观察、详细记录,一般都不是大规模的研究,研究对象相对较少但要求较高。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研究对象需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良好的学习动机,全程能够认真参与、积极配合。另外,受试应处于各种能力有可能变化发展的阶段,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

2.研究工具。微变化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应该能够帮助研究者捕捉到变化的点点滴滴。微变化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但一般也可以先从定量分析入手,描绘出变化和发展的总趋势。在定量分析时,选择的测量工具应该尽可能准确、精细,能反映出变量的细微变化。定性研究工具主要指回溯性访谈,可以帮助研究者透过变化的现象挖掘出实质和原因。访谈时间最好是安排在任务刚刚结束后,否则研究对象可能会遗忘。也可以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把当时的录音或录像回放给受试,以帮助受试回忆。

3.数据收集。收集数据时,研究人员需要选择恰当的观察周期和较高的观察频率。恰当的观察周期始于变化即将产生,结束于变化已停止并进入稳定期,要覆盖变化的全过程。研究人员可以借助于小型的先导实验,安排少量接近受试水平的实验对象预演一遍实验过程,重点是把握到变化发生和结束的周期。另外,在变化发生的这段时间内,要保证高频率的观察密度,以捕捉到发生在短时间内、相对较快的变化。每个观察点上,研究人员要将受试的表现尽量详细地记录下来,尽可能选择多种工具多方位地记录下变化的细节,如录音、录像、观察笔记等。

4.数据分析。微变化研究的数据分析重点是揭示变化的各个方面,通常从五个重要的维度来考察:路径、速度、广度、变异性、根源。路径是指研究对象的行为或者能力的变化顺序和过程。在分析变化路径时,对比各个收集点的数据,找出变化的内容、过程以及顺序,在说明整体变化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每次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包括可能发生的前进、停滞甚至后退,只有把每次变化都描述出来,变化的复杂过程才能清楚地展现出来。速度是指变化发生的快慢。群体数据一般掩盖了变化速度这一问题,而微变化研究法所注重的个体差异能够反映出变化在不同个体中、不同条件下有可能出现的不同速度。广度是指研究涉及的某种概念或技能的应用范围,也就是研究结论的概括性和普遍性。变异性是指在以上三个维度上的个体差异。根源是指变化的原因,微变化研究法能够帮助识别最可能发生变化的条件和原因。

微变化研究法要求对研究对象在质和量两方面的数据进行精细分析,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通常只能大概描述变化的趋势、速度和广度。更加细致的分析需要定性分析来完成,比如,确定和识别变化的内容、种类,描述变化的过程,总结变化的个体特征及原因等等。定量和定性分析相辅相成,贯穿于数据分析的整个过程。

5.结果汇报和讨论。结果汇报和讨论应该结合研究问题以及数据分析所涉及变化的方方面面,将研究发现一一展示出来。在汇报和讨论变化的路径时,可以把各个观察点的数据用折线图或者柱状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以便直观了解变化的过程和趋势。在汇报和讨论变化的速度和广度时,先依靠定量分析的结果来总结变化的概况,然后用定性分析的结果举例说明在速度和广度方面,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至于变化的变异性和根源的汇报,一直穿插在有关变化另外方面的汇报中,主要是定性分析的结果:一是变化的典型例子;二是访谈的内容。变化根源的讨论,则需要依赖于宏观层面上的理论解释或者微观层面上的研究对象的自我汇报。

三、国内外典型的微变化研究

微变化研究法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其研究项目数量相对较少,但在逐年增加。

1.国外典型的微变化研究。De Guerrero和Vi l l am i l(2000)研究学生在二语写作课堂中如何相互合作并利用语言建架(scaf f ol di ng)进行作文互改[3]。研究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在修改二语作文过程中,怎样使用各种修改作文的策略,如何逐步调整并利用这些策略来完成作文互改,体现研究对象互动交流过程中语言建架能力的变化发展过程。该研究记录并分析了两名中等水平的大学生(一名为作者,一名为读者)互相合作修改一篇叙事作文过程中的交流和互动。前半阶段,读者承担了作文调停者的主要角色;后半阶段,读者和作者都更积极参与作文互改过程中,两人的交流和互动更频繁有效。研究结果表明,在二语写作学生互改过程中,语言建架是在读者和作者之间双向进行的,并非只是单向地由读者向作者提出意见。

Pl at t和Brooks(2002)观察并分析学习者用二语互相交流的语料,来展现他们在拼图游戏中参与语言学习任务的程度是如何变化的[4]。研究中,两对二语学习者分别使用二语来合作完成拼图游戏。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参与学习任务的程度逐渐提高,由此可见,任务参与程度对二语学习有重要影响。

Bel z和Ki ngi nger(2002)用微变化研究法来考察远程网络合作教学环境下学习者二语语用能力如何发生细微变化,并最终接近本族语者[5]。研究开始阶段,两个学习者在使用电子邮件和本族语者进行交流时,对于年龄相仿的同伴,他们都使用了尊称。显然,这种非正式语境中,他们对对方的称呼是不合适的。经过本族语者的提醒和自己的观察,学习者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在稍后一段时间里,他们使用的称呼语又处于混乱的状态,有时用尊称,有时不用。最后,学习者终于能够比较准确自如地使用称呼语,语用能力得到了发展。微变化研究法追溯了学习者使用称呼语的整个变化过程,将学生开始的状态,随后变化发生的时间、原因、具体细节以及中间的曲折变化甚至是学习过程中的倒退,都一一详尽地记录下来,充分展示了二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变化发展过程。

2.国内典型的微变化研究。国内微变化研究法的应用刚刚起步,在研究的数量、广度和深度上,都和国外的研究存在一定差距。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二语习得领域中频次作用的研究,以二语词汇习得和口语研究为主,受试者一般为在校大学生。

Zhu(2003)用微变化研究法考察了输入频次对阅读理解和词汇习得的影响[6]。4名中等水平英语学习者在3天内重复阅读一篇文章6次,同时完成词汇测试。6个连续的实验阶段完成后,研究者对4名受试一一做了回溯性访谈。一周后,所有受试接受一个后测来呈现他们对10个目标词汇的记忆程度。数据分析采用整体和个案相结合的方法,以揭示变化的总体趋势和个体变异性。研究表明,前三次重复阅读的过程中,阅读理解和词汇习得进步都非常显著。但随后增加的频次不再发挥明显作用。二语学习者的接受性词汇知识在频次作用的影响下和阅读理解的进步是同步的,产出性词汇知识则要落后于阅读理解的提高。

周丹丹(2004)采用微变化研究法分析了练习频次对口语故事复述的影响[7]。这是一项先导性实验,受试者是一名大学二年级英语专业女生。研究要求受试重复听和说来源于TEM-4口试题中的故事。数据收集在连续3天内完成,第一天受试听两遍故事,然后复述两遍;第二天听一遍,复述两遍;第三天听一遍,复述两遍。对受试每次练习的表现进行详细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不仅用数字概括口语各个方面的变化趋势,而且使用具体例子来说明变化发生的过程。研究表明,练习频率对故事复述在语言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整个过程呈现出非线性态势,进步和退步交替进行;练习频率只对口语表达的复杂性和流利性起促进作用,对另一些技能则没有帮助,如使用过去时的准确性;练习频率对内容和形式的影响不尽相同,多次重复后,注意力逐渐从内容转移到形式上。

周丹丹(2006)运用微变化研究法来考察输入和输出频率对口语故事复述的影响[8]。研究集中在一个下午进行,4组共16名英语专业二年级女生重复听和说同一故事。第一组听一遍故事后,连续复述四遍;第二、三、四组分别听故事二、三、四遍后,复述一遍。研究结果表明,在频率作用的影响下,故事复述的内容以及口语表达的准确性、流利性和复杂性均有不同程度进步。但输入和输出频率的影响不尽相同。输入频率对复述的内容有明显帮助,流利性和词汇复杂性也有一定进步,但准确性没有提高;输出频率对复述的内容无明显帮助,流利性和准确性有不同程度提高,但词汇复杂性没有明显进步。整体口语表达能力经过三次频率作用的影响达到最高峰。

Zhou(2006)研究了重复任务的频次对词汇习得的影响[9]。4个实验组学生分别重复接受不同的学习任务。研究结果表明,4个实验组的每轮词汇习得成绩随任务频次增加而递升,并且在第三轮达到最高峰。在3次以内,频次越多,习得成绩越高;超过3次,频次作用减小。同时,任务频次效应也随学习者英语水平不同而发生变化。

谢谜(2009)运用微变化研究法考察了练习频率对两名受试[v]/[w]不分语音纠错的影响[10]。研究表明,输入与输出频率都对语音纠错有显著影响,且输入频率的作用更为明显。练习频率的纠音效果在不同的语境中有所不同;练习频率的周期要达到一定长度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以上这些国内典型的微变化研究主要探讨频次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虽然研究范围比较狭窄,但为国内应用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新视角。

四、微变化研究法的应用前景

作为传统横断比较法和纵深跟踪法的有益补充,微变化研究法在应用语言学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社会语言学领域,未来的研究可以运用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使用微变化研究法所强调的定性分析来记录和分析在真实的交际过程中,交流的双方或多方是如何互动以达到交流的目的,以及交际过程中自我形象、意识形态等的构建等等。在语用学领域,微变化研究法可以从全新的视角去探讨语用能力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和实质。在心理语言学领域,未来的研究可以利用心理语言学的原理,从微观变化的角度来探究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

1.纠错研究。设计微变化纠错研究项目时,选择的研究目标最好是中国英语学习者较为常见的问题,如/l/、/n/不分,过去时的错误使用等,一次一个研究重点,明确具体。然后选择在该方面容易出错的几个研究对象进行高频率、有针对性的练习,精心设计内容,涵盖研究重点的方方面面。如果研究重点是语法点,可以从单词、独白、对话等方面提供全面的练习,每位受试单独进行,练习之后进行访谈。研究者需要详细记录练习的全过程。

2.微型语言技能习得研究。我们可以运用微变化研究法来考察学习者掌握某项微语言技能的过程,如冠词、介词的运用,各种从句的使用等。比如,设计一个项目来研究学习者使用冠词能力的提高,先设计好一系列的练习,尽量涉及到各类冠词在不同语言情景下的各种用法,然后选择合适的受试,最好是还未正式接触冠词系统用法的初学者,让受试每天或隔天在研究人员在场的情况下,独立完成规定练习,然后进行访谈。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受试在冠词使用上的进步和变化经过研究人员的完整记录就可以呈现出来。

3.频次效应研究。国外频次作用的研究主要考察了频次对二语听、说、写、词汇等技能的影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听说[11]和词汇[12][13]。未来的研究可以扩大到语音、阅读和写作能力。比如,设计一个项目来研究频次作用对写作能力的影响,让受试将自己第一稿作文修改两到三次,然后比较前后几稿,观察分析作文的哪些方面获得了提高。

4.对话分析。运用微变化研究法可以改进传统对话分析主要依赖静态话语分析的方式,全面记录对话的动态过程,更深入细致地解释对话的运作机制。比如,可以研究对话中协调原则的运用,协调体现在对话的不同层面上,如情境的协同、句法的协同、词汇的协同等,运用微变化研究法可以详细分析对话过程中发生在不同层面上细微而复杂的协同过程。

微变化研究法的使用比较灵活,可以用来设计一个完整的研究,也可以作为其他研究项目的有益补充[14]。比如,在进行一些大型研究项目时,可以利用微变化研究法就某一重点进行更深入细致的探讨,使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突破。另外,上述所列未来研究方向并未穷尽所有,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微变化研究法的特点创造性地应用。

[1]文秋芳.微变化研究法与二语习得研究[J].现代外语,2003(3):312-317.

[2]周丹丹.应用语言学中的微变化研究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D e G uerrero,M.C.M.,&O.S.Vi l l am i l.Act ivat i ng t he ZPD:M ut uals caf f ol di ng i n L2 peerrevi s i on[J].The M odern Language J ournal,2000(84):51-68.

[4]Pl at t,E.,&F.B.Brooks.Tas k engagem ent:A t urni ng poi nt i n f orei gn l anguage devel opm ent[J]. Language Learni ng,2002(2):365-400.

[5]Bel z,J.A.,&C.Ki ngi nger.The cros s-l i ngui s t i c devel opm entofaddres sf orm us e i n t el ecol l aborat i ve l anguage l earni ng:Tw o cas e s t udi es[J].C anadian M odern Language R evi ew,2002(2):189-214.

[6][12]Zhu,J i ng.Ef f ect sofi nputf requency on L2 l earners’readi ng com prehens i on i m provem entand vocabul ary l earni ng [D].U npubl i s hed BA t hes i s. N anj i ng U ni vers i t y.2003.

[7]周丹丹.练习次数对故事复述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41-45.

[8][11]周丹丹.输入与输出的频率效应研究[J].现代外语,2006(2):154-163.

[9][13]Zhou,W ei j i ng.An experi m ent al s t udy of t as k-bas ed L2 l exi call earni ng by Engl i s h m aj orsi n aC hi nes e uni vers i t y[D].U npubl i s hed doct oraldi ss ert at i on.N anj i ng U ni vers i t y,2006.

[10]谢谜.频率作用对英语语音纠错的影响—关于纠正[v]/[w]不分的一项微变化研究[J].外语研究,2009(1):63-69.

[14]吕红红.微变化研究法在二语习得领域中的应用[J].陇东学院学报,2013(6):120-123.

责任编辑:贺春健

G 642

A

1671-6531(2017)01-0046-04

胡敏燕/浙江传媒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硕士(浙江杭州310018)。

猜你喜欢
研究法二语词汇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2007—2016年我国图书馆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应用分析*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研究法”教学模式在《功能性食品》理论教学中的实践
前瞻性研究法和经验治疗法在改善妊娠贫血和分娩结果中的效果比较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