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师院校招生宣传工作改革探究

2017-03-29 15:03王艳春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信息网互联网+院校

王艳春

(长春师范大学 教务处,吉林 长春 130032)

“互联网+”背景下高师院校招生宣传工作改革探究

王艳春

(长春师范大学 教务处,吉林 长春 130032)

招生宣传是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招生工作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那招生宣传就是这条生命线最重要的前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高校招生宣传已成为争取生源的主要途径之一。21世纪是信息时代,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招生宣传工作的形式由过去的纸质宣传向网上宣传过渡,高效利用互联网宣传成为高校进行招生宣传的必然趋势。

“互联网+”;高师院校;招生宣传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育已成为其中的一个加数,于是有了“互联网+教育”一词的流行。第一代教育以书本为核心,第二代教育以教材为核心,第三代教育以辅导和案例方式出现,如今的第四代教育才真正以学生为核心。目前,“互联网+”尚处于初级阶段,各领域对“互联网+”还在进行论证与探索。高师院校招生宣传工作应紧随时代发展步伐,合理、高效利用互联网平台,让招生宣传工作焕发新生。

一、高师院校招生宣传工作现状

当前,高师院校的招生宣传形式多种多样,从形式上可分为走访宣传、平面宣传、网络宣传。一般情况下,高师院校将这些宣传形式综合应用。

走访宣传。首先,从机关或分院选派了解学院概况及学院招生专业方面的工作人员,由学校招生部门进行培训,统一宣传口径,按当年招生计划范围和历年生源情况有选择地进行走访宣传,选择性参加各省招生考试机构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新闻媒体组织的高考咨询会;其次,走访部分地区教育局,联系当地高中进校进行招生方面的咨询解答。

平面宣传。在当年投放招生计划的省份挑选高中进行招生宣传纸质材料邮寄;制作招生宣传展板,对省内、省外高中选择性进行投放。

网络宣传。以本校官网及招生信息网站作为依托,与权威的高考平台、教育网站等进行合作,扩大宣传范围。

以上几种宣传形式都是务实、有效的途径。但各院校招生宣传途径选择的侧重点不同,往往弱化网络宣传,院校自身的招生网站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信息公布不全面、内容设置不科学等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高师院校招生宣传工作必须有针对性地在网络宣传手段方面有所改变。

二、高师院校招生宣传工作改革措施

(一)强化网络宣传手段的地位

当下各院校越来越重视招生宣传工作,人力和资金投入逐年增多,宣传方式也日趋多样化,但取得的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因此,招生宣传要讲究实效,关注宣传的过程和结果,切合实际地制定出有效的宣传方案。

21世纪是信息时代,高师院校要强化网络宣传手段的地位,同有影响力的权威招生网站和招生平台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改版院校招生信息网,进一步提升网络宣传功能,致力于网络宣传革新。有条件、有能力的院校也可开发独具特色的网络宣传应用软件,形成一套完备的网络宣传体系。

(二)完善院校招生信息网

1.塑造招生信息网的形象

招生信息网是当前高校对外招生宣传的主要宣传阵地。加强本校的招生信息网建设,建立和完善招生信息网是网络信息宣传的基础。各院校的招生信息网是考生与学校的首次接触,因此,院校应当充分利用第一印象效应,通过设计新颖、视觉效果良好、代表学校特色的网页页面吸引考生。网页版面要层次分明、内容丰富、互通性强,力求真实准确地将学校性质、层次类别、办学特色、招生政策、往届录取情况、教学科研成果等内容呈现给考生。学校网络信息的个性化会给考生留下深刻印象,对考生择校产生积极影响。

2.丰富招生信息网的内涵

一方面,抓住网络信息传播特点,搭建合理的招生信息平台。网络信息传播具有互动性和权利平等性,院校应及时开通网上咨询,辅以微信、微博、人人等网络宣传平台。这样既可以节约宣传成本,又能达到广泛宣传的效果。网络信息传播也具有多元性,加强网站的友情连接,扩大信息推送量,有助于扩大招生信息网的服务范围,也有助于学生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学校。

另一方面,结合学校实际,宣传优质信息资源以吸引考生。近年来,关于考生报考动机的多份调查显示,考生选择院校主要受高校的办学性质、口碑、区域优势、就业情况、招生计划和历年分数线、专业设置、教学质量等因素影响。高校应充分利用招生信息平台,把学校办学特色、优势(区域、就业、学科)、学校生活细节等考生关心的问题统一整理、集中发布出去,帮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分析并决定是否报考。

3.建立网络宣传长效机制

为了使招生宣传更为有效和连续,网络宣传必须得到必要的维护。第一,要有预判性。对考生最为关注的信息内容、网络宣传中容易发生的故障等作出预判,抢占先机,在宣传版面中重点介绍考生急于了解的学校信息,赢得考生对学校的选择权,同时做好备案预防突发障碍。第二,要有连续性。考生关注院校的时间节点集中于考试结束后和报考前,尤其是分数公布后这段时间。要在抢占先机的基础上加以连续性宣传,加强考生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吸引考生报考。

(三)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为网络宣传提供有力支撑和亮点资源

高师院校要不断提升学校内涵建设,一手抓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学校软实力建设。不能提高学校综合实力,那么一切形式的招生工作都将缺乏持久动力和源泉,宣传效果也不具有长效性。相对于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软实力的建设更为迫切。高师院校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整合教学科研资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逐步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为招生宣传提供有力支撑。

如今考生及家长将毕业去向作为择校的重要参考,选择更加趋于理性。因此高师院校在专业设置及专业招生计划设置方面要尽量兼顾社会需求和就业前景,强化招生与就业的联动机制,开辟更广泛的师范生就业途径,同时要考虑学生深造的需求,为学生深造学习提供平台和优秀师资配置。

三、结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过网络开展招生宣传已为广大高校普遍采用。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生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应建立科学、规范、系统的网络宣传模式,以更小的投入实现更有效的招生。

[1]杨红蕾,徐峰.对做好学校招生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张庆霞.高校招生宣传工作实效性之我见[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3]李丹,陈琳,王旭军.高等院校提升招生宣传策略时效性的实证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4]王谦,史青宣,赵晓鹏.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宣传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3(3).

G657

A

2095-7602(2017)09-0137-02

2017-06-29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内涵式发展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招生改革探究”(GH16435);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教科研课题“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的高校招生工作研究”(JGJX2016D102)。

王艳春(1969- ),女,副研究员,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信息网互联网+院校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构筑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预警信息网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