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之所欲,亦慎施人

2017-03-29 02:55于芳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期
关键词:尊重

于芳

【摘要】教师心里要有学生,要真正的尊重学生。教师在设计活动、做决策时,不能仅凭个人感觉和好恶,必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这种理念必须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式的思维习惯。

【关键词】学生第一 换位 尊重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190-01

中国有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含义显而易见——自己不希望他人对待自己的言行,自己也不要以那种言行对待他人。这句话对教师的工作也有很重要的启示:教育学生采用的方式方法合适不合适,先要经过良心的拷问,要换位思考。有换位思考习惯的老师是善解人意的,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往往是比较融洽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这句话的另一面却经常被老师忽视——难道己之所欲,就一定要施于人?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好心办坏事”。记得我刚做班主任时,年轻气盛,不暗教育的真谛,只是读了一些教育的书籍,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展示他們的艺术特长、活跃班级气氛,我举行了一个活动:利用连续几周的班会课让全班每位学生逐一上台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及才艺表演。

当我宣布这个决定时,孩子们个个欢呼雀跃,我想这样的自娱自乐的活动应该能够得到全体同学的支持。为了公平起见,我采用了让学生抓阄的方式来确定先后次序,同学们也表示赞同。就这样孩子们按照规矩一个个抓阄并记好自己的序号,轮流上台表演,教室里时不时传出热烈的掌声,一片和谐融洽的气氛。

但是,轮到四号——一个腼腆的小女孩时,她紧张地哭了,死活不肯走上讲台,尽管同学们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和善意的鼓励,但她丝毫没有挪动脚步。我一看急了,总不能让这个活动在这里卡壳。于是我也加入到了鼓励的行列中,在多次劝说无效后,我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你今天不表演,那么全班同学都等着你,直到你完成任务为止。”

小女孩仍然趴在桌子上抽泣,就是不肯上台,班级气氛一下子变得异常严肃,就这样僵持着一直到下课,小女孩依然没有完成“任务”,活动自然也就搁浅了。

在后来的日记中,大多数孩子写到了这次活动,都是肯定上台表演的同学的优点,表示这个活动令人难忘。而唯独她,是以半检讨的方式写明了原因。她从小到大一直害怕在别人面前表现,从来不敢大声和别人说话,更谈不上有什么表演天赋。不要说课上有那么多同学看着,就是课后也不敢站到讲台上去。当同学们和老师一定要看她表演时,她真的想找个洞钻进去。

看了这些真诚的话语之后,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我的初衷是好的,活动设计也是用心良苦,还会出现那个给某个参与者带来阴影的尴尬场面呢?原来,我在考虑问题时,忽略了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那就是活动的主体——学生。

教师无论设计什么活动,都必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这种理念必须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式的思维习惯,否则就会出现上述活动中的偏差。因为活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都是学生,教师是为了学生而搞活动,其他一切目的都是次要的、附属的。当时的我如果具备了“学生第一”的思维,那么在安排这种全员参与的活动时,必然会考虑到班级里有各种各样的学生,他们中有些会很喜欢,有些则无所谓,还有些根本不愿意参加,那么设计时肯定会更加细致一些。即使做不到询问每个人,至少在操作上也会做得更加艺术一点,比如可以让有表现欲和有准备的同学优先,再进一步推广到全班。

所谓众口难调,说的就是一样东西再好,也不可能人人都喜欢,更何况教师和学生之间本身就存在着诸多差异。那么一项活动好不好,到底谁说了算?不能仅凭教师的感觉或喜好,而是要看学生是否喜欢。虽然学生的兴趣可以引导,但是必须顺势而为,不能强迫。

“难道己之所欲,就一定要施于人?”答案是否定的,即,己之所欲,亦慎施人。

参考文献:

[1]肖锋.试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6).

[2]方展画.罗杰斯“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述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尊重
“尊重”主题素材解读与适用话题
尊重、理解、宽容让他重新起步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合作共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