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播剧:广播非虚构写作的新尝试

2017-03-30 11:57周勇
中国广播 2017年3期
关键词:新闻价值真实

周勇

【摘要】新闻广播剧的出现,将非虚构写作方式引入传统广播剧,给广播剧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尤其是强烈的新闻性内容与丰富的文学性表达手法的有机运用,呈现出明显的非虚构写作特征。新闻广播剧的出现对广播剧来说,是一种很大的解放,使广播剧的题材得以拓展、叙事视角发生转变、叙事手法也更加多元。

【关键词】新闻广播剧 非虚构写作 真实 新闻价值 题材延展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作为重要的广播节目形态之一,广播剧在我国至今已经有80多年历史,并一度成为广播文艺节目的“龙头”。近年来,由于题材的陈旧和形式的单一,这一历史悠久的广播节目形式逐渐呈现疲态。然而,2016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两部系列新闻广播剧作品《遇见海昏侯》《生死关头》的出现,使广播剧这一传统形式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遇见海昏侯》以海昏侯墓考古发掘这一重大新闻事件为基础,围绕“登基—政变—盗墓—废帝—南迁—建城—病亡”七条线索讲述新闻背后的历史故事,将当下的新闻事件与久远的历史有机结合。《生死关头》则是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而作的系列广播剧,通过挖掘长征大历史中那些鲜为人知的小故事(如:炊事班的一口铜锅、谍报人员的一本四角号码字典、危急时刻的三发炮弹),把那段已经渐行渐远的历史真实而生动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总体来看,这两部系列作品无论从表现形式还是感染力上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也促使我们思考广播剧这一传统形态的创新发展问题,特别是新闻广播剧对非虚构写作方式的引入给传统广播剧带来的新变化。

一、非虚构写作在新闻领域的实践

在西方,非虚构写作(non-fiction writing)进入公众视野和美国20世纪60年代争取民权和反战运动的兴起息息相关。当时,美国社会弥漫着对抗文化,年轻人主体意识开始觉醒,他们希望能够展现个人风格并开始质疑新闻报道的客观性。著名媒介社会学学者迈克尔·舒德森(Michael Schudson)认为反对客观性的原因一部分源于文学传统。“文学传统在新闻界根深蒂固,它鼓励记者撰写精彩的故事,而不是四平八稳地客观报道,要求文采飞扬、感人至深。”“非虚构作品”从广义上来说包括了传记、报告文学、游记、散文等写作样式;而狭义上“专指美国60年代兴起的非虚构小说(non-fiction novel)、新新闻报道、历史小说(history novel)等新的写作样式或体裁。”它的理念对后来的新闻报道方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1978年普利策设置的特稿奖也从侧面反映了评委会对于新闻报道文学性和创造性的认可。

在国内,“非虚构”写作的应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的报告文学,当时的作家常常通过个体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来叙述故事,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作品。但报告文学后期的作品人物故事过于程式化,以致逐渐走向衰落。随后,媒体开始引进西方特稿的概念来替代原来的报告文学和通讯,从而全面开启了非虚构写作的新闻实践。相较传统的新闻报道,细腻的故事、冲突的情节成为这一体裁的重要特征。这一始于报纸的实践也影响到电视媒体,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都深受特稿写作形式的影响。

二、“新闻+广播剧”:非虚构写作对广播叙事的解放

广播电台播出的广播剧主要以说书式广播剧、以小说为原作制作的广播剧、情景喜剧式广播剧为主。由于新媒体环境下受众获取信息渠道的多元化,这些过去具有一定独家性、新鲜性的内容渐渐失去了吸引力。而在新闻领域,一些深度报道类节目试图以故事化手法增强感染力,却因新闻报道的客观性要求而在叙事手段上受到诸多限制。

与传统广播剧相比,《遇见海昏侯》《生死关头》这两部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强烈的新闻性内容与丰富的文学性表达手法的有机结合,呈现出明显的非虚构写作特征,这在叙事上是一种很大的解放。

(一)题材的拓展

顾名思义,新闻广播剧以“新闻”为题材。这与传统广播剧以文学作品为主表现出鲜明的差异。“目前,电台播出的广播剧大多依赖传统剧和所谓经典题材,内容大多比较老套,欠缺时代感。《杨家将》《封神演义》等动辄上百集的老故事仍然充当广播剧的顶梁柱剧目,既影响到新剧目的推出,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作乏善可陈的现状。”这一局面的出现,与高质量题材的匮乏有很大关系。再加上广播剧专业制作机构及专业创作人员缺乏,国内广播剧专业制作机构创作的广播劇内容含金量普遍不高,内容缺乏吸引力又使广播剧很难受到创作者的重视,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而新闻题材的引入,可以说使广播剧获得了永不枯竭的内容源泉,既降低了广播剧在内容创作上的门槛,也提升了广播剧内容的吸引力。以《遇见海昏侯》《生死关头》这两部作品为例,无论海昏侯墓考古还是长征胜利80周年,均是时新性和重要性俱全的重大新闻题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广播剧得以摆脱目前陈旧的面目。而新闻题材的真实性,则使新闻广播剧增添了更多的可信度和贴近性。

(二)叙事视角的转变

传统新闻报道在叙事时严守第三者的旁观视角,这固然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新闻的客观性,但这种严格的“冷静”某种程度上对受众而言却也多了一分疏离感。“剧”的方式则在叙事时引入了主观视角,使受众得以以剧中人的目光、心理观察和感受外部世界。“微广播剧是一种给人以归属感的作品。艺术作品的作用历来有两种:一是给人以人生的启迪,让人通过作品看到人生和社会;另一种则是给人以心灵的慰藉,让人通过作品来照亮自己的灵魂。”

无论是《遇见海昏侯》里醉酒高歌的废帝、不离不弃的侯夫人、质朴无华的村民,还是权臣霍光、威严太后、形态各异的大臣,又或者是《生死关头》里面临生死考验却矢志不渝的老班长、情报员、神炮手、红军团长,当听众沉浸在他们的世界里、参与他们的“剧情”时,所感受到的心灵震撼是冷眼旁观所无法比拟的。当然,这里的“剧情”均源自真实的史实,包括剧中人对事实的主观感受也均有文献依据,这也恰恰是非虚构写作的魅力所在:基于真实性的基础,把事件与受众在心理上紧紧联系起来。正如《遇见海昏侯》的创作者所说:“文物是冷的,历史却有温度。比如,一组孔子屏风,它的新闻价值在于孔子生平的考证,作为墓主人的生前所爱,毗邻床榻之物,忍不住叫人思接千载、神交古人:他当年在看什么,想些什么。孔圣人的话,让他明白了什么——这些就是我们要做的:用历史剧,拉近听众和文物之间的距离。”

“非虚构写作的更重大意义或许在于,哪怕在绝望之境,也能呈现出人性的摇曳微光,并以此烛照世界。”可以说,对宏大历史下个体命运故事、细节的关注以及对人性的描摹是新闻广播剧联结受众的重要通道。

(三)叙事手法的多元化

“非虚构”写作,作为抵达真实的另一种方式,突出以现实元素为背景,淡化了文学和纪实题材的严格界限,同时也广泛吸收了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其他领域的方法。非虚构写作以其特有的深度与广度,波澜起伏的情节,多样的叙事方式和逼真的细节刻画呈现出了社会的复杂性,赢得了读者的青睐,它的写作特点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于真实的好故事的渴望。叙事方法的灵活运用对于一篇非虚构作品来说尤为重要,它可以让文章更具故事性,也更具吸引力。这一点在《遇见海昏侯》和《生死关头》两部作品中有充分的体现:千载之后重现人间的编钟之声与当年废帝奢华与困顿交织的生活、红军生死关头的三发炮弹与今日解放军战士面对先进武器的自信宣誓……思接千载、今古相通,那些散乱在历史尘埃中的事实碎片经过创作者的巧妙编织重新排列,成为了一个个有逻辑关联的动人故事。非虚构写作对蒙太奇手法的自如运用突破了传统新闻报道以线性叙事为主的局限。

非虚构写作对文学叙事手法的运用在新闻广播剧中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对声音形象的塑造。传统新闻报道出于客观性的要求,除了解说、同期和现场声以外,对音乐、音响、情节再现等主观声音元素的使用是严格限制的。新闻广播剧使传统新闻报道中加入了“剧”的表现手法,从而解放了声音元素的使用。与电视相比,广播剧虽然只能通过语言、音乐和音响等听觉手段传播,但是可以充分调动听众的想象力,使其直接获得特殊的艺术享受。同时,由于不用视觉手段,广播剧在展开情节时可以不受画面的限定与束缚,获得更大的时空自由,并加入幻想、梦境、回忆等电视画面难以支撑的超越时空限定的内容。这种对声音元素的充分利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广播新闻报道的表达空间,增加了其可听性和感染力。

三、作为一种非虚构写作体裁的新闻广播剧的边界

诚然,作为一种非虚构写作体裁的新闻广播剧,无论从新闻报道角度还是广播剧角度都为广播节目的创新打开了一个空间。但是,非虚构写作在广播中的应用不是万能的,必然有一定的边界。

从“新闻”的角度来看,新闻广播剧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真实性。“如何讲述真实”一直是非虚构写作的核心问题。对于非虚构写作者来说,真实是写作的前提,他们必须用冷静的态度和克制的笔调去讲述一个故事,并用采访到的内容和捕捉到的细节丰富故事的内核,优秀的写作者们通常会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尽可能地去还原故事的本质。这需要大量的前期采访和案头工作。《遇见海昏侯》的创作团队除了搜集大量新闻素材、走访专家学者,还翻看了各种相关历史文献,有时大家会为了家臣该如何称呼废帝而争论不休。凭借非虚构写作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白俄罗斯作家、记者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Svetlana Alexandravna Alexievich)擅长用口述记录的方式还原真相。她曾无数次去采访那些战争和灾难中的受伤人群,其所有的叙述都来自亲历者。无论用怎样的叙事方式和表现手法,内容的真实性必须是前提,这是新闻广播剧应谨守的边界。

从“广播剧”的角度来看,新闻广播剧在题材上也有一定的局限,并非所有的新闻题材都适合新闻广播剧。合適的题材至少应具备两方面的要素:其一,具有重大新闻价值。广播剧在创作上的高投入决定了它不是一种常态化的报道手段,而只能是集中在一些具有重大价值和高关注度的新闻题材上。其二,题材的延展性。适合广播剧表现的题材不能是瞬时发生和结束的动态事件,而应当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一定的长度和广度,这既是因为较长的制作周期,更是为了题材本身有可开掘的余地和可讨论的空间,能够形成话题效应,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收益。

注释

①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0页。

②王先霈 王又平《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37页。

③周逵 顾小雨《非虚构写作的新闻实践与叙事特点》,《新闻与写作》,2016年第12期。

④张慧娟《现阶段国内广播剧的发展瓶颈及创新措施研究》,《中国广播》,2012年第11期。

⑤刘国君 徐伟东《微广播剧:网络时代的广播剧之变》,《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年第5期。

⑥ ⑨丁飞 柴婧《“新闻广播剧”到底是什么?》,来源: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2016年12月8日。

⑦ ⑧柏琳《“非虚构”,抵达真实的另一种方式》,《商周刊》,2015年第22期。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副院长、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本文编辑:宁黎黎)

猜你喜欢
新闻价值真实
新闻人要做好社会的“瞭望者”
豪车交通事故报道中媒体刻板心理及对策分析
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保证新闻真实的重要性
策展新闻视角下的中美新闻APP比较研究
从几种“真实”浅议《活着》的影视改编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者》戏剧性的真实瞬间
怎样让民生新闻更“接地气”
灾难报道中的伦理失范与规范